所谓的助兴,就是把几名坚持不肯向汉军投降的俘虏拉到中军帐外。
一半的俘虏被当场砍了脑袋,另一半的俘虏直接被扔进了油锅。人们在油锅里的哀嚎和惨叫之声,让坐在中军帐里的刘氏宗亲们脸都白了,没人敢向外多看一眼。
感觉差不多了,王匡这次切入正题,不急不慢的提出己方该推举一位皇帝登基。还没等刘氏宗亲们表态,他直接报出了绿林系的人选,刘玄。
听闻王匡说出刘玄的名字,在场的刘氏宗亲们都傻了,皆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己方要推选皇帝,刘縯就是不二的人选,怎么突然变成刘玄了呢?
再者说,就算不选刘縯,也没有道理去选刘玄啊,他为汉军做过什么贡献,又立过什么功劳?
依旧是不等刘氏宗亲们做出表态,王匡向朱鲔点了点头,朱鲔把他起草的那份推举竹简拿了出来。
他率先摆放在刘良面前,乐呵呵地说道:“刘老,推举刘玄为帝,是我们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我们也都在上面签了名,相信,刘老不会反对吧?”
刘良是刘縯、刘秀的亲叔叔,虽说他一直看不惯刘縯,也不支持刘縯做皇帝,但也没道理选刘玄啊!
老头子阴沉着脸,根本没有接朱鲔递过来的笔,后者早有准备,也不气恼,转头冲着外面使了个眼色。
很快,又有一批宁死不降的俘虏被押到了中军帐外。和刚才一样,斩首一批,投进油锅一批。听着外面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刘良的冷汗流淌下来。
见状,朱鲔含笑说道:“刘老,选刘玄为帝,是我们大家慎重考虑的结果,刘老该不会认为我们的决定错了吧?”
刘良面露怒色,抬头看向朱鲔。
朱鲔依旧是笑呵呵的,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狰狞得吓人,与此同时,他还不留痕迹地拍了拍腰带上悬挂的玉佩。
看到这块玉佩,刘良的身子顿是一震,脸色大变,这块玉佩他认识,正是他当年送给小儿子刘栩的礼物。
现在这块玉佩落到朱鲔的手里,这如同是无声的威胁,我能取来你儿子的贴身玉佩,也同样能取来你儿子的项上首级。
朱鲔弯下腰身,贴近刘良的耳边,小声说道:“刘老,别再犹豫了,本来是一件大喜事,别到最后弄得大家都难看!”说话之间,他的目光还特意向外瞟了一眼。
刘良脸上渗出的汗珠子更多,最后迫不得已,他只能接过朱鲔递到面前的笔,在竹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要知道刘良可是刘氏宗亲中的长者,又是刘縯、刘秀的亲叔叔,他签了字,意义可非同凡响。
朱鲔找人签字的秩序也安排的很有技巧,先是威胁刘良,逼迫他签了字,动摇刘氏宗亲的心防。
接下来,他找刘赐、刘信签字,这二人都是刘玄最亲近的人,在推选刘玄做皇帝这件事上,两人都不会太过于排斥。
事实也恰恰如此。看到朱鲔把竹简放到自己面前,刘赐和刘信都只是略做犹豫,便在竹简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一连三个人都签了名,其中还包括刘良,可能是受惯性使然,从众心理,接下来的刘氏宗亲,也都跟着签了名。
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进展得这么顺利。
看着签满刘氏宗亲名字的竹简,王匡心中大喜,坐在营帐中央的主位上,拍了拍桌案上的竹简,哈哈大笑,说道:“从今往后,我们汉军也有主了,有我们自己的皇帝了!来来来,为此,我们当连干三杯!”
第三百零四章 人不要脸
以王匡为首的绿林一系,是以半胁迫的手段,逼着刘氏宗亲在推举文书上签下名字,同意推举刘玄为帝。
担心走漏消息,王匡把特意刘氏宗亲们都留在了军营里,而后,他方派人去宛城,找刘縯、刘秀、刘稷、刘嘉等人回棘阳。
刘秀一部在夕阳聚打败严尤、陈茂后,便和刘縯合兵一处,目前大军就驻扎在宛城城外,已将宛城团团包围。
期间,刘縯和刘秀也做过一次试探性的攻城,不过城内守军的抵抗甚是顽强,感觉强攻下去,就算能攻破宛城城防,己方的伤亡也会很大,邓禹建议刘縯退兵。
邓禹的意见是,宛城坚固,易守难攻,不适合进行强攻,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攻,只要时间一长,拖到宛城城内的粮草耗尽,守军不战自降。
刘縯采纳了邓禹的意见,放弃了强攻宛城的想法,于宛城外不断巩固己方的营防,摆出一副要与宛城打持久战的架势。
镇守宛城的岑彭,还真不怕汉军强攻,不过邓禹围而不攻的战术,却是岑彭最怕的。
以宛城目前的兵力,自保是绰绰有余,可是要出城主动进攻,想击退围城的汉军,实力还远远不够。
这日,王匡派来的信使抵达宛城外的汉军大营,将王匡的书信交给刘縯。
王匡的这封书信,写得非常客气,前面是大加赞赏了刘縯、刘秀的功绩,后面又分析的目前的时局。
等到结尾的时候,才说到现在己方推立汉帝的时机已经成熟,让刘縯、刘秀、刘稷、刘嘉等刘氏宗亲,速回棘阳,共商大业。
传阅完这封书信,刘稷心头大喜,咧开大嘴,哈哈大笑,兴奋地说到:“大哥,王匡这是请你回去做皇帝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