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闻言,嘴角扬起,露出一丝笑意。任光真不愧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令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说道:“如此,就烦劳任太守了。”
“大司马客气了。”任光急忙欠身施礼。
刘秀解了信都城之围,不过他在信都城也仅仅待了两天。
等到第三天,他留下自己的兵马,中山军交由马武指挥,上谷军由景丹指挥,渔阳军由王梁指挥,他自己则带着吴汉、贾复、朱祐等人,离开信都,去往真定。
如果不是信都城告急,刘秀早就去往真定了,也不会耽搁这么久。
此时,身在真定的刘杨也在一筹莫展。他有三个未出阁的闺女,先不论她们的容貌生得如何,才艺怎样,这三位女子,没一个愿意嫁给刘秀的。
很简单,她们可是王女,而刘秀是什么身份?侯!区区一武信侯!
刘秀又是什么官职?行大司马事!说白了,就是在河北这里,临时充当大司马,等河北局势稳定了,还得官复原职。他的原职是什么?司隶校尉!
说起来,俸禄比两千石的司隶校尉已经不是小官了,但这得分对谁讲。对于王女们而言,司隶校尉这个官职,实在是拿不出手。
再者,她们也不认为刘秀在河北能对抗得了王郎,刘秀现在手底下才几个兵,占了多少郡县?王郎又有多少兵马,多少个郡县臣服?
哪怕最终刘秀赢了,他又能如何,他在长安天子面前还不是不得宠?他大哥因为谋反被诛,天子又怎么可能会信任他?
还有,刘秀是什么出身?南阳一农夫!她们又是什么出身?王女!王女配农夫,合适吗?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现在她们是选夫婿,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刘秀都不是个好选择,她们也打心眼里瞧不起村夫出身的刘秀。
刘杨虽然判断刘秀定非池中物,可是不代表他的女儿们会和他做出同样的判断。
他让大女儿出嫁,大女儿以死相逼,他让二女儿出嫁,二女儿还是以死相逼。
他让三女儿出嫁,作为性情最为刁蛮的小女儿,当着刘杨的面便直言不讳道,同宗结亲,而且还差着辈分,这是乱伦,她身为王女,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那么大的真定王刘杨,都被自家的小女儿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其实刘杨和刘秀虽为宗亲,但早就出了五服了,之间也并不存在什么近亲的问题。
而且这是政治联姻,哪怕是亲近,在巨大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相互结合也是很正常的事。可是三个闺女,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宁死不嫁刘秀,这让刘杨一筹莫展。
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来结亲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堂堂的真定王,又岂能出尔反尔?尤其是儿女婚事这样的大事!
刘杨已经在刘植面前承诺,要与刘秀联姻,可现在他的三个女儿都不肯下嫁刘秀,刘杨的头发都快愁白了。刘杨之所以选择支持刘秀,甚至与刘秀联姻,当然也有他的道理。
首先,王郎和刘玄相比,他更看好刘玄。刘玄毕竟攻占了都城长安,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而王郎只是偏居一隅,就总体实力来讲,王郎的确远不如刘玄。
其次,刘秀的势力可就挨着他的真定国,一旦闹翻,战事马上就会爆发。
刘秀打仗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麾下战将如云,在昆阳,连四十万的莽军都被刘秀打败了,自己这十来万的真定军,能是刘秀的对手吗?
刘杨经过了深思熟虑,才选择的刘秀。只是他的三个女儿太不争气,一哭二闹三上吊,谁都不肯嫁给刘秀。
正发刘杨发愁的时候,刘秀派人送来的拜帖先到了真定城。
接到刘秀的拜帖,刘杨立刻明白了,人家刘秀那边是接受了自己的提亲,可自己这边呢,事情还悬而未决。
刘杨再次把三个女儿召来,这回他也难得的在女儿们面前板起脸来,面沉似水地说道:“不日,大司马就会抵达真定城……”
“什么大司马,是行大司马事!”三女刘可卿低低嘀咕了一声。
刘杨老脸一沉,狠狠瞪了小女儿一眼,沉声说道:“这样的话,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谁若是在大司马面前胡言乱语,可别怪父王不念父女之情!”
看出老爹是真怒了,三位王女同是一缩脖,都不敢再多言。
刘杨又扫视了三女一眼,说道:“等大司马到了真定城,父王会邀请大司马到府上赴宴,届时,你们顺便也和大司马见一面。”
他虽然没和刘秀见过面,但听刘植描述过刘秀的模样,英俊不凡,风度翩翩,颇有儒雅之气,是一谦谦君子。
在刘杨看来,如果刘植所言非虚,那么可以让刘秀和自己的女儿在私下里先见上一面,或许事情还能有转机。
他话音刚落,长女刘可颜惊讶道:“父王,女儿们不好到前庭赴宴吧?”
刘杨耐着性子说道:“到时,我会把大司马带到后院,你们准备些茶点就好。”
长女刘可颜、次女刘可欣、小女刘可卿相互看了一眼,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厌烦之色。
看来父王这次是铁了心的要从她们三姐妹当中挑出一人,嫁给那个南阳的泥腿子刘秀。
“父王,刘秀到底有什么好?为何父王偏偏对他另眼相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