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其乐融融的中军帐,随着谢躬走进来,欢声笑语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都是在冷眼睨着他。
谢躬暗暗苦笑,他向刘秀拱手施了一礼,说道:“下官拜见武信侯。”
“谢尚书不必多礼。”刘秀乐呵呵地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下官听说,有支从颍川来的粮商,到了武信侯大营。”谢躬说话时,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何鲁等人身上。
在场的众人,他大多都认识,只有何鲁这几人眼生得很,而且他们还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
刘秀笑了笑,向何鲁摆摆手,说道:“何先生,这位是尚书令谢尚书。”说着,他又介绍何鲁道:“这位便是谢尚书想见的颍川粮商,何鲁何先生!”
谢躬转头看向何鲁,上下打量他一番,幽幽说道:“何鲁?以前从未听说颍川有何先生这么一位大粮商,不知何先生贩卖的这些粮食,都是从哪弄来的?”
“这和你谢尚书有关系吗?”没等何鲁说话,坐在一旁的吴汉嗤笑出声,说道:“何先生是粮商,不偷不抢,就愿意来到河北,就愿意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粮食白白赠予我军,这有什么问题吗?”
这么多的粮食,又哪里是一个普通粮商能囤积下来的,能囤积这么多粮食的粮商,又岂能是默默无名之辈?
此事,里里外外都透着蹊跷。谢躬对刘秀说道:“武信侯,这位何先生,行驶诡谲,其中恐怕另有隐情,我想带他回营,查问一二。”
何鲁闻言,脸色顿是一变,急忙看向刘秀。刘秀淡然一笑,慢悠悠地说道:“谢尚书有什么问题,不必问何先生,尽管问我就是。”
谢躬莫名其妙地扬起眉毛。刘秀含笑说道:“何先生一直都是我的属下。”
听闻这话,谢躬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他恍然大悟。
难怪颍川会突然出现何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粮商,原来他是刘秀的属下,看来,刘秀早就开始在颍川布局了,他这是想干什么?
谢躬微微眯了下眼睛,沉默片刻,问道:“武信侯,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笑了,向在场众人挥了下手。见状,人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站起身形,临走出营帐前,皆狠狠瞪了谢躬一眼。
等人们都出了中军帐,刘秀淡然说道:“谢尚书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武信侯早就通知了颍川的属下,运送粮食到河北。”谢躬一字一顿地说道。
刘秀耸耸肩,不置可否。这么简单的问题,他懒着回答。
谢躬继续说道:“既然武信侯明明已经从颍川的属下那里征调到了粮食,为何还要向下官借粮?”
刘秀笑了,乐呵呵地反问道:“谢尚书以为呢?”
“武信侯是笃定了我不会借粮。”
刘秀但笑未语。谢躬大声说道:“武信侯是一心想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哈哈!”刘秀闻言大笑,反问道:“谢尚书自己不是也想做个恶人吗?”
他反问的一句话,倒是把谢躬问了个哑口无言。他沉默许久,幽幽说道:“躬只是区区一尚书令,分量还没有重到能让武信侯专门设计陷害。”
嗯!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刘秀笑呵呵地没有接话。
谢躬继续道:“武信侯让我做这个恶人,真正的目的,不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我,而是想让麾下的将士们恨当今!”
嗯!不仅有自知之明,还很聪明!刘秀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意味深长地说道:“谢尚书是位难得的人才,我以为,谢尚书待在长安,是屈才了,不如留在河北,这里是谢尚书可以大展才能的理想之地。”
谢躬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秀,与他对视片刻,猛然站起身形,转身向外走去。快走出营帐的时候,他又突然停下脚步,扭转回头,说道:“武信侯,只要谢躬在一天,河北,就永远都是天子的河北,不会是其他人的河北!”说完话,他一撩帘帐,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望着来回摇晃的帘帐,刘秀勾了勾嘴角,轻轻叹息一声,喃喃嘀咕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敌要害
补足了军中的粮草,刘秀军的士气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接下来,刘秀和麾下众将的目光再次落在邯郸身上。
现在刘秀军和谢躬军都驻扎在邯郸城外,两军合计十三万。王郎这边,城内驻扎着十万守军,另外,刘秀军的背后,还有李育和张参一部,合计二十三万左右。
就兵力而言,王郎军占有绝对优势,另外,刘秀军这边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谢躬军。
现在,刘秀军已经无法再把谢躬军当成友军,往好一点说,谢躬军或许会在战场上敲敲边鼓,摇旗呐喊,往坏一预测,谢躬军都有可能在己方的背后捅刀子,落井下石。
刘秀麾下的众将,商议接下来的战事。会议中,寇恂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敌军的核心。敌军的核心不是城内的王郎,也不是城内的十万守军,而是李育、张参一部。
因为有李育、张参的存在,城内的守军才具备坚守下去的斗志,也因为李育、张参的存在,己方根本不敢全力进攻邯郸城。
若想破邯郸,就得先击破李育、张参这十多万的王郎军。
对于寇恂的分析,在场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刘秀也是连连点头,认为寇恂是说到了点子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