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刘秀不同意呢?”
“那我们就去和谢躬谈!”刘接意味深长地说道:“谢躬虽然兵少,刘秀兵多,但谢躬是刘玄的心腹,背后的人也是刘玄,只要谢躬肯护佑你我二人,刘秀也拿你我没有办法。”
刘林思前想后,缓缓点了下头,觉得刘接的办法还是不错的。
两人经过一番密谋后,时隔一日,便分别向刘秀军大营和谢躬军大营,各派出一名心腹部下,作为使者,分别与刘秀和谢躬商谈他二人倒戈之事。
出使刘秀军大营的人,名叫刘相,是刘林的从弟,和刘秀自然也是宗亲。
刘林和刘接派刘相出使刘秀军大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宗亲之间,更容易说得上话。
至于出使谢躬军大营的人,身份比刘相要差上一些。相对而言,刘林和刘接都更加重视刘秀对自己的态度。
得知刘林、刘接派使者来求见自己,而且还是河北这边的刘氏宗亲刘相,刘秀那么聪明,立刻便猜出刘林和刘接的心思。
他对刘相很是客气,亲自出了中军帐,迎接前来拜访的刘相。
刘相与刘秀年纪相仿,比他大不了几岁,中等身材,相貌平平,不过气质较为儒雅,给人一种很柔和的感觉。
见面之后,刘相急忙拱手施礼,说道:“刘相见过大司马!”
刘秀含笑,拱手还礼,说道:“相兄可是稀客,快,里面请!”
“大司马先请!”
刘秀把刘相让入中军帐。进来一瞧,里面的人可不少,一边坐着的全都是顶盔贯甲的武将,另一边坐着的都是文官,两边皆坐着好几排人。
落座之后,刘秀笑问道:“这次相兄来到我军大营,是单纯来拜访叙旧,还是有事相商?”
刘秀初到邯郸的时候,和刘相见过面,刘相还特意在府上设宴款待过他,当时两人想谈甚欢,说起来,他俩也算是有些交情。
刘相长叹口气,向刘秀拱手说道:“我此次前来,是代赵王和广阳王向大司马道歉的!”
“哦?”刘秀故意装糊涂,不解地问道:“相兄此话怎讲?”
刘相一脸的尴尬之色。当初从兄刘林本想推刘秀称帝,但刘林向刘秀提出决堤河水的建议后,被刘秀一口拒绝,这导致刘林认为刘秀是妇人之仁,难以成就大事,才改而去支持王郎。
现在想想,当初从兄的决定太过草率,也太过儿戏了。他说道:“赵王和广阳王不该……”
他才起了个话头,刘秀突然打断道:“王郎妖言惑众,逆天而行,于邯郸挟持赵王、广阳王,造反称帝,实属大逆不道,罪无可恕,人神共愤,死不足惜,相兄不必代赵王和广阳王向我道歉,真正的罪魁祸首,只有王郎一人!”
刘秀的这番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对于王郎在邯郸称帝这件事上,他完全把始作俑者刘林和刘接摘除出去,只把王郎视为罪魁祸首。
刘相听闻这话,眼睛顿是一亮,暗道一声大事可成!他反应极快,立刻接着刘秀的话头说道:“大司马言之甚善!王郎称帝,赵王和广阳王亦是深受其害,受王郎之威胁,不得不为他做事,大司马能体量,当真是胸怀若谷,古今一人!”
“哈哈!”刘秀仰面而笑,说道:“相兄言重了,秀可不敢当啊!”
刘相正色说道:“王郎倒行逆施,罪无可恕,对此,赵王和广阳王皆深有所感,故,二王想在城内做内应,助大司马一举攻克邯郸,擒杀反贼王郎!”
刘秀说道:“倘若赵王和广阳王真能与我军里应外合,助我军一举拿下邯郸城,二王非但无过,反而立有大功,秀自当向陛下禀明赵王和广阳王之功绩!”
刘相二话不说,站起身形,向刘秀深施一礼,说道:“相在此,代赵王、广阳王,多谢大司马!”
稍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当然,也希望大司马能言而有信!”
刘秀也跟着起身,拱手说道:“人无信则不立!秀之为人,向重诚信,但凡秀许诺之事,必能说到做到!还望相兄回去之后,能劝慰赵王和广阳王宽心!”
刘相乐得差点直拍大腿。刘秀为人,的确重视诚信,几乎从未听说过刘秀有出尔反尔的时候,这也是刘秀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之一。
他喜笑颜开道:“如此,相回邯郸后,一定把大司马的话带到!”
刘秀含笑点了点头,又向刘相摆了摆手,示意他落座,接着,又让人准备酒菜,他乐呵呵地说道:“当初在邯郸,相兄于府中,摆下盛宴待我,今日相兄来我军营,我却只有粗茶淡饭待之,还望相兄海涵。”
“哎呀!”刘相连忙说道:“大司马太客气了,让相真有些无地自容。”
刘相见到刘秀之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是一死嘛!他是真的没想到,刘秀对自己竟然如此礼遇有加,对于赵王和广阳王,也没有任何的怨言,反而还主动帮他二人开脱,说他俩都是受了王郎的威胁,才不得不为王郎做事。
吃饭中,刘秀也旁敲侧击的提到,大家虽然一个在南阳,一个在河北,但一笔也写不出两个刘字,同为宗亲,一脉相承,理应相互关照,互相提携。
而王郎是什么人?谎称成帝之后,冒充刘氏子孙,罪大恶极。
对于刘秀的说词,刘相深以为然,连连附和。这顿饭,可谓是气氛极佳,宾主尽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