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人……咳咳……”刘庆神情激动,插手施礼,但很快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被青犊军围攻的时候,刘庆身上也是多处负伤,他嘴上说无碍,实则伤势并不轻。
见刘庆咳嗽得厉害,谢躬正要点其他的将领去处死这些青犊军,刘庆压下咳嗽,拱手说道:“请大人将这些反贼,交于末将,末将要亲手送他们上路,以消心头之恨!”
“可刘将军的伤势……”
“大人放心!末将并无大碍!”
“既然如此,那么,处置贼军之事,就由刘将军去办吧!”
“多谢大人!”刘庆一躬到地。
以张通为首的青犊军残部,一个没跑掉,最终全部被刘庆坑杀。就连坑杀他们的大坑,都是刘庆逼迫着青犊军,让他们自己挖出来的。
张通部的全军覆没,对于青犊军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其余那些流窜在魏郡的青犊军部众,再不敢四处乱窜,纷纷向魏郡的南部移动。
只要稍有不对,他们便可第一时间撤离魏郡,返回河内。
刘秀和谢躬率军,一路南行,不日,抵达魏郡的郡城,邺城。
魏郡太守陈康亲自出城迎接,见到刘秀和谢躬后,陈康毕恭毕敬地向他二人分施一礼,说道:“下官魏郡太守陈康,拜见萧王!拜见谢尚书!”
谢躬向他挥了挥手,示意他免礼。等陈康直起身形,谢躬问道:“最近魏郡境内,贼军猖獗,不知邺城的情况如何?”
陈康面色一正,说道:“回禀谢尚书,前段时间,贼军确实猖獗,甚至都频频出现在邺城附近,欲对邺城图谋不轨。可自从萧王和谢尚书在钦山取得大捷后,贼军无不闻风丧胆,其猖狂的行径也收敛了不少,眼下,已有数日未在邺城附近发现过贼军的身影!”
说到这里,他又满脸堆笑地说道:“这都是托萧王和谢尚书的福啊!下官代邺城百姓,多谢萧王和谢尚书!”说着话,他再次深施一礼。
谢躬乐呵呵地点了点头,刘秀深深看了一眼陈康,也没有多说什么。
陈康给他的印象就是个官场的老油条,这样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并不可靠。
刘秀很奇怪,对于这样的人,谢躬竟然没有及时把他替换掉,还继续留他在魏郡太守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谢躬的用人之术,还是有待商榷。
他这么想,就真的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了。刘秀既有名望,又有威望,很得士族阶层以及读书人的拥戴,所以前来投靠刘秀的能人贤士,络绎不绝,数量极多。
吴汉杀了苗曾,刘秀立刻便把曾做过他主簿的朱浮派到了幽州,让朱浮接任幽州牧。
耿弇杀了韦顺、蔡充,刘秀根本不用担心上谷郡和渔阳郡会群龙无首,耿况和彭宠这两位原太守,都是现成的人选。
所以在刘秀这里,他从来没有为无人可用这个问题发过愁。
而谢躬那边则是恰恰相反,虽说他是朝廷的人,但在河北这里,支持刘玄的人并不多,肯投靠谢躬的人更的少得可怜。
谢躬现在真的是没人可用,如果他罢免了陈康的官职,他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任魏郡太守之职。
刘秀和谢躬率军抵达邺城后,没有再马上离开,留在邺城做休整。
不日,谢躬的夫人秦子婳也来到了邺城。
得知此事后,在一次的议事中,刘秀还特意开谢躬的玩笑,说道:“谢尚书领兵打仗倒是有趣,家眷还要跟随,谢夫人可是忧心谢尚书会在外拈花惹草不成?”
谢躬闻言,老脸顿是一红,连忙摆手说道:“萧王说笑了。”
他话锋一转,岔开话题,说道:“萧王,目前魏郡境内之贼军,都已南下至荡阴一带,据报,有十数万众!”
荡阴,就是现场的汤阴,位于魏郡和河内郡的交界附近。青犊军各部在荡阴云集,目的很明显,收缩兵力,欲与汉军在荡阴打一场大决战。
刘秀点了点头,说道:“青犊军现在是打算在荡阴,与我方决一死战!”
谢躬吸了口气,下意识地问道:“萧王以为,魏郡之贼军,有实力能与我军相抗衡?”
刘秀摇了摇头,只要仗还没有打完,就很难说谁能笑到最后。
他说道:“这一战,对于贼军而言,是打得打,不得也得打!毕竟在钦山,他们折损了数万人,若是一仗不打,就这么逃回去,他们无法向首领交代。”
谢躬边听边点头,觉得刘秀分析的有道理。
刘秀继续道:“贼军把决战的地点选择在荡阴,也很有意思。倘若这一战他们打赢了,那自然最好,不仅立下了大功,而且还可以顺势控制住整个魏郡,其势力甚至可顺势向北扩张到赵郡、广平郡、清河郡。倘若他们打输了,倒也没关系,他们还可以跑嘛。过了荡阴,再往南去,便是河内。他们随时可以逃回河内的老巢。”
原来是这样!难怪贼军各部,都回缩到荡阴,原来贼军还有这样的算计!谢躬恍然大悟,在佩服刘秀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道:“这群贼子,果真是狡诈。”
“是啊,贼军狡诈,可不是那么容易平定的。”刘秀扭了扭脖子,颈骨发出咯咯的脆响声。
伤势未愈的刘庆开口问道:“萧王,那么荡阴这一战,我们要不要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