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高湖、重连三军被刘秀收服,二十万的兵马,刘秀并没有照单全收。
兵马贵精不贵多。对于其中的一些老弱病残,刘秀给他们分发钱粮,让他们返回各自的老家种地。
对于一些不愿意留在汉军,不愿意被汉军的军规军纪约束的人,刘秀也没有强留,依旧是给他们分发钱粮,让他们离开。
去掉这些人,二十万的起义军,只剩下十五万人左右,刘秀又从中挑出十万的精锐,分派给部下的将领们,然后他率领众将,北上常山。
尤来军曾经打败过谢躬军,与大枪军、五幡军相比,尤来军的兵力更多,大战的经验也更丰富。
得知刘秀率军北上的消息,尤来军和大枪军、五幡军,分兵两万,南下中丘,欲在中丘抵御刘秀军。
中丘县位于常山的最南面,也是刘秀军北上的必经之路。率先进入常山的,是刘秀亲帅的前军。
刘秀亲自率领的前军将士,共有五万兵马,其中有两万是骑兵,战力可谓十分强劲。
进入常山的当天,刘秀便接到一个令他欣喜万分的消息,贾复已平安度过危险期,性命保了下来。
得知此事的刘秀大喜过望,在场的众将也都是一脸的兴奋,马武一拍巴掌,笑道:“大王,末将就说,吉人自有天相,大王洪福齐天,连上苍都会庇佑君然!”
刘秀可不相信这一套,他问报信的军兵道:“是何人医治的君然?”
兵卒说道:“回禀大王,是严先生到了真定!小人不知严先生是从哪里得来的一颗仙丹,给将军服下后,才过一日,将军的伤势便有了起色!”
原来是子陵!刘秀恍然大悟。难怪君然这次能化险为夷,原来是得到子陵相助。
严光本身并不太精通炼丹之术,但严光认识许多道家的高人,其中不乏一些炼丹大家,随身带有保命的丹药,倒也在情理之中。
刘秀也好久没有见过严光了,笑问道:“子陵现在可还在真定?”
兵卒说道:“严先生见将军已无性命之忧,便告辞离去了,小人不知严先生去了哪里。”
“哦,原来是这样。”这倒是符合子陵的性情,施恩不求回报,做完事就走,活得洒脱随性,自由自在。
刘秀点了点头,而后关切地问道:“君然伤势已然大好?”
“将军暂时还不能起床,但已可进食,假以时日,伤势定可痊愈如初!”
刘秀长舒口气,喃喃说道:“子陵这次又帮了我一个大忙啊!”
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
得知贾复已无性命之忧,刘秀心思大定,集中精力,对付眼前的敌人。刘秀率领五万汉军,对两万起义军驻守的中丘城发起猛攻。此战,起义军没有做出太强硬的抵抗,只与汉军交战了不到一个时辰,城内的起义军便由西城门逃了出去,直奔中丘西面的逢山长谷而去。逢山的长谷,是渚水的起原地,位于中丘西部。
这一带的地势比较复杂,山连着山,水连着水,谷挨着谷,在长谷的北面,便是穷泉谷,这里又是泜水的起原地。
看到起义军向逢山方向逃窜,刘秀乐了,汉军众将们也都乐了。见人们都是喜笑颜开,刘秀问道:“诸位将军都在笑什么?”
铜马军出身,现跟随刘秀作战的张淮笑道:“大王,逢山是条死路,贼军往逢山方向跑,这可真成了自寻死路啊!”
刘秀笑道:“我等初来乍到,尚且知道逢山是死路,而流窜在常山,四处抢掠的尤来军、大枪军、五幡军,他们会不知?”
张淮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敌军没有道理不知道逢山是死路啊!他不解地看向刘秀,问道:“大王,这……”
刘秀一笑,说道:“明知道是死路,还要往那边跑,这只有一种解释,敌军早已在逢山设伏,而驻守中丘的敌军,只是为了引我军上钩之诱饵罢了。”
张淮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大王,既然敌军可能在逢山设伏,我军当弃追敌军才是!”
刘秀摆了摆手,信心十足地说道:“区区贼军,不足为虑。”
他从来不怕与起义军交手,真正怕的是,贼军会避开己方的锋芒,不与他交手,于河北境内四处乱窜,让他和麾下的将士们疲于奔命。
如果贼军采用这样的战术,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刘秀侧头说道:“龙渊!”
“属下在!”龙渊催马上前,向刘秀插手施礼。
“派精锐探子,进入逢山打探,我要知道逢山内藏了多少的伏兵!”
“属下遵命!”龙渊答应一声,拨马而去。
刘秀没有卯足劲去追逃走的起义军,而是率领着五万兵马,向逢山方向缓慢行进。等刘秀率军来到逢山近前的时候,龙渊这边也刚好打探出结果。
龙渊快马来到刘秀近前,拱手说道:“大王,逢山的长谷内,果然藏有敌军的伏兵,数量应该在五万左右,与先前跑进逢山的两万敌军加到一起,总共七万人。”
刘秀点了点头,乐呵呵地说道:“藏于长谷吗!好,我们这次,就把贼军困在长谷,来它个瓮中捉鳖!”
由于刘秀追击的速度太慢,做诱饵的两万起义军,也没往逢山的深处跑,进入逢山后,一直在山口处徘徊。
等到刘秀率军进入逢山的时候,他们才急匆匆的往逢山深处逃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