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102)

  “三叉戟会议”的决议使俄国同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大为紧张。尽管英国人同美国人在有关“霸王”计划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和,双方还是同意:在1943年余下的几个月中不能在法国建立第二战场。对斯大林透露这个消息,肯定是一项棘手的任务。丘吉尔和罗斯福觉得很难起草一份电报,用最完美的措词把这项决定告诉斯大林。结果,最后的电报稿是马歇尔拟完的。尽管盟国的领袖们在用词上花了力气,想使这个消息听起来愉快一些,但斯大林在接到这个消息时,还是大为愤怒。接着,象我们上文所述的那样,就出现了一段疏远的时期。

  (三)进军意大利

  (1)盟国对墨索里尼被推翻的反应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部队是在1943年7月9-10日夜间入侵西西里的。意大利士兵并未进行多大抵抗,尽管他们是在保卫祖国的国土,而当地居民则普遍欢迎盟军。然而,在西西里的德国部队却以一贯的本领进行了战斗,并成功地退到了该岛的东北角。在那里,他们通过一系列顽强的后卫战斗进行自卫,直到8月17日,全体都渡过了墨西拿海峡,到了意大利的本土。

  对西西里的进攻在盟军面前出现了一个对一部分敌国国土进行管理的问题。在北非,民政管理工作曾由于法国官员的暖昧身分——登陆前是中立国公民,登陆时是敌人,几天后又成了朋友——而变得复杂化。在西西里,盟军面前没有出现这类复杂的情况,他们事先就决定应把担任公职的法西斯分子全部清除掉。由于让维希方面的法国官员在北非留任,罗斯福曾遭到麻烦,他急于想避免再发生这种情况。这时他只好求助于过去打算处理法国事务而没有用上的主意,就是暂停政治活动直到战后为止。

  用来行使盟国管理平民的职权的机构叫做占领区盟国军政府(AMGOT)。根据原来的设想,它的任务仅仅是军事方面的,要求由陆军军官组成的一些工作班子,能够保障战斗部队后方的治安和秩序,能够保持交通线畅通无阻,并且统管当地事务,以便促进“有关未来作战的盟军部队的政治和军事目的”。西西里战役的司令官亚历山大将军被任命为西西里的军事总督,而盟国军政府本身则由一个英国军官和一个美国副手掌管。

  最初,西西里的盟国军政府倒能相当顺利地进行工作。当盟军穿过这个岛屿向前推进时,他们进入了一个实际上等于政治上真空的地区,军政府工作班子所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象粮食供应、环境卫生、抢劫行为等。然而,在进攻意大利本土时,意大利政府投降了,这就带来了类似在法属北非出现的、曾使盟军烦恼的政治上的混乱。

  英美的战略意图是不太明确的。根据1943年5月在“三叉戟会议”上作出的决议,艾森豪威尔的任务是制订“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计划,但在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以前,他却无权把这些计划付诸实施。此外,艾森豪威尔也完全无权作出任何政治上的决定。罗斯福和丘吉尔要把制订关于意大利政策的权力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只把最低限度的处理权留给他们在战场上的军事代表。结果是在地中海地区盟军司令官之间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混乱和无所适从,他们干的时候毫无把握,不知道他们的上级是否会批准他们的建议。

  然而,比起意大利本身的混乱来,盟国阵营中的混乱就算不上什么了。对意大利人来说,这场战争差不多从一开始就打得不好。他们在北非损失了大量的兵员。对德国人的憎恨是普遍的,但同时在意大利却驻有许多德国部队,足以使意大利人想自行作主并摆脱希特勒成为一件困难而危险的事。然而,这正是盟国要求意大利人做的。1943年7月16日,由丘吉尔和罗斯福联合发出的一份文告对意大利广播了,其部分内容如下:

  保全意大利的唯一希望在于向联合国家的具有压倒优势的部队作光荣的投降。如果你们继续容忍为纳粹邪恶势力效劳的法西斯政权,你们必将自食其果。……

  让你们作出决定的时刻已经到来,意大利人究竟应为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而死呢,还是为意大利而生,为文明而生。

  “光荣的投降”听起来要比“无条件投降”好得多。当然,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意大利人的低落的士气,困难的军事形势(意大利军队有一半驻在巴尔干各国,而希特勒不让这些军队回来协助保卫他们的祖国),以及盟国的心理攻势,这一切都有助于促成1943年7月25日的军事政变,这次军事政变把墨索里尼赶下了台,由皮耶特罗·巴多里奥元帅取代他成为意大利政府的首脑。

  巴多里奥在7月27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实行全国戒严,并在战争结束前禁止一切政治活动。他还宣布说,战争将继续下去,但在意大利、德国或盟国中,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句话。德国人立即开始把增援部队派到意大利北部,而且并不隐瞒他们对意大利新政府的不信任。

  盟国同样也不很信任,但试图从墨索里尼的倒台中得到充分的好处。7月27日,丘吉尔在下院讲话,对于欧洲一个独裁者的倒台表示满意,但是对巴多里奥新政权要作出任何评价,则持保留态度。尽管如此,他还是清楚地伸出了橄榄枝。他说:“当意大利事务正处于这种可变的、不定的、未成形的状态时,如果援救它的国家——英国和美国——竟然摧毁意大利国家的整个结构,不让其表达自己的意志,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又说:“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应全面实现,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实现,这既对意大利有利,也对盟国有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