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国人同蒋保持正常的官方关系,他们却并没有因此便不使用各种诡秘的手段帮助共产党人。例如,他们让共产党部队开进满洲,就立即在红军驻防的城外布好阵地。结果,当俄国人从满洲撤走时,中国共产党人就能够获得俄国人留下的大量日本军火。此外,俄国人还对国民党部队多方刁难,例如,不让他们使用大连港,并拒绝使俄国部队的撤离满洲同中国国民党部队的进驻该地区取得协调。这些行动造成了重大的后果。由于红军的撤出满洲比国民党军队的进驻迅速得多,因而形成了一段无人统治的时间,于是已在当地拥有一定兵力的共产党人便能趁此机会控制大片农村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
然而,同美国人对国民政府军队的援助相比,俄国人给予共产党人的援助要少得多。这一点,以及共产党武装部队的兵力大概只有蒋所指挥的军队的五分之一这一事实,可能使斯大林确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继续统治中国的将是蒋,而不是共产党人。尽管斯大林也许不喜欢这种前景,看来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他愿意在1945年或1946年年初采取积极的步骤以阻止蒋统治全中国。
现在回过来再叙述一下莫斯科外长会议。那次会上达成的三项妥协,即关于签订和约的程序、日本与东欧问题以及中国与朝鲜问题,乃是三国外长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对于英美两国政府来说,看来还有第四个重要问题,即关于原子能的国际管制。1945年11月10日,艾德礼和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赴华盛顿同杜鲁门磋商,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原子能的和平用途,并防止将来在军事上使用原子能。11月15日,三国政府首脑发表了一项阐述政策的声明,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为了以最有效的办法全面消除将原子能用于破坏性用途,并促使它最广泛地用于工业及人道主义用途,我们认为,应当在切实可行的最早日期内在联合国组织下成立一个委员会,以拟订各项建议提交该组织。……
该委员会尤应提出下列各项具体建议:
(1)在所有国家之间,扩大交流用于和平事业的基本科学情报,
(2)在必要程度内管制原子能,以保证它只用于和平用途,
(3)消除各国军备中的原子武器以及其他一切能导致大规模毁灭的主要武器, (4)通过视察和其他方法,有效地保证遵守协议的国家能得到保障,不受那些破坏与规避协议的国家造成的危害。
该委员会的工作应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的胜利完成,将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必要的信心,以利于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
当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晤时,联合国大会的第一届会议在三星期后即将举行。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打算在那次会上倡议:根据11月15日的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贝尔纳斯和贝文在莫斯科时,急切地想说服俄国人同他们一起作为这项提案的发起国。可是莫洛托夫表示,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要求把原子能问题列为大会议事日程的最后一项。不过当美英两国提出这项建议时,他还是接受了,尽管起先他反对“分阶段进行”的原则。由于俄国的支持,这项建议在大会中顺利地得到通过。因此在1946年1月24日,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成立了。但是这个良好的开端并未使下一年的工作收到成效。
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谈时,惟有在一项重要问题上无法达成协议:那就是波斯问题。俄国在波斯北部的活动助长了阿塞拜疆共产党领导下的分裂主义运动。1945年11月间,当波斯中央政府试图派一支部队去镇压北部的武装叛乱时,红军挡住了去路。波斯部队小心翼翼地折回了。
这个事件引起了英美两国政府的抗议。西方国家声称,俄国人违反了1943年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关于波斯的宣言,该宣言使三大国承担了保证波斯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义务。在英美两国政府看来,俄国人在阿塞拜疆的行动显然正在造成威胁,企图在北部各省建立起一个共产党的傀儡政权,从而分割波斯。
当这个微妙,的问题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提出时,要调和三国政府之间分歧的看法原是不可能的。斯大林同贝尔纳斯谈话时详细讲到一个对俄国怀着敌意的弱小邻国给巴库油井带来的危险。他干脆拒绝在1946年3月2日把红军撤出波斯国土。根据英苏两国1942年签订的关于共同占领波斯的条约规定,红军应在大战结束后六个月(即上述日期)撤出该国。贝文就这一问题建议:委派人员组成三大国委员会,去调查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他希望通过这一建议达成妥协。如果不采纳贝文的建议,就得把这一问题提交安全理事会,公开展开辩论,而这是他和贝尔纳斯力图避免的。在某个时候,人们感到莫洛托夫似乎会同意贝文的建议,但在12月26日,他改变了论调,断然声称,波斯问题并没有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因而不能予以考虑。双方(尤其是贝文和莫洛托夫)都非常激愤,贝尔纳斯生怕彼此过分地责骂可能会破坏已经达成的协议,因此建议休会,同时达成谅解:当三国外长参加联合国开幕大会时,将在伦敦就悬而未决的问题恢复进行非正式的磋商。
于是在1945年12月27日凌晨,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了。在这次会上,三国外长作了认真的努力以求得相互谅解,并在若干重要问题上达成妥协,即使这些妥协对于三大国实际的权力和政策上的冲突并无多大的影响,也保全了外表上的妥协。然而颇有意味的是,会议是在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的。在以后几个月里,这种争论并未缓和,反而变得公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