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61)

  他们的讨论倒是集中在战后欧洲的格局上。在第一次会谈中,斯大林提出了他对于解决欧洲问题的看法。他要分割德国并从德国工业中征收实物作为赔偿。总的说来,他建议恢复战前的边界,只是作些较小的更改。不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所谓“战前”到底应如何解释。根据斯大林的说法,“战前”是指在苏联遭到袭击之前。他主张应当恢复1941年的战前边界。这意味着承认斯大林在1939-1940年所兼并的领土是苏维埃国家的合法的和永久的一部分。斯大林说,作为酬答,他将支持英国任何企图在西欧获得基地的计划。另一方面,如果英国不同意承认俄国所并吞的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芬兰、波兰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领土,那末斯大林就宣布他不签订艾登希望缔结的那项同盟条约。

  英国政府对于这些领土要求并不感到惊讶。在艾登访问莫斯科之前,斯大林的野心在预备性的会谈中至少已经部分表明了。英国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含糊的。外交部内有势力的人物确信,在领土方面作一些让步是必要的,艾登自己也倾向于这种看法。但丘吉尔却坚决反对在将来召开和平会议之前签订任何协议,使英国承担支持俄国领土要求的义务。丘吉尔的理由是双重的。第一,毫无疑问也是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坚决反对在召开全面的和平会议之前签订任何秘密协定和作出任何领土安排。如果英国不支持美国的立场,那末两国在战时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经常争吵的根源。丘吉尔拒绝对俄国的领土要求作出让步的第二个理由是:他认为俄国在战后力量可能大为削弱,不会有能力去达到斯大林这时所提出的要求。苏联的全部实力这时候还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哩。

  由于美国的立场和丘吉尔对斯大林领土要求的有力否决,英俄同盟条约的谈判暂时陷于停顿。在随后的五个月中,忧虑和希望相互交错的情绪影响英俄两国政府的意愿。最后的结果是,苏联和英国于1942年5月26日签订了一项正式的同盟条约,但在获得这项圆满的结果以前,军事方面发生的事件和军事计划早已大大改变了艾登访问莫斯科时的那种形势。

  1941年12月,当斯大林没有能使英国支持他对俄国西方边界的领土要求时,苏联的这位独裁者似乎改变主张,再一次考虑到可能从德国获得同样的或更大的利益。按照斯大林的看法,有两种可能性。德国内部可能会由于德军冬季在俄国的败北而完全崩溃;如果不是那样,希特勒也可能会被人说服,去寻求某种谈判解决的办法从东方的不幸事件中退回去。1942年2月23日,当斯大林为庆祝红军建军节而发表一篇节日文告时,他一定是决心去考验一下这种可能性。在这个文告中,他清楚地暗示,有可能同希特勒通过外交谈判达成一项解决办法。他的原文如下:

  外国报纸往往信口雌黄,说红军的目的在于消灭德国人民,毁灭德国这个国家。这当然是中伤红军的愚蠢的谎言和笨拙的诽谤。红军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这样傻的目的。红军的目的是把德国占领者从我们的国家驱逐出去,并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手中把苏维埃土地解放出来。

  很可能,为解放苏维埃土地的这场战争结果会把希特勒集团撵走或消灭掉。我们应该欢迎这样的结果。但是把希特勒集团看成就是德国人民和德国这个国家,那是荒谬可笑的。历史昭示人们,希特勒一类人来去匆匆,昙花一现,但是德国人民和德国这个国家是长存的。 对这些话应该作如何解释呢?如果不看上下文,我们很可能会过于着重这一段话,但是从通篇来看,文告中很明显地并没有指责德国人。看来斯大林的用意肯定是,他的话不但要说给柏林听,而且要说给伦敦和华盛顿听。实际上,他是在对希特勒说:“你对和谈感兴趣吗?”又对德国人民说:“即使希特勒不感兴趣,你们对和平感兴趣吗?”在这两种情况下,斯大林所要求的就是德国军队从苏维埃土地上撤出去。至于希特勒和他的集团,是否被推翻,还是仍然在掌权,这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同时,斯大林毫无疑问是试图对英美施加压力。实际上,他是这样在对英美人说:“如果你们不同我达成协议,我总有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同希特勒妥协。”斯大林的话在西方重要的外交界中是被这样解释的。

  很可能,这篇讲话对英国政府起了很大的说服作用,使他们认为应该同意斯大林的领土要求。无论如何,到1942年3月,英国人已经准备承认波罗的海国家是苏联的一部分了,但关于斯大林对波兰的领土要求,他们却继续踌躇不决。当波兰遭到德国人攻击时,英国毕竟正式宣战了。未经波兰政府的同意,似乎不可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原来由波兰统治的领土转让给俄国。但是放弃在两次大战之间波兰的东方边界,这是波兰流亡政府最不愿意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波兰问题上,英俄谈判相持不下。

  同时,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坚持大西洋宪章的原则。赫尔和罗斯福都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国之间的秘密条约和领土交易,他们认为凡此种种使凡尔赛和会上解决有关问题受到极大的破坏。他们决心要努力防止重蹈覆辙。美国人希望能使俄国人确信,一旦德国被打败,所有战胜国成立一种国际机构就足以保证世界各国的安全。这种保证,加上裁军,甚或再加上对德国的肢解,有可能说服斯大林放弃他的领土野心。赫尔就是这样看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