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是英美提出的这个军事计划对俄国所产生的影响。霍普金斯与艾登谈了英俄同盟条约谈判的进展,他强调美国政府不能同意对斯大林的领土要求作任何让步。他还指出,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是替英国“釜底抽薪”。如果能开辟第二战场,那末就可以指望俄国放弃领土要求,至少暂时放弃。
这次讨论的结果是,在1942年4月14日的会议上正式接受了美国的计划。但必须着重指出,英国在4月14日接受的是准备于1943年在法国海岸发动一次主要攻势的计划。明确地列入1942年计划中的作战行动只是空袭和突击队袭击。“大铁锤”不过是一种应变措施,只是当俄国或德国似乎濒于崩溃之际才采用。英国仅提出一个限制条件,即万一物资和人力的要求发生矛盾时,保卫印度抵抗日本的需要必须放在对德国发动进攻的前面。马歇尔表示他坚信可以提供充足的军需去阻止日军进犯印度,而又不至于妨碍集结起一支英美陆军与空军去对欧洲大陆发动一次进攻。
表面上的意见一致大大鼓舞了马歇尔,霍普金斯也感到可以指望导致胜利的一些计划终于商定了。但是,看法上的真正分歧却大大超过了伦敦会谈期间所流露出来的。丘吉尔一开始就主张从陆上和海上包围德国,然后通过空袭,通过被占领区人民的破坏活动以及通过对暴露在外的海岸进行突然袭击等,来逐步扼杀德国的战斗力。丘吉尔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摧毁了德国战争机器的主要力量以后,才能谨慎地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美国人,特别是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以及他们的上级,陆军部长史汀生,全认为必须先给予德国一次直接的毁灭性的打击,然后才可能摧毁它的战争机器。美国人认为需要的不是丘吉尔所想象的使用装甲部队分几处登陆,而是使用一支由各兵种配合起来、具有压倒威力的部队发动一次登陆。他们认识到在1943年以前不可能调集起这样一支力量来,并准备把迅速建立这支力量放在其他一切需要之上。
“大铁锤”作战计划是他们设想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俄国战场在1942年崩溃,德国人就能在1943年集中全力来对西方作战。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末大规模登陆作战也许就不可能,至少也是非常冒险的。因此保住俄国战场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而在1942年试行小规模的登陆结果可能是保全俄国战场的唯一途径。4月间,当美国人的总的计划被采纳时,这个问题还是一番空议。德国或者俄国一时都没有突然崩溃的危险,因此美国的“大铁锤”仍然缺乏先决条件。然而,在此后几星期中,美国战略家们的意见同英国人的军事思想背道而驰。美国人愈来愈感到“大铁锤”在1942年既是必需的,也是能够执行的。另一方面,参谋部的详细研究却使英国人更加相信,他们原来的意见,即马上对法国发动进攻,是愚蠢的。这种意见分歧使英美关系出现了一段十分尴尬的时期,并在1942年7月的下半月达到了决定性的阶段。
另一种意见分歧在4月间虽未完全暴露出来,但是后来却变得很清楚,那就是美国军队的战斗力问题。丘吉尔感到为了稳妥可靠,美国军队在参加对德作战之前,训练的时间应比美国人原定的时间长一些。马歇尔及其部属则乐观得多,他们实际上倒担心美国军队如果旷日持久地不投入战斗,可能会变得斗志消沉。
然而英美军事领袖们也有一个基本上完全一致的方面。美国决定首先应集中力量打击德国,这博得了英国人最最热烈的赞同。在1943年大举进攻的意见也正中英国人的下怀。关于最后进攻究竟应采取何种形式,确实意见不一,但是同大举进攻这一中心思想对比起来,那是次要的。英美战略家们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发生的意见分歧,并没有动摇这种基本上的一致。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基本上的一致,才使双方有可能通过真诚的互相让步来解决他们的争执。
现在确实不可能回溯既往,对“大铁锤”计划是否明智作出评价。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战役本来会演成一场灾难。艾森豪威尔和他的主要美国助手马克·克拉克将军后来一致承认,他们极力主张实行这个计划是一个错误。但是使他们在回顾中觉得“大铁锤”是愚蠢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俄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守住了。如果俄国人垮了,人们的评论就不会这么肯定,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是在1942年进行登陆,即使是一次损失重大的登陆,俄国人是否就会胜利地战斗下去。从事于这种毫无根据的假设性的推测是无益的,但值得记住的是,很多而且几乎是无法预料的变化,影响着1942年春天尽心竭力制订英美进攻计划的那些人。如同惯常的那样,发生的事件为他们作出了一些决定,又为他们把一些决定撤销了。
(三)莫洛托夫对伦敦和华盛顿的访问
对于从西方进攻德国感到关心的不仅仅是英国人。罗斯福直等到他的特使抵达英国并试探出英国人的反应后,才向俄国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仅仅一般地提了一下。1942年4月10日或11日,他打电报给斯大林说:“我正在考虑一些重要的军事计划,包括动用我们的武装部队来解除你们西线的危机。这个目标我认为很重要。因此,我希望您立即派莫洛托夫先生和一位您所信任的将军到华盛顿来。”一两天后,俄国大使拜会了罗斯福,要求总统进一步阐明他的计划。罗斯福很可能在同李维诺夫的谈话中说明了第二战场即将实现。斯大林马上断定,为了争取到这个目的,花费莫洛托夫一些时间是值得的。他同意派莫洛托夫去伦敦和华盛顿。其次,仍无结果的英苏条约谈判,或许可以同时得到解决。第三件事就是物资供应的问题。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于1942年7月1日到期,趁莫洛托夫在伦敦和华盛顿的期间,还可以就便在最高一级开始谈判一份第二号议定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