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基这席话的实际影响是,加强了俄国和西方国家报纸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叫嚷。这种激动一周后被斯大林本人进一步加强了。合众社驻莫斯科的代表亨利·卡西迪想出一个主意,用书信方式向斯大林提了三个问题:“在苏联对当前形势的估计中,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性占有什么地位?”针对这个问题,斯大林答复道:“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主要的地位。”第二,“盟国对苏联的援助有效程度如何以及可能做些什么来扩大和改善这种援助?”斯大林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盟国对苏联的援助是不大有效的。为了扩大并改善这种援助,只需要做一件事:盟国完全并迅速地履行他们的义务。”当然,这是在“火炬”计划从10月延期到11月的消息刚刚通知斯大林后发生的事,但是对不知内情的公众来说,这种说法只能被理解为要求按照莫洛托夫5、6月份访问华盛顿和伦敦的公报中所说的那样开辟第二战场。卡西迪的第三个问题涉及苏联的抵抗能力,对此斯大林作了肯定的答复,但是没有就胜利作任何明确的预言。斯大林的话,如同威尔基的话一样,在全世界引起了反响,并为无数明确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记者提供了根据。
斯大林对卡西迪的答复所引起的激动还未平息,一场和英国的新争论又在苏联报纸上搞得沸沸扬扬。10月14日,莫洛托天发表了一项关于德国人在占领区所犯暴行的声明。在将近结尾处,他说:“苏联政府认为重要的是,应由一个特别国际法庭立即开审,对于在战争期间落入同希特勒德国作战的国家手中的任何法西斯德国的头目,处以最严厉的刑罚。”这只能是指鲁道夫·赫斯。五天后,《真理报》的一篇尖刻的社论证实了这一点。《真理报》声称,英国已经成为匪徒的庇护所,并指责英国政府不把赫斯当作战犯,而把他当作“另一个国家的代表”,使他享受着一切外交豁免权。此后的一周,审判赫斯的要求在苏联所有的报纸上大事渲染。这给俄国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德国人的憎恨心情已被煽动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除了赫斯这件事之外,一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著名阐述者尤金教授还于 1942年 10月28日发表了一篇公开演说。尤金声言,第二战场的拖延只能是由于政治原因,那些有势力的社会集团——受到一批冷酷的专为自己打算的资本家支持的阿斯特集团——正在对英国政府施加影响,使它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直到俄国即使不被击败,至少也已经遭到彻底削弱的时候。尤金甚至表示对丘吉尔的动机感到怀疑,他用赞同的口吻引用了一段谈话,大意是说丘吉尔认为和俄国结盟是一件讨厌但又必要的事。
这篇演讲直率地重复了人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猜疑,由各报广为登载。它标志着俄国人对西方国家的友谊的最低点。同一天,纪念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十一月口号》发表了,其中有一条口号又欢呼与英美的战斗同盟。在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日那天,斯大林照例发表讲话。他用相当缓和的语调谈到第二战场问题,他的讲话有几处表达了对西方盟国友好的地方。斯大林说:“一些事实和事态说明英-苏-美同盟之间日益增长的友谊,以及它们的联合已经成了一个团结一致的战斗联盟。”斯大林讲话的时候在北非登陆日期前不过两天。登陆的消息传到俄国时,造成了良好的印象。虽然许多人觉得北非登陆是在法国开辟真正的第二战场的一种作用不大的代替办法,但西方最后总算采取行动了。
当然,不可能了解俄国报纸对待西方盟国的那种相当古怪的举动,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或打算。有一点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即英国作为坏人被单独提出来,而对美国则客气得多。反对英国的鼓噪可能主要是做给本国人看的——为俄国民众提供一个方便的替罪羊,以便把战争带给俄国人的痛苦都归罪于英国。另一方面,苏联政府也许相信鼓吹开辟第二战场将会影响英美政府的政策。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的收获是微乎其微的。丘吉尔因为 1942年秋天俄国报纸这样对待他的政府而大为恼怒,罗斯福在给这位首相的电报中也说:“我认为他们[俄国人]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我们不一样。”
和俄国之间存在的这些困难并没有直接影响到艾森豪威尔和他手下那些制订“火炬”计划的人。尽管有种种障碍,尽管周围一片混乱,“火炬”计划的准备工作却迅速地向前进行。在艾森豪威尔的宽厚的影响下,他领导的联合参谋部的成员之间出现了日益增长的信任和相互了解。这是未来英美军事合作的佳兆,相形之下,过去的种种摩擦与失望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从盟国合作的观点来看,1942年7月25日到11月8日这三个月也许是整个战争中最有成果的。在此期间,组成了第一个联合参谋部和第一支联合武装力量,使其发生作用。它们的跨国和跨军种的职能,为未来两国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合作树立了榜样。参谋组织的详细情形这里不需要多说,但值得强调的是,来自两个不同国家各军种的一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制订计划并指挥战役,其中确有不知多少新事物。每个国家和每个军种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传统,职业军官从青年时代起就在其中训练成长。这些传统很大一部分不得不丢开。甚至象专门名词这一类的问题虽属次要,但总的来说也造成了严重困难。只有通过热诚互让和愿意革新的精神,这些困难以及种种比较基本的分歧才得以克服。“火炬”计划成了真正的盟国事业,历史上象这样的军事行动也许还没有前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