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战和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七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20)

  和它在华盛顿的对等机构经济作战委员会①试图估计德国经济的实力和弱点。材料是大量的,并且现在看来,在许多方面是十分准确的;虽然以此为基础的种种希望,都象战争初期那样,常常落了空。看上去德国总象是日益接近一场经济危机,但结果都没有发生。该部原来预料在1942 年下半年德国生产会严重下降;到了1942年夏,它不得不承认,尽管德国在冬季遭到了重大损失,但好象已开始了对俄国的第二年进攻,其使用的部队不论在人数上还是装备上(除了飞机这项重要的例外)都不比它在1941年7月所拥有的差。据了解,在1942年2月弗里茨·托特死后继任军备军火部长的阿尔贝特·施佩尔曾经发起了一种“全国工业改组和合理化运动”;经济作战部考虑下来,自我安慰地认为,德国这种不顾一切地集中致力于战时的紧迫需要,只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做到。这就再次使人得出了过分乐观的结论,认为这样耗竭库存、忽视保管、忽视辅助工业、不顾平民生活标准和人民疲惫情况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可能无限期地支撑下去的。直到1942年底,德国因内紧张情况的主要迹象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石油、铁矿石、铬、铜、镍、铝、橡胶和纺织品这些原料不同程度的严重匮乏;(2)劳动力问题,主要是缺乏熟练的工人;以及(3)时常发生运输上的困难,虽然这些现象还没有产生任何灾难性的崩溃状况。盟国估计之所以出现错误的倾向,是由于他们无视德国在制订计划工作中的那种引为自满的因素。①毫无疑问,要从德国军事上的周密和政治上的狂热所表现的铁石决心的外表来察觉这一点,即使不是不可能的话,也是有困难的。盟国设想德国必然竭泽而渔地剥削它所能搜刮的经济资源,因此每增加一次紧张或匮乏情况,都必然会使轴心国的经济越来越接近于崩溃点。他们低估了,并且的确大大忽视了第三帝国还能承受得了经济衰退的程度。但是,归根到底,盟国的揣侧大体上是正确的;1942年,德国还没有感受到伦敦所预料的那种紧张程度,因为德国还没有把工业机器开动到极限,然而这意味着它未能事先扩大它的工业基础以应付在战争后期可能和确实向其提出的巨大需求,而到那时候它的经济就表现出坐57失良机的悲惨局面了。①来自德国的材料表明,战争初期几个月里它的军备生产水平极低,而且直到1941年底,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重大变化。在1940年这一年中,军火生产由于在法国的胜利而下降了,虽然在坦克和潜艇的建造方面有补偿的增加,但是,从1940年到1941年,军备生产的总量和总值(一百二十亿马克到一百二十一亿马克)几乎一点也没有什么增加。事实是在大战初期的几次战役中,物资损失比较轻,加上认为最后胜利已经在望,似乎使德国觉得其拥有的储存和资源已甚充足,因而没有扩大生产的必要了。德国低估了俄国的军事潜力,而它自己的军火、武器和造船的生产数字,在1942年中期以前却一直在下降。因此(举几个例子)根据1941年12月所发表的数字,德国军备生产在俄罗斯战役开始后,在轻武器方面,与4月份产量相比,下降了百分①原先是经济保卫局(见原著第24 页)。① 见上文,原着第25—26 页。① 当然在德国国内,在官方宣传和私人出版物中,不断强调德国科学的成就和挫败封锁的决心,如安东·齐施卡著的《发明家破坏封锁》(Anton Zischka:ErfinderbrechendieBlochade),柏林,德国出版局,1941 年版,第71 页等。关于瑞士的看法见H·托恩多夫著的《工厂之战》(H.G. Tonndorf:Krieg derFabriken),G· 苏黎世,欧罗巴出版社,1943 年版,第113—116 页等。

  之三十八;在大炮方面,与4 月份相比,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七;重武器与8 月份相比,下降了约百分之四十九;飞机生产与8 月份相比,下降了约百分之三十六;同样地,在弹药生产上,8 月份总产值是一亿一千二百三十万马克,而12 月份则为九千六百七十万马克。另一方面,通常预计要在战争中受到损害的消费品工业,情况却仍相当令人满意。战争爆发后,由于劳动力转移到战争工业和军队中去,以及某些消费品供应了军队,生产曾经受到一些损失;但由于使用了被占领区的劳动力,这已经部分得到了弥补,可是,另一方面,某些产品却不得不转用到这些新占领区的人口身上。总起来讲或许有理由认为,由于战争,德国民用生产下降了约三分之一。但是在1940 年法国沦陷后,就开始为恢复到和平时期的经济作了准备,因此,1941 年的净生产数字比1940 年高(以价值计算)。甚至在1942 年,下列各轻工业品的净产值也比1940 年高:木材加工(1940 年是十亿零五千万马克;1942 年是十一亿马克),玻璃(四忆四千万马克;四亿六千七百万马克),陶器(三亿六千一百万马克; 三亿六千八百万马克), 皮革(七亿零九百万马克;七亿九千万马克),衣着(九亿九千八百万马克;十亿零九千八百万马克)。所有比较重要的消费品工业的总产值,1940 年总计为一百三十七亿七千八百万马克;1941 年为一百四十三亿二千六百万马克;1942 年为一百三十一亿零三百万马克。1942 年的下降甚至没有象这些数字所表示的那样急剧,因为没有把从国外到达德国市场的日益增加的货物数量计算在内。①由于未能占领莫斯科和1942 年头五个月俄国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反攻,德国官方的自满情绪受到了打击;形势终于清楚表明需要在工业上作更大的努力,部分是因为库存物资迅即出现了惊人的下降,部分则由于这一更广泛的理由,即现在必须预计到战争局面可能要更拖长下去。例如,1941 年6 月至1942 年3 月间的炮弹储存由于在前线的大量消耗,就减少到三分之一;1941 年7 月至11 月,轻型和中型大炮的生产与损失尚能平衡,但是,在以后的两个月内损失即大大超过了当时的产量。尽管如此,也仅仅是要求在现存的采购系统内加速生产;看来他们还没有感到除了全力以赴再发动一场大闪电战以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外,还需要再做什么。阿尔贝特·施佩尔的任命,本来是要导致在1943 年和1944 年对德国战时经济进行一次比较根本性的改组,但是在1942 年,并不曾指望他为新的战役加速生产之外做更多的事。②希特勒的战略胜过了哈尔德、伦斯德、勃劳希契等人关于在俄国西部为德军休整和补充兵员建立一条防线的建议;德军再次以闪电攻势蜂拥前冲,这种进攻实质上是一场巨大的经济战战役,因为它企图切断伏尔加河的交通线,夺取高加索石油。1942 年11 月,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的败北,说明这一决战的努力失败了,虽然俄国也损失惨重。1942 年10 月,英国在阿拉曼的胜利和11 月7 日至8 日英美军队在法属北非的登陆,意味着从此以后,德国不得不放弃它那用精锐部队以短暂的、耗费较小的闪电进攻取胜的希望;① 这两段文字中的数字均来自施佩尔那个部的计划司统计处处长罗尔夫·瓦根富埃尔博士(Dr.RolfWagenfuehr)所编制的1945 年7 月的备忘录。② “施佩尔的职能是作为一个‘促进者’,一个负责特殊计划解决因难的人和一个在生产最急需的武器方面的协调者”[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全部经济影响调查室:《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的影响》(The EffectsofStrategieBombingontheGermanWarEconomy),1945 年,第24 页]。关于施佩尔的职能和成就,另见《概览,1939—1946 年:希特勒的欧洲》,第176—177 页,第190—193 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