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英雄_萨苏【完结】(22)

  假设关羽能够顺利拿下襄樊,随即转入守势,而后刘备出川,到江陵驻仳,以关张发动宛城战役,待战局焦炙之时,刘备轻骑回川,以善守的魏延防范江陵,以黄忠,马超,赵云部随刘备北出汉中取关中。孙,曹将面临一个艰苦的局面。

  野语村言,不入方家之耳。

  [完]

  ?

  2006-01-17 08:35:06

  大 中 小

  《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一部虚拟史书,罗贯中以写史的态度写小说,故此有时看到他所写的虚构战例,从古代军事学角度,还真挺科学的。单挑,也就是武将个人之间的对战,这种场面在《三国演义》里面俯拾皆是,但实际历史中,这样的战例是否存在,一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真正的战争,古代单挑的确存在过,比如三国时代,吕布单挑郭泗,孙策单挑太史慈,都是于史有据的。其他朝代,比较有名的如五代的铁枪大将王彦章,那是单挑成瘾的人物。主将被擒全军溃败也是有的,比如唐代虎牢关之战,窦建德轻骑出阵负伤被擒,十五万大军顿时崩溃,他在河北经营多年,轻徭薄赋,被认为是可以和李渊,王世充争天下者,结果一战就覆灭了。

  但单挑并不是我国古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日本古代倒是有每战必先单挑的传统。就是队前出一武力超群之部将,先鸣镝,然后冲阵,和对方的先锋单挑。日本武士皆以死于主公马前为荣,故此这个先锋的人选往往很多人抢着去。当然,这和日本古代战争规模小也有关系,有的时候十几个人就守一座城。在欧州古代,单挑是绝对存在的,最著名而又不可思议的,是阿喀硫斯对赫克托的决战,围着特洛亚追逐死战“绕城七圈”,荷马史诗一度被认为是艺术夸张,但是挖掘特洛亚的赫尔曼和海伦却证实了它的真实。

  三国也罢,水浒也罢,把单挑搞得太热闹了。

  《李自成》作者姚雪垠曾对单挑的说法批评过,写过二句诗“阵前苦斗獬豸将,旗下旁观草木兵”,这样描写战争可以说是三国的体现了。三国时期,主要是步骑兵作战的年代,冲锋陷阵的是士兵和下级军官,主将处于保护地位。但有时为了攻坚挫锐,主将也要亲冒矢石而上,以激励士卒,比如孙氏三代就有这个传统,但很少造成两方主将对打的局面。别说单挑,就是摆开阵势对垒也是不得已而为的。关羽对颜良,是突然袭击,不是阵前对打,吕布与郭汜,是事先有约定,算是个特例吧。古代日本人作战时,也是部将出马,主将都是拿把折扇,搬个凳子,站在高处指挥。这“羽扇伦巾”倒也学的八分。

  说到单挑,就要说说单挑中的暗箭伤人,三国里对这个很不屑,其实中国古代,这种事情干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大将也干,杨继业在陈家谷口就是被辽国大将耶律国宝用冷箭射中后俘虏的(后杨绝食而亡,并非碰死李陵碑)。但是在欧洲中世纪,这是犯法,他们禁止战斗中使用弩箭,目的是维护贵族骑士的“尊严”,因为弩箭可以穿甲。结果,在马扎尔人的劲弩之下被打的一败涂地 -- 蛮族不懂也根本不想遵守贵族们的规矩。

  这算是对于单挑的一点杂感吧。

  ?

  2006-01-17 08:35:43

  大 中 小

  说说对于东吴问题上关羽的骄傲.

  某以为关羽对东吴问题上有一半是和刘备唱双簧.就像要和马超比武,也是一样,因为关羽的骄傲天下闻名,这样干让人觉得自然,如果赵云这样干,就露出"上头授意"的马脚来了.记得有一段刘备同意孙权到荆州接收几个郡县,结果关羽给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采取强硬态度,结果东吴也没办法,刘备则表示要慢慢劝说自己的二弟 -- 这不是双簧是什么?

  当时的政治局面,让步只能是中央政府,也就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让步,如果关羽在荆州自己就退让,那就谈不上守土有责了.所谓远交近攻,刘备集团对东吴也一样,成都和建业大搞亲善,江陵和陆口就只能是剑拔弩张.关羽总是摆出一副傲慢的态度,其实是警告东吴:我这儿是硬骨头,没有好牙口不要来啃.以便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事实上,东吴在没有把握的时候,还真不敢对夺取荆州进行太多的尝试.在大多数时候起到了安定蜀国东方的作用。

  其实关羽的兵力劣势明眼人一看便知.如果换一个软弱的守将,东吴难免天天跃跃欲试,随时备战的压力很容易把蜀汉拖垮.所谓"柔不可守",是不能用这样的人坚守危城的.至于修筑烽火台,某以为其心理象征意义也远大于实用,正是告诉东吴:我已经有准备了,不要玩火!拒婚也表示有恃无恐.东吴也不是关羽一出发就发动攻击 -- 谁知道他在荆州的底牌是什么?

  但是恐怕正因为东吴对这一手硬的顾虑重重,关羽屡试不爽,才出了问题,因为这违反了另外一个军事原则:"刚不可久",东吴的司令官吕蒙也是一等一的军事人才,看穿了荆州的"空城计",才能够发动突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说关羽失败于骄傲,也是对的.

  [完]

  ?

  2006-01-17 08:39:02

  大 中 小

  <三国>中有一个著名的争论,就是诸葛亮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朋友对魏延这个思虑周密,想象力丰富的计划扼腕痛惜,即便陈寿,也以此为诸葛亮短于奇谋的例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