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响应,反而受到嘲笑。作为一名校级军官,长期的海外生活,拓展了他的生活领
域和视野,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经历是绝对需
要的。正是这一经历,使山本更加关注世界军事技术的每一项发展,并使他最终走
上了世界海战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航空之路。正是:太平洋上并不太平,赌徒称
号亦非虚名。欲知山本走上的航空之路有何不同凡响,且待下章分解。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第四章 航空之路(一)
死神插上铁翅膀,长空万里皆战场;
山本慧眼履新职,航空路上勇于创。
话说有了几年海外经历的山本五十六,对欧美海军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在欧
美的考察研修,使他认识到无论从日本海军本身的实力还是日本经济的整体实力,
日本都无法和英美相抗衡,但日本在一战后急剧的扩张要求,像一架飞跑的战车推
动着日本在太平洋和美国角逐,日美矛盾又无法避免。敢于正视现实的山本,在认
识到日本的实力与其所要达到目的的矛盾后,没有束手待毙,等待观望,而是从世
界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寻找弥补日本海军实力的办法。这一办法,终于在一战后日益
发展的飞机身上找到了。
飞机,是在20世纪初的1903年12月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成功的。1911年,在意
土战争中意大利军队皮亚扎上尉驾驶着布莱里奥XI型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
之间的土耳其阵地上空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侦察,加沃蒂少尉驾驶“鸽”式飞机向土
军阵地投掷了4颗各重2公斤的榴弹。这是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
也揭开了飞机用于战争的序幕。飞机作为战争工具初出茅庐,便显示出它的非凡本
领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各国购买飞机的订单纷纷飘向
当时两个主要飞机生产国——法国和意大利。到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几乎所有的大国都在其武装力量的编成中设有军事航空队,飞机总数约有1000架。
大战爆发后,随着飞机被广泛应用,各交战国都拨出大量经费发展军事航空,结果
无论飞机的数量还是飞机作为战斗手段的能力都大大提高。到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
飞机大量集中使用的原则已在此基础上确立下来,参加一次战役的飞机多达1000架
已不罕见。1918年9月,以美军为主力实施的圣米耶尔战役,协约国投入的飞机数量
多达1500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共生产军用飞机18.19万架,作战双方投
入战场的飞机数约为10万架。此外,飞机本身的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动机
的功率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多发动机飞机,飞机的飞行高度有了提高,速度在加快,
航程在加大。
飞机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飞机的应用范围,在陆基飞机刚刚发明后不久,一些拥
有天才般想象力的发明家便试图发明一种联结天空和海洋的新机种——水上飞机。
1905年6月6日,法国人加布里埃尔·瓦赞发明了第一架从水上起飞的飞机。1908年,
美国人格伦·柯蒂斯又发明了一种称为“潜鸟”的水上飞机。1910年,美国海军第
一次使用舰载飞机起飞成功,从而宣告了海上航空母舰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英国最早使用舰船运载飞机投入战斗。当时作为航空母舰使用的舰船是利用旧
巡洋舰或战列舰改造的,它仅有停机平台而无起飞跑道,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是用吊
车吊卸在水面上进行的,因而十分原始,又由于航空母舰在飞机起飞时必须停止不
动,战斗中极易受到攻击。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改进航空母舰的起飞装置。到第一次
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海军在军舰的飞行甲板上试验起飞和降落获得成功,
在1918年建成的“百眼巨人”号的甲板上,第一次建造了完全没有阻碍的飞行甲板,
并装备了起飞弹射器,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虽然舰载飞机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中只是作为舰艇的附属兵器配合舰艇而行动,没有取得什么惊人的战绩。
但是它的投入使用,却意味着飞机航程的增大及拥有战术发起上的突然性。因此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航空母舰便开始大量出现,获得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巨
舰大炮主义”的影响,各国海军其时仍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大规模的超级战列舰身
上,对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的认识仍然极为肤浅,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还只是
被视为一种辅助兵力,设想用它来掩护战列舰、巡洋舰在大海上冲锋陷阵。 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泛应用,揭示了它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战争
结束后,在欧洲军事学术界和军政界展开了对航空兵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问
题的热烈讨论。一种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飞机的军事价值,主张大力发展航空兵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