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日本所谓的“跨海战略大轰炸”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那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为了进行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海军军令
部于7月11日下令组建特设航空部队。两天后,日本海军本更津和鹿屋两个航空队合
编为第回联合航空队,并迅速进驻台湾前进基地。8月13日,驻上海日军进攻中国守
军,淞沪战役爆发。为配合陆军作战,中国国民党政府命令驻浙江广德的空军第2大
队和驻江苏扬州的空军第5大队,分别主动出击,轰炸侵沪的日军和追击顺长江向东
逃窜的敌舰,并命令驻河南周家口的空军第4大队和驻信阳的空军第9大队转战移防
杭州笕桥机场和曹娥机场,支援淞沪陆军作战。结果中国空军在战斗中大显神威,
不断轰炸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本军舰和在杨树浦码头登陆的日军。在这种情况下,
日军大本营急令驻本土九州大村基地和台湾新竹基地的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
派出九六式陆基轰炸机轰炸杭州、广德、南昌和南京等地的中国空军机场,企图压
制中国空军的活动,遂酿成著名的“八一四空战”。
8月14日下午,驻台湾新竹的日本木更津海军航空队派出11架飞机,飞越风雨交
加的东海,飞临杭州笕桥机场上空。中国空军第4大队克服云雨天气困难,先敌赶到
笕桥机场。在日机来袭前几分钟,由李桂丹率领的第4大队第21中队的9架飞机刚降
落,因油料所剩无多正准备加油,第22和23中队的飞机尚在空中。此时,刚从南京
赶到的高志航大队长接到海上情报站的通报:“云上有隆隆的机声,来自台湾方向,
似向杭州飞来。”机场发布空袭警报,高志航下令:“飞机不要停车,一半起飞警
戒,一半加油待机出击。”因当时机上没有空对空和空对地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便
用布板信号指示第22和23中队留在空中截击敌机。中队长李桂丹一听敌情,当即率
4架飞机起飞。高志航也登上刚飞到机场尚未加油的座机升空指挥。
当时笕桥一带正下着雨,日机借云层掩护,时隐时现。远途而来的笨重的九六
式轰炸机在美制柯蒂斯·霍克—3型飞机面前,显得笨手笨脚。刚刚升空的大队长高
志航率先击落一架敌机,开创了中国空战史上击落敌机的记录,成为第一位击落日
机的中国飞行员。李桂丹在战友的配合下也击落一架。这次空战历时30分钟,中国
空军以六比零的战绩首战告捷,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本九六式轰炸机首
战即留下了惨败的记录。
不过,在其后的战争中,日本的九六式轰炸机还是显示了它的优势,让整个世
界对其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大感吃惊。应当说,这其中渗透了山本五十六
这个武夫不少的心血。虽然此时山本五十六已升任为海军省次长,但仍为九六式陆
基轰炸机而感到自豪。
在担任了3年的技术处处长之后,1933年10月3日,山本五十六转任第1航空战队
司令官,旗舰是航空母舰“赤城”号,舰长为(土冢)原二四三大佐。这是山本第
二次登上“赤城”号。
山本深知日本海军航空飞机的性能在世界上还是很落后的,要迎头赶上就必须
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培训,在主观上尽力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因此,上任后,他
便督促舰载机驾驶员拼命训练。由于当时技术不熟练和飞机性能上的缺陷,经常在
训练中发生伤亡事故。舰队司令部只好恳求山本五十六放宽训练。山本五十六却回
答说:
“这是命令吗?如果是命令,我只好遵从。如果仅是建议的话,就让我自己解
决。日本航空部队起步已比欧美晚,若想成为一流的空军,非严格训练不可。”
针对士兵的怨言,山本责骂他们说:“日本舰队在航空方面落后于别国的海军,
对日本而言,弥补这一差距的时间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承受这种紧张训练的代价。”
他本人也把训练中的死亡当成在战场上的死亡来看待,规定了很高的抚恤费。
一次,一个由议员组成的参观团前来参观“赤城”号。山本特意为他们安排观
看飞行表演。两架战斗机不经编队,在空中做各种飞行动作,时而急速爬高,时而
突然俯冲下降,彼此交相缠斗,动作敏捷,上下闪动。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参观者
兴奋地说:“好看极了,像马戏团。”山本听后大为不悦,严肃地对他们说道:
“各位先生,请不要把这种训练当成游戏。那急速的下降动作,会使飞行员肺部出
血,缩短寿命的。人过了30岁,就不能再接受这样的训练了。我并不忍心让他们做
这样高难度且有伤身体的危险动作,然而,为了国家,我们不得不如此。”
在山本五十六第二次伦敦谈判回国后,由于好友掘涕吉此时已被免职,舰队派
在海军中垄断了要害地位,山本有些心灰意冷,一度想退出海军。但在“航空第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