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高野五十六中学毕业。据其老师后来所说,个子矮小瘦削、寡言少语、
老实朴素的高野五十六,其最后成绩在全班40名学生中,名列第五,其中品行课得
96分,为全班最高成绩。可见他这个时期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已达到何种程度。
接下来高野五十六就要为自己报考海军学校作出努力了。为了能够考上海军学
校,实现自己的愿望,高野五十六专门跑到他姐姐家里躲在一间小屋里复习。五十
六的姐姐嘉寿子嫁给了旧长冈藩的藩士、学校教员高桥牛三郎。五十六只有这一个
姐姐,比他大18岁。高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讨姐姐的喜欢,嘉寿子自出嫁后一直
没有生孩子,因而对五十六更是爱护备至。在听说他要来她家准备考试后,非常支
持他的选择,并迅速清扫了1个多年不用的房间供他使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7月
9日,五十六顺利通过考试。在得到录取通知以后,高野五十六异常高兴。当有人间
他为什么去当兵时,他决然回答说:“武士家的孩子成为武士岂不是理所应当。”
1901年11月,高野五十六来到了他久已向往的江田岛海军学校。江田岛位于獭
户内海的南端,东与日本著名的军港吴军港隔海相望,在行政上属广岛县管辖,距
神户大约有150海里。日本海军兵学校是日本军国主义培养海军军官的摇篮,创立于
明治初年。明治维新后不久成立的明治政府,在西方列强日益渗透的压力之下,为
维持民族独立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并以此为国策,首先进行了全面的兵制
改革。1868年1月,建立海陆军务科,负责建军和国防事务。2月,改海陆军务科为
军防事务局。在这一过程中,明治政府认识到,作为岛国的日本,海军的有无和强
弱对其生存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而兴建海军的当务之急,是开设军校培养
军官,因此下令军务官等办海军学校。1869年9月,兵部省为培养日本海军军官,在
东京筑地旧广岛藩邸创建了海军操练所,作为统一的海军教育机构,并令鹿儿岛、
山口。佐贺等16藩派出18到22岁的青年前来学习。1870年1月,海军操练所改称海军
兵学察。此即海军兵学校的前身。在海军兵学校组建初期,由于日本在军制上是陆
军取法国式,海军取英国式,因此从英国招聘了许多有经验的海军教官,依靠他们
使其海军教育走上了正规。1876年海军兵学寮正式改称海军兵学校。
日本在建立近代军队和军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继承了封建武士道的精神传统,
向军队灌输绝对尊崇天皇的思想。1878年,先由陆军中将兼陆军部长山县有朋发布
《军人训诫》,把效忠天皇作为军人的天职,竭力向士兵灌输“忠义”、“勇敢”、
“服从”的武士道精神。1882年,又以天皇的名义进一步发布《军人敕谕》,明确
规定军人应尽忠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必须“忠君爱国”,把天
皇作为“神”来崇拜。所谓“武士道”,本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忠君爱国是其
根本,它强调杀代为荣,宣扬自我牺牲精神,甘为主子卖命。武士为了殉主之死,
或者为了挽回因打败仗而招致的耻辱,必须勇于剖腹自杀,以表示对其主子的绝对
忠诚。至近代,日本统治集团接过这一精神传统,并百般加以美化,冒充日本民族
的固有精神,强加给广大士兵和人民,致使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的反动性和野蛮性
愈益突出,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日本海军兵学校,武士道精神得到彻底贯彻,被称为“江田岛精神”。每到
重大节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举行升军旗仪式。向天皇的照片行叩拜之礼,每个星
期都要朗读、背诵一遍天皇的《军人敕谕》;为了磨练学生“意志”和适应任何环
境的能力,除了正常的军事课程之外,学校经常举行残酷的训练,各种剑术、柔道、
相扑更是不可或缺。学校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天皇拿枪的奴隶。一名英国人在
谈到他对日本海军兵学校的印象时写道:“在日本的青年中选择那些出类拔革者,
在这里接受世界上严酷无比的艰苦训练,他们的身心在经过只有十分顽强的人才能
经受住的锻炼后,被培养成具备古代武士道德的现代海军军官。因此,从海军兵学
校毕业的年轻人,既有一副能经受一切艰难困苦的身体,也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为了天皇和祖国,他们可以不惜一死。”至日俄战争时,为消灭旅顺的俄国军舰,
因沉船堵口 [注] 而身死被捧为“军神”的广濑武夫,正是这种野蛮的武士道精神培
育出来的军国主义怪物。
高野五十六所向往的海军兵学校正是这样一所训练战争贩子的学校。他入校的
成绩,在同年入校的300多名新生中名列第二。据其档案记载,各科成绩分别为: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