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巨大的判断和预测的能力,他从来不打没有胜算的会战,从来不围攻没有必克把握的城镇。 他的态度乐观,心智清明,脾气冷静,即使在会战的高潮中,思想还是同样的敏锐惊人。” 这就是那个为部下所敬爱,被称为“约翰伍长”的人。最值得玩味的,是一百年之后另有一 个最杰出的人物,也被他的部下称之为“小伍长” (指拿破仑) 。这个伍长实在是那个伍长的先驱, 他也可以说是古斯塔夫大王的继承人,因为他打破了十七世纪末的战争公式,而又回到了那个瑞 典大王的旧路上,所以马尔波罗也为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做了开路的工作。要了解这一点,我们 应首先分析自从 1648 年以来在战争艺术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交通还是停留在原始状况下,陆军的数量依然不太大,因为骑兵仍然是决定性 兵种,所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粮秣的影响。水运和草地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弹药库的建立, 结果又使围城战压倒了野战,使大家一致承认防御要比攻击更为重要。由于希望避免会战,所以 又导致所谓“闪避战略”,它是重视运动而非战斗的。杜伦尼(1611-1676 年)是这种战略的名 家好手,但却并不是它的奴隶。但是他最著名的对手蒙特古里(1609-1650 年)却定下了这样的 原则:“成功的密诀就是要有一个坚固的实体,无论在哪里都是如此强硬而不可透入,它好比一 个机动的要塞,可以随时阻止敌人,而且还应有自卫的能力。” 马尔波罗却摆脱了这一类战争形式,回到了古斯塔夫的攻势战略和克伦威尔的攻击战术上。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认识到他这个时代中的军事变化,并了解其意义。 自从 1648 年以来,出现了两个最重要的变化: (一)普遍采用燧发枪; (二)用刺刀代替了长矛。 (注:“刺刀”一词可能是由“Bayonette”一词演变而来的,这是十五世纪的末在拜约尼 (Bayonne)所制造的一种短匕首。1647 年在历史上才首次提到枪上的刺刀,这种刺刀插在枪口 中,使火枪不能同时发射。1663 年在丹吉尔之战中,英军就曾使用过它。到 1687 年,范邦才建 议路易十四采用“接合式”刺刀,这种刺刀可以装置稳定而又不妨碍射击。两年以后,法国陆军 全部采用了它,1697 年以后,英德两国也采用了。到了 1703 年,法英两国也已完全取消了长矛。 霍姆上校说:“刺刀的出现代表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战争的开始。这个十二英寸长的短刀使战术 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除了燧发枪兵以外,在 1667 年又新创了一种掷弹兵,以后也编成了连,每一营有一个连。所 以在 1650 到 1700 年之间,我们发现共有四种不同的步兵----即长矛兵、火枪兵、燧发枪兵和掷 弹兵。到了 1703 年,又缩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都使用燧发枪和接合式的刺刀。 这种兵器数量的减少,使队形和战术都大为简化,火线均为四列,通常也用三列,代替了纵 队和六列的横队。一个营通常为八百人,在组织上分为左右两翼,每一翼又分为连,排和组。英 军一排为五十人,而法军则为一百人。过去是一列连续的放枪,现在是各连或排在接近射程三十 步到五十步时始开始射击,然后在浓烟掩护之下开始用刺刀冲锋。 马尔波罗认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对进攻有利的,所以他的战略和战术都是以进攻为主。用持续 的步兵攻击,先把敌军钉住,然后再用骑兵的冲力将其击破。他的骑兵中队分为三线,像克伦威 尔的骑兵一样,手持刀剑用疾驰冲锋。在布伦海姆之战中,帕克告诉我们说:“骑兵奉命首先缓 缓前进,到了与敌人非常接近的时候,才拚命的向敌军冲击。”卡尼也告诉我们说:“马尔波罗 只准每一名骑兵在一个战役中,携带三发弹药,这是专门用来在马匹吃草时供掩护用的,而不是 为了进行正式战斗。”此外对于步兵,则特别重视射击训练。应该记住马尔波罗指挥的军队是由 许多不同国籍的人员所组成的,荷兰、日耳曼和英国人都有,这也使他增加了很多困难。 战争开始时,英国的陆军和海军不同,兵员并非强迫征召而来。每个上校(团长)自己召募
他的部下,所有薪饷被服都是包发给他的,所以造成了广泛的腐败情形,使部队中常常由罪犯充 数,所以纪律必须十分严厉。提费尔扬曾经提到有一名士兵在 1712 年,奉命应鞭笞 12,600 次, 但是打到了 1,800 次时,他已经快要死了。在 1703 年到 1704 年之间,英国逐渐通过了一套征兵 法案,于是这种召募的方式被取消了,在某种限度内,承认强制征兵合法。通常是在夏季作战而 在冬季补充兵员和训练他们学会当时那种复杂的操练。 1702 年 5 月 15 日宣战,马尔波罗面临的情况,其困难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法西两国形 成了一个统一阵线,而所谓的大同盟却分裂成为两个集团,一个是英国与联合省,另一个是奥地 利。在奥地利以西为巴伐利亚,虽仍守中立但态度很值得怀疑;它与法国之间隔着一个巴登,其 统治者马格拉夫·路易却决定站在利奥波尔德一边。在奥地利的东面是匈牙利,正为叛乱所苦, 在其南面则是意大利境内的西班牙人,所以奥地利正在三面受到威胁,又因为萨伏依的维克多· 阿曼达斯二世也与法国缔有同盟关系,由于这个便利,法军早已占领了波河上游,可以对在米兰 的西班牙人进行增援。从全局上看,法国占有内线的便利,可以分别向联合省或奥地利出击,西 班牙可以直接支持法国,或是以意大利为基地与奥地利作战。 马尔波罗的战略任务,第一是要阻止联合省遭受法军蹂躏,第二是防止奥地利被法西联军击 败。前一个任务要求用联合省作为作战基地,在北面击败法军;后一个任务则须在南面击败西班 牙。关于后一个任务,由于在 1701 年 6 月葡萄牙已经与法西两国缔结同盟,所以西班牙的地位已 经大为增强。因为英荷两国海军已经不再能利用葡萄牙的港口,所以无论是在伊比利亚半岛或是 在意大利境内,要想对西班牙进行一次攻击,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在地中海或附近获得一个海军基 地。 为了适应这种战略情况,马尔波罗决定了一个两面的计划。 (一)因为巴登的路易挡住了黑森的隘路,所以他决定攻击薄富尔元帅所率领的 9 万法军。 他们正占领着马斯河上的一切要塞----只有马斯特里赫特例外----并且也占领了科隆选帝侯国, 所以也就切断了联合省与奥地利之间的交通线。 (二)同时,罗克将军和一支英荷合组的远征军应攻占卡迪兹,并为舰队建立一个基地,从 这里就进一步企图获得地中海的控制权,以切断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并从南面威 胁法国。 1702 年的战役是从意大利境内开始的,指挥帝国陆军的尤金亲王(1663-1736 年)发现范德 姆元帅所指挥的法西联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使他很难维持在默顿的位置。接着在 7 月间,马尔 波罗率领 4 万人开赴战场,因为配属在他司令部中的荷兰代表既懦怯又顽固,所以错过了四次机 会,使他未能把敌人引上钩。虽然如此,法国人却已被逐出马斯河和下莱茵河流域,列日以下的 马斯河都已通航无阻,若非如此,则 1704 年对多瑙河的远征将成为不可能。 8 月,罗克的海军出现在卡迪兹前方,陆军 14,000 人由阿蒙公爵率领,但由于计划错误和缺 乏主动精神,人员的行为也很卑劣,所以攻占这个港口的企图终成泡影。在返航时,10 月间为了 掩饰这次失败的耻辱,对威戈进行了一次临时性攻击。法军损失很重,船只不是被焚毁即被俘虏。 虽然威戈不足以据守当作基地,可是这次突袭所完成的工作,却几乎可以与卡迪兹的攻占相比拟。 但是因为在此之前恰好又发生了另外一个事件,结果使它的成功完全被抵消了。9 月间,巴伐利 亚与法国合作,其条件为马克西米利安·艾曼纽尔的领土应大量扩张,而且一旦皇帝利奥波尔德 被击败了之后,就应由他承继帝位。换句话说,就是由威特尔斯巴赫王室代替哈布斯堡王室。这 个同盟使路易十四可以由守势转为攻势,而一直前进到维也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