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年中,盛宣怀表现了自己与其他普通年轻人不一样的一面:沉稳内敛,多谋善断,八面玲珑,热心仕途经济。
盛宣怀从军营秘书干起,不到两年,28岁不到的他由李鸿章推荐,升为知府。这可是从四品的厅级干部,相当于市委书记。
一名高中生,两年爬上市委书记的位置,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人家特别有本事,后台也特别硬。
64、
(9)洋务时代
前面说到,就在李鸿章为从哪里入手掀起洋务高潮而头疼不已时,有经济头脑的盛宣怀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
盛宣怀分析说:在上海,航运是最赚钱的行业,而且现在航运百分之八十的市场都在洋人手中,如果经营得当的话,既能赚钱又能从洋人手中夺回相当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李鸿章承认他说得有道理,但反问了他一个问题:需要的启动资金可不少,从何而来?
盛宣怀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轮船章程纲领》。
接着盛宣怀解释道:虽然朝廷两袖“清”风,给不了咱们多少银子,但还有一样东西可以用,那就是权力,权力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这个招商局只需要朝廷给予政策支持,运营的资金则靠民间商人集资,年末结算,返给朝廷分红作为报答,朝廷肯定会答应。我给这种打着国有旗号实质民间经营的形式取了一个名字,叫“官督商办”。
盛宣怀的一席话让李鸿章大为吃惊。他虽然知道小盛是个人才,但此时也不得不重新认识一遍眼前之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他是大才,日后必有大成!
就这样,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第一个纯华人的股份制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登场。
65、
但是招商局的第一任领导并不是盛宣怀,他还太年轻了,才28岁,不足以服众。李鸿章选定了民间著名商人唐廷枢为督办、徐润为会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经理、副经理。幕后老板自然是李鸿章。
虽说盛宣怀在招商局的职位也就是帮办,相当于经理助理,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他的地位可不低,从决策到执行,他都有相当的话语权。
之后,李鸿章在慈禧面前不断进言,朝廷也给招商局开起了小灶,一份接一份来自朝廷的红头文件帮助招商局减税、提供业务、打压对手。
负责执行的盛宣怀也不负期望,招商局作为中国洋务企业的一面旗帜,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奇迹般地从洋商那里分回了一千三百余万两的市场份额。接下来几年,招商局又大肆收购外国企业,甚至包括美国的旗昌公司,不久之后,市场份额已经占了六成多,基本上垄断了航运市场。
李鸿章与盛宣怀的成功证明了一个规律──在权力面前,资本一旦低下那高傲的头颅,资本与权力就能永享鱼水之欢。
几年后,招商局副经理徐润先生被查出有经济问题,挪用公款十六万两去炒房地产,可惜全赔了,没有银子堵漏洞了。于是乎,徐润被“双规”,请去坐局子,唐廷枢也身负连带责任,被轰出去坐冷板凳了。
第13节
在反腐的名义下,盛宣怀终于当上了招商局的督办,盛督办从此便在这里扎下了根。
盛督办除了继续实施垄断经营外,与唐、徐二人主持招商局时明显不同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发展道路转向了对外多层次、宽领域的投资,投资的对象包括煤矿、纺织、铁厂、银行、铁路等领域,几乎囊括了晚清时期所有的洋务行业……
当然,盛督办也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好处。这个在招商局以技术股投入的大清干部,直到去世都是招商局的最大股东,并且因此跻身中国富豪行列,其个人财富高达数千万两。
就在盛督办大刀阔斧地将轮船招商局从私有改造成为国有的同时,日本政府则将其最大的国有轮船企业──长崎造船所以惊人的低价转让给了民间商人岩崎弥太郎。长崎造船后来的名字,叫做“三菱”,也就是如今的商业帝国三菱。
66、
(10)改变毛泽东、孙中山一生的《盛世危言》
从轮船招商局起,历史就这么把李鸿章、盛宣怀安排在了一起,成了绝妙的洋务搭档!两人的成绩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师徒两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所近代军校──天津水师学堂。
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又称北洋武备学堂。
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第一所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
第一家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
第一座钢铁厂。
第一座机器制造厂。
第一家西医院。
第一家中国红十字会。
……
基本上这就是近代中国的军工业体系。
看罢上文,是否觉得成功来得很轻松?
错!这么想是绝对错误的,你可能不知道李鸿章面临多少的困难,有多大的阻力。这是你在今天难以想象的阻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