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_解力夫【完结】(16)

  之后,松室孝良又给德王发来贺函,对他发动的内蒙“自治”表示祝贺,并以所谓大蒙古主义来进行煽动,要德王“收回长城以北的蒙古故土,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这就充分说明,日本帝国主义对西部盟旗王公在用满蒙联合的阴谋诱归“满洲国”未成之后,又改以所谓大蒙古主义作为煽惑的口号了。

  1934年秋天,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乘飞机前来苏尼特右旗活动,其目的是拉拢德王进一步投靠日本。土肥原对他打气说:“你工作如有困难可随时提出,我当尽力帮助。”随后,关东军即派B424浦来苏尼特右旗任日本特务机关长,架设电台,以资加强联系。接着,日本关东军蒙事处第二课课长石本寅三与参谋田中隆吉等,又前来苏尼特右旗活动。见面晤谈时,田中隆吉特在一张纸上写了“满洲国”和“蒙古国”几个大字,他拿着对德王说:“我们日本人已经帮助满人建立了满洲国,现在还要帮助你们建立蒙古国,今后日、满、蒙可以共同合作。”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又送来飞机1架,日币50万元,枪支5000条,供德王扩充军队之用。并盼望尽早成立蒙古军政府和伪蒙古军司令部。

  早在这之前,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四省之后,就成立了伪多伦警备司令部,任命李守信为司令官兼“察东自治”长官,率领三师人马伺机进犯察东。李守信甘心事敌,与日本特务山本信亲合谋炮制了臭名昭著的张北事件。

  张北事件是多伦日本特务机关蓄谋已久的。根据日本驻张家口领事馆与察哈尔省政府约定,凡属日本人进入察省地区,必须持有张家口领事馆的证明和加盖察省政府印信的护照。但在1935年夏,山本和伪装日本“商人”的3名特务,由多伦前来张北,未带察省盖印的护照,强行进城,守城卫兵阻挡不准通过,因而发生口角,守城卫兵把山本等人押解到察省部队中看守。张家口领事馆闻讯后,强调这是对日方的侮辱,提出了强硬抗议,并屯兵察省进行威胁。国民党政府遂派察哈尔民政厅长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土肥原谈判,6月27日达成《秦土协定》。主要内容为: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中国军官,担保日本人在察省自由行动;取消察省境内一切国民党机关;成立察东非武装区,宋哲元的第二十九军从张北、宝昌、保康、商都、沽源等县撤出,由当地保安队维持地方秩序。这样一来,察东便成了特殊化的地带。

  张北事件发生后,日本关东军就乘机派田中隆吉前来多伦,指使蒙奸李守信率部于1935年冬进犯察东。当进犯沽源时,当地军民曾奋勇抵抗,把伪多伦警备军的参谋长程云山击毙。李守信又增援进攻,并有日本飞机配合,疯狂轰炸扫射。当地抗日军民终因兵力单薄,陆续撤退。李守信便很快地占领了察东八县,控制了察哈尔东部八旗,并进占张北县城。德王就以蒙政会的名义,下令成立“察哈尔盟公署”,任命卓特巴札普为盟长,达密林苏尤为副盟长,并定于1936年1月1日举行“察盟公署”成立典礼。

  “察盟公署”虽经成立,毕竟是地方政权,仅能指挥所属旗县,亟需成立统一机构,以号令其他各盟,协助扩编军队。因此,野心家德穆楚克栋鲁普从张北返苏尼特旗后,就由百灵庙蒙政会调来一批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筹备成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的工作,并决定改元易帜,用成吉思汗纪年(这年正是成纪七百三十一年),制定蓝地右上角红、黄、白三条为标记的“蒙古旗”,表明脱离中国的隶属,走上了分裂祖国、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的道路。

  随着全国抗日斗争的高涨,特别是由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就加强了对蒙古革命工作的领导,因而处于国防前线的内蒙古抗日斗争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对德王来说是个严重的障碍。

  第一部分 武士世家 第8节 策动内蒙叛乱(2)

  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代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表了《对内蒙古宣言》。宣言指出了内蒙古民族存亡的两条道路:一条是甘受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趋于灭亡的道路;一条是奋起抗战的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宣言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内蒙古地方为战场、以内蒙人民作炮灰、以进行反共反苏并最后消灭蒙古民族的阴谋之后,号召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内蒙古人民,无论平民还是王公贵族,一致奋起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宣言坚决反对国民党军阀对内蒙古人民的种种压迫,主张内蒙古人民有权处理自己的一切问题。同时也希望他们不要让中国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经过草地来进攻陕北红军。这一宣言的发表,对以后内蒙古革命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了对内蒙伊盟工作的领导。1936年5月,红军东征回师时,又解放了定边、盐池二县,打通了陕北和伊盟的联系。这时,中国共产党在伊盟成立了蒙古工作委员会,在那里展开了抗日宣传、武装农牧民和争取上层分子的工作。不久,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组织了一支蒙族抗日游击队。

  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的侵略日益加紧。自从“内蒙古自治政府”演变为“蒙族政务委员会”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更加强了对它的控制;而德王也更加投靠日本,“蒙政会”的驻地百灵庙即设有日本的特务机关。1936年1月,日本派大批顾问前往百灵庙,这样就揭穿了“内蒙古自治”的伪装,激起了内蒙古人民的抗敌热情。于是在共产党员乌兰夫等人的领导下,在日本顾问到达百灵庙的前夕,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百灵庙起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