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政策!尤其是在俄罗斯。我以为,我国的上层政权已经开始懂得这一点,尽管尚未完全懂得。近来国家尝试改变在俄国石油和其他资源巨头与我国社会之间分配收入和超额收入的罕见的(即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公式,这一尝试尽管十分笨拙,却使我们有希望,我国十多年的绝对道德沦丧、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买卖时代可能行将告终。
但是不少问题还使得我们对这样的前景产生疑虑。俄罗斯当局对“大街上的人”的轻视仍然随处可见。这些疑虑未必会很快消失。尤其是不久前通过的所谓社会法,如社会优惠“货币化”法,实际上并不像提出法律的人所说的有利于普通的俄罗斯公民,相反是有损于公民利益的,批评国家社会政策这一危险转折的人今天对此已提出警告。
但不管怎么说,米·谢·戈尔巴乔夫开始的革命仍在继续,开垦着一层层俄国的生活,开拓着一个个新的机会。今天大概几乎可以同样有把握地预言这一革命可能有不光彩的结局,也可能在年轻、蓬勃、自信的俄罗斯未来复兴繁荣事业中发挥崇高的作用;俄罗斯将保存它千百年来别具一格的最珍贵的一切,同时掌握当代世界所有的美好的一切。对于我这一代见过我国矛盾百出的过去和现在的人来说,关于俄罗斯未来的问题,部分地只是一个逻辑问题,更大程度上却是一个信念问题。我自然不想让这个信念有朝一日会遭到削弱。我希望,非常希望在我们未来的若干代人中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奔向自由》 第二部分 ……这美好的三年(1)
……这美好的三年
阿纳托利·阿达米申
改革到来之前,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里?这一点忘得很快,但应该多少记起一点,才能对在总的来说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变革的规模作出评价。有一部分变革是不可逆转的,另一部分变革则退出了我们恢复原状的生活。
开始时我们对自己的国家都不很清楚,连安德罗波夫这样一个在党和国家机关一级一级升上去,做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人,当他已经是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时也禁不住生气地喊道:“还得弄弄清楚,我们建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又怎么去弄清楚呢?普通公民,甚至不仅普通公民干脆是不准有好奇心的。难怪当时的一部名叫《热烈欢迎或闲人禁止入内》的电影很受欢迎。当时有多少禁忌和限制,有多少人要为由内部规定为国家秘密、公务秘密或其他什么秘密的事保守秘密!你身处秘密机构的包围之中,完全可以放心,除了上司,没有哪一个人会来打扰你。尤其是一件事与安全这样无所不包的概念沾边的话,马上会不分青红皂白把一切都列为禁忌,随后投敌者(他们大多应该是维护安全的人)使众多的“第一司”的劳动化为乌有。他们逃跑是有原因的,他们多少知道内情,而我们这些外交部门的人往往连已经由我们军事部门的谈判同事(当然是根据莫斯科的指示)交给美国人的材料都“不许”知道。
有些机灵的人善于利用保密的心理。有一个著名学者因为别墅附近的飞机制造厂噪音睡不着觉,在忍无可忍情况下,便去找了该找的人,说根据发动机响声可以确定其功率。试想一想有多少情报流失了?!于是人们把工厂搬到了地下。
我们该牢记不忘的是,敌人包围了我们国家。我们像普希金笔下的沙皇达东一样,不得不“保持众多的军队”,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军队。虽然人们在最高讲坛上宣称,我们在国防上不会超出必要多花一个卢布,但是任何人,包括讲话的人在内,并不掌握我国为军备竞赛花了多少钱的精确情报,军费开支直接或间接地在不断增长,被精心隐藏在预算的各种项目中,有时是完全无关紧要的项目中。那又怎么啦,我们不仅得击退来自西方的威胁,而且得击退来自东方和南方的威胁,因为我们在阿富汗作战。连北方也不例外,因为潜艇在对峙。
许多错误、失算、花费、牺牲都由人所共知的“只要不爆发战争”冲销了。军事工业综合体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有各种数字。我想,任何人都确定不了实际的规模。改革的领导人刚掌权时不是因此也不敢对军事工业综合体动手吗?他们不是马上就得出我国人均作战费用超过全世界各国的痛苦结论的。
同样,幸亏谁都没有实际去检查,我国动员准备的投入效益如何?我国巨大的军械库实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不放一枪,更确切地说是不发射一枚导弹,就输掉了一场冷战。原来除了不能动用的,因此是无用的武器,几乎所有的一切都不利于我们。
当时苏联社会机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军国主义化的精神。我们不曾料到,无所用心的经营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损失,不惜牺牲国家环境和居民健康,也要“国防”优先。广大民众是否很清楚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知道从1928年起死亡率就超过出生率吗?知道酗酒达到了什么规模吗?属于绝密级的材料告诉我们,1984年人均消费纯酒精为83升,即比革命前俄国高出一倍,比1950年高三倍。改革前的领导人知道这些数字,但是把学者们大声疾呼的文件藏进了保险箱。[1]而当戈尔巴乔夫掀起遮盖许多秘密,包括人口统计资料的帷幕时,却遭到了不公正的指责。古罗马人说:“‘之后’不意味着‘因此’”,但对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来说,这个格言不起作用,因为通行的看法是要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前任的无所作为统统负责。几十年来毒火攻心的“脓疮”在该对此负责的人去世后破裂了,在他们高龄统治的年月里也发生过大丑闻。但是有谁知道呢?“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