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要进行改革,首先就必须使苏联社会逐步转型,使其脱离威权主义的过去,依靠自身的成就和传统并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走上现代发展的轨道,以保证人的生活和活动具备应有的条件。在一定时期,由于已经形成的传统,对社会革新、社会改革的论证被简单地视为社会主义抵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在社会上,而且在政治领导者中,仍然有人相信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4]但是,我可以十分负责地说,这种信念不是来自抽象的教条,而是来自对我们的社会应当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认识,这些问题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激发人们劳动和事业积极性的强大刺激因素的形成,以及国际安全。
《奔向自由》 第一部分 联盟的命运(2)
现在的俄罗斯政府明显地修正了其前任的政策。它更加符合国家的利益,更加注重过去(包括改革和后改革时期)的教训,因而在社会上赢得了支持,然而今天也在不断产生许多涉及社会经济政策和民主进程发展的问题,不过,这是另外要谈的话题。
注释
[1]瓦·梅德韦杰夫《在戈尔巴乔夫的班子里:来自内部的观点》,莫斯科:贝利纳出版社1994年版;瓦·安·梅德韦杰夫《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是如何发生解体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出版社1994年版;瓦·安·梅德韦杰夫《远见、神话还是背叛?论改革的意识形态问题》,莫斯科:星期日出版社1998年版;瓦·安·梅德韦杰夫《后改革时期的俄罗斯。问题与前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9年版;瓦·安·梅德韦杰夫《面对后工业化时期的挑战:对俄罗斯经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看法》,莫斯科:阿尔宾纳-帕布利舍尔出版社2003年版。
[2]在今天的俄罗斯,按照各种估计来看,这一收入占预算收入的1/2—3/4。
[3]看来,索科洛夫元帅因鲁斯特驾机在红场上降落一事而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是唯一被严厉追究责任的例子。
[4]因此有必要指出,《别无选择。改革:公开性,民主,社会主义》(苏联进步出版社1988年版)这本轰动一时的书的作者们就曾打着社会主义和革新社会主义的旗号公开进行活动,其中还有民主反对派的主要活动家。
改革的时期划分
时期
重要的和标志
性的事件
政治
经济
意识形态
族际关系
一、准备改革(1985年3月—1986
年)
苏共中央1985年三月全会和四月全会。戈尔巴乔夫1985年5月在列宁格勒的讲话。1985年7月关于加快科技进步问题的会议。1986年2—3月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国家领导人更迭,制定和宣布旨在纯洁和革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政治方针。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地支持新领导。
加快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路线,结构性改变。广泛而又大规模的实验,准备全面经济改革。力争加强纪律和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反酗酒运动。
政治领导人与人民直接对话。反对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夸大其辞,发挥大众传媒的主动性。消除不受批评的领域。
在平静和表面祥和的大背景下,出现民族间关系紧张的初步迹象(阿拉木图事件,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活动加强)。
二、开始改革(1987年—1988年年中)
苏共中央1987年一月全会(关于民主化和干部工作)。苏共中央1987年六月全会(关于根本性的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关于纪念十月革命七十周年的报告。叶利钦在中央十月全会上的举动。政治局讨论安德烈耶娃的文章。《别无选择》一书出版(1988年6月)。
研究和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党内关系民主化。围绕改革的主要问题进行的争论愈益激烈。激进自由派和教条主义保守派的反对情绪产生。
决定和开始实行根本性的经济改革。围绕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方法的各种意见的斗争。出现财政货币困难和预算困难、消费市场的短缺现象。
公开性和意见的多元化伴随大众传媒的过激做法而形成。以批判的态度重新看待苏联历史的各个阶段。出版过去的禁书(布哈林、托洛茨基、普拉托诺夫、雷巴科夫),播放过去的禁片(《忏悔》、《道路检查》、《委员》)。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爆发,苏姆盖特大屠杀(1988年2月)。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分离主义情绪加强。共和国经济核算的要求。
三、转折时期(1988年年中—1990年年中)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会议(1988年6月)。改组党的机关(1988年10月)。修改宪法和选举法(1988年11月)。选举苏联人民代表(1989年3月)。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1989年5—6月)。各共和国政权机关选举(1990年春)。
改组政治体制:划分国家和党的职能,全部权力移交苏维埃。社会上的政治划分。形成反对派:保守派(党内的)和激进派(社会上的)。转向总统制政体。
经济发展速度降低,消费市场、对外贸易、金融失调。尽管采取了某些措施(合作社法),但1987年的经济改革基本上还是受到政治斗争的阻碍。政府的改革新尝试没有得到社会上的支持。出现罢工运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