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独秀风雨人生_朱洪【完结】(104)

  胡适怪陈独秀说:“你专心于学术多好,偏要当政党领袖,结果……陈独秀说:“你跟着蒋介石……

  只作一些研究,也不会被人鄙视的。

  见两人争论,张慰慈、刘英士忙把话叉开。

  陈独秀于是换了话题说:“我准备写自传,已给汪原放去信。

  胡适笑着说:“好啊!我是最希望你写传记的。

  陈独秀说:“我的东西怕不好出。

  叶楚怆处,你帮我说说话?”

  叶楚怆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胡适说:“你放手写,不必先求早出版。

  如果此时为了求出版,委曲求全,反而写得不真实。

  如果不真实,不如不写。

  放手写,就是为后人留真相。

  陈独秀说:“你说得对!我就先尽管写,不管出版的事。

  回到北大,胡适和朋友说:“我真羡慕陈仲子,匍匐食残李时,有许多闲暇著述。

  陈仲子若脱离苦厄,肯定不能安心著作。

  言谈中,胡适深以为自己不如陈独秀苦中之乐。

  胡适走后,牢狱要陈独秀写字。

  陈独秀说:“隔几日吧。

  将牢狱打发走了。

  以前给他们写了不少,一个人家里怎么只挂一个人的字呢?后来才听说,他们是把自己的字拿出去卖钱。

  夏天,刘半农去内蒙调查方言,不幸感染上回归热,回北京死了。

  北大为刘半农举行追悼会时,胡适做了一副挽联: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之中无人不念半农。

  当时李小峰请鲁迅写篇文章纪念他,8月1日鲁迅写了《怀刘半农君》:“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

  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鲁迅:佩服陈胡(2)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

  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头一年12月31日夜,鲁迅写《南腔北调·〈守常全集〉题记》,回忆李大钊,也提到陈独秀:“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进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

  这一年春天,鲁迅写《集外集·自传》,还说:“1918年‘文学革命’运动起,我始用‘鲁迅’的笔名作小说,登在《新青年》上,以后就时时作些短篇小说和短评。

  7月21日,国民党最高法院公布,改判陈独秀为有期徒刑8年。

  减刑后,陈独秀增加了风花秋月的兴趣,他突然想找4个朋友各写一幅字,拼成一小屏挂在墙上,朝夕相对消愁解闷。

  他最先想到的是章士钊。

  刘静贞(吴静如)常到狱中探视陈独秀,陈独秀托她转信给汪原放,再请汪原放交给章士钊。

  与此同时,陈独秀每日继续写文字学考证文字。

  秋季,陈独秀完成了《老子考略》一文,他请汪原放交给章士钊。

  《老子考略》或出版,或待价而沽,他请章士钊定。

  他计划写《道家概况》、《孙子与儒家》、《古代的中国》等,出版一层,靠章律师帮忙。

  此外,他打算写《我的回忆录》。

  接到陈独秀的信,章士钊冬天给他写了一首诗,自己裱好了寄来。

  诗云:“三十年前楚两生,君时扪虱我谈兵。

  伯先京口长轰酒,子谷香山苦嗜物。

  昌寿里过梅福里,力山声朵溥泉声。

  红叶聚散原如此,野马风棂目尽迎。

  汪孟邹来看陈独秀,说:“行严的诗有些像你的‘存殁六绝句’,尽谈人世沧桑,读起来有些悲凉。

  陈独秀说:“倒合我现在的心境。

  士钊和曼殊不同,不爱文艺,而致力于政法,是个十足的官迷。

  苏曼殊1918年5月3日在上海广慈医院逝世,那年才35岁。

  临终前,苏曼殊还在柳亚子、包天笑面前提到陈独秀。

  汪孟邹说:“你现在闲居斗室,可还写诗?”“写了一些。

  说着,陈独秀从书架中抽出《金粉泪》诗。

  其一云:“放弃燕云战马豪,胡儿醉梦倚天骄。

  此身犹未成衰骨,梦里寒霜夜渡辽。

  其二云:“要人玩耍新生活,贪吏难招死国魂。

  家园兴亡都不管,满城争看放风筝。

  汪孟邹连看了几首,没有看懂要害,见陈独秀在一些诗后作了简短的注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