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单想了想,如今女儿好生生活着回来,这比什么都重要,也就不以为甚,便向杨瀚跪下,磕了个头,真心实意地道:“小女得以无恙,全赖大王庇佑,草民荼单,拜谢大王。”
荼狐一瞧父亲跪倒,忙也跟着跪下,怯生生地道:“民女荼狐,多谢大王!”
杨瀚笑容可掬地摆手道:“诶,起来罢!”
虽说荼单仍旧自称草民,显然是仍然不愿受其招募,不过肯向他下跪磕头,自称草民,起码已经是以瀚王的臣民百姓自居了,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啊,杨瀚很开心。
一旁迟迟找不到机会跪下“领旨谢恩”的孟展,却是呆若木鸡,木若呆鸡了。
他忽然想起,他仿佛直到此刻才忽然想起自己在草原火起,生死关头,抛弃了荼狐独自逃生的事来,仿佛直到此刻,他才想起皇后尸骨未寒,他就把老丈人下了大狱的事儿来。
狐儿,会原谅朕么?
第418章 大王为何不早朝?
大王回京了。
杨瀚此番南征,从去到回,全部耗时约八个月的时间,待他归来之日,南疆三大势力土崩瓦解,这令他的威望进一步高涨起来。
蒙战一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他生性谨小慎微,走一步看三步,这样固然稳妥,却也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时至今日,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了同大王抗衡的本钱。
曾经,杨瀚所依仗者,唯有徐氏、巴氏、蒙氏三部势力。
到后来,巴家碎了,徐家残一,蒙氏偃旗息鼓,可这时杨瀚偏偏就有办法,硬生生从这几大家族嘴里头抠出一块肉来,组建了一支忠于朝廷的军队。
他所用的方法,大低是扶持低一阶的阶层,去凌驾于原来高于他的阶层,同时用土地、赋税、民政的控制,稳固了基层。
紧接着,整个东山地区大小部落,在青女王的号召下,尽数归附杨瀚。
至此,蒙家就已经毫无机会,曾经的三巨头,日渐衰败。
而今,杨瀚征服南疆三部,并且迁回大量人口,得了大量人才,蒙战审时度势,已经不敢再生出一分非份之想,老老实实地做他的户部尚书了。
回京之日,左相高初,右相李淑贤,率领大批文臣前来迎驾,而武将则几乎没有,当初杨瀚离京,带走了徐不二和苏灿,这两位现在分别镇守大泽和南孟呢,只有徐海生勉强算是一员武将,他现在负责着京畿地区的卫戍事务。
但徐海生是个内宦,并不占朝廷武将位置。
当初从瀛州招募来的那些武将,眼见三山王国日渐壮大,渐渐真的有了一方帝国的样子,这心思也就定下来了,本想着待瀚王回京,按功赏劳,他们就能摇身一变,组成三山王国的武将体系,却不想杨瀚归来,居然带来了大批的武将,其中不乏荼单、文傲、林仁全、张狂、霍战东这样的南疆名将,顿时就生起了危机感,这桃子,难道要被这些南蛮子给占了去?
只是,杨瀚归来第一天,大宴文武,召见百官,开了一次盛大的朝会。
第二天,对随其来京的南疆权贵各自做了安排,望龙城至忆祖山之间的大片土地都划分给了这些权贵,各自置宅开府。
当然,杨瀚也没忘了老臣,在划分这些区域的时候,原东山各大部落酋长、原西山各大势力族长,全都得了一块地皮。
杨瀚掌权之后晋升起来的新贵,诸如高初、李淑贤等大臣自然也不例外。
这块地给了他,那就是世世代代属于他的私产,这些人自然不惜余力,认真打造他们的家园。
而这些豪宅府邸一旦建成,依托这些豪宅,自然会有各个阶层的百姓也渐渐迁来定居,到那时就变成人烟繁茂的所在了。
看这规划,杨瀚是想从山前两座城,一直到忆祖山脚下,打座一座宏大巨大的京城。望龙城和对面建给南秦迁来的牧民们的新城,就是两道门户,属于外城。
被杨瀚划分了地皮,赐予他们作为私产的这些土地,就是未来的京城。
继续往前,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忆祖山的四十七镇百姓所居住的地区,就是皇城。这四十七镇百姓必然会得到梳理,只要是仍然留居于此的,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将与普通百姓大不相同。
接着,就是宫城了。这宫城就是整座的忆祖山。皇宫建在这山上,以笔直的驰道跑马飞驰,可直抵望龙城。
第三天,杨瀚就没再接见百官,有什么大阵仗的行为。起初,大家也都理解,瀚王出征时,青女王和皇贵妃才刚刚传出消息,有了身孕。如今大王归来,她们已经临盆在即了,大王当然得留在后宫,与她们厮守陪伴一阵。
可是,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直到第七天,仍然不见大王临朝,此时何止是百官,便是百姓们,也不免议论纷纷了。
蒙战也很着急,这怎么说的?以前我只顾打理我们蒙家,你一辈子不上朝才好。如今我想好好做个拿朝廷俸禄的官,天天户部衙门里坐着,可很多政务都得皇帝御批啊,你连我这个户部尚书的人都不见,我很没有存在感啊。
杨瀚倒没想这么多,任何一个帝王,立下他这样的赫赫战功,一番御驾亲征,连下三国,这些事现在说来或许还不算什么,只要载之史书,千百年后的人再看时,便能誉为神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