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成了!
田立成还不知道,吕开山怒气攻心,竟然开了窍,瞬间就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原由,猜了个七七八八。
他以为以吕开山的脑子,根本想不通其中的弯弯绕才对,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车庆丰背信弃义。
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田立成只是利用了一下伪政府内部微妙而又复杂的政治环境罢了。
汪精卫没投敌之前,梁洪志、陈公博、任援道都是一伙的,对立派则是华北的王克敏,最多再加上一个根本成不了气候的袁殊。
陈公博的目的很简单:他没想过当老大,给头猪也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谁当这个老大,谁就是重庆方面的死敌,必须有时刻面临刺杀的觉悟。
他只求能当个老二,所以才和梁洪志联合在一起,共同挟制王克敏。
但汪精卫一来,他这个梦想就有些不好实现了:梁洪志和王克敏合伙了。
如果跟着梁洪志,他顶多是老三,说不定还得当老四,所以没怎么犹豫,他就投入了汪系的怀抱。
也确实如他所愿,他成了伪政府中自汪精卫之下的第二人。
但原来的盟友,梁洪志,王克敏,还有任援道自然恨死他了。
但凡有点能攻讦他,攻讦汪精卫的把柄,对方绝对不会放过。
这并不只是窝里斗,更关系到排座座,分果果:各中央部门,那些位置放谁的人,日战区各省,高官该谁的人当,市长该谁的人当……
而刚刚成立的警政处,也是梁系无比渴望建立的组织,却被汪精卫抢了先。
能毁掉警政处,还能让陈公博这个叛徒颜面扫地,梁系绝对会拼着命去干这件事。
那身为陈公博心腹的吕开山,该怎么应对?
别说查一个方不为了,就是让他去重庆刺杀蒋委员长,他都得硬着头皮上……
田立成长长的叹了一声:老吕,别怪我,这是我能想到的既能报仇,又能不让你我二人生分的最好办法了……
田立成还不知道,吕开山恨不得提把枪过来,把他姓田的给毙了!
第1317章 死而复生
像车庆丰这种常年带兵的人,是无法理解当惯了特务的人的脑回路的,特别是田立成和吕开山这种,极其专业的特务。
这与脑子好不好使,聪不聪明的关系不大。
车庆丰也想过,随便找个电话亭,打给任援道,但他怕电话线路不安全。
万一电话局的接线员,听到他提到方不为这个名字的时候,跑去告密呢?
方不为这个国民英雄,可不是吹出来的,特别是在南京,没有一个人没听过这个名字,车庆丰甚至见过在家里给他立上香牌位的。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认为田立成不敢得罪吕开山,只能抱定主意要利用自己,让梁系的人出动人手,对付方不为。
所以车庆丰一点都不急,想着打电话告密,哪有当面报功来的安全,而且效果也更好。
但他没有想到,田立成不但想报仇,功劳也想要,更想坑死他,一丝犹豫都没有,直接用公共电话线路,把这个消息报给了吕开山。
对于特务来说,把“方不为”三字换成其它的说法,又有什么难的?
一加一减之下,车庆丰都还没赶到伪绥靖军司令部,吕开山就已经打电话向周佛海和陈公博汇报过了。
在日本人调停之下,汪系,梁系,袁殊三派经过协商后,已正式任命周佛海为财政部长,中央诸备银行总裁,兼上海特别市市长,就等三月底正式对外宣布了。
这段时间,周佛海一直留在南京,一是在等正式的任命,二则是与日本人交接原国民党四大国有银行的事宜,所以一直留在南京。
吕开山给他汇报的时候,他就在白下路的中央银行。
接到吕开山的电话,周佛海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方不为?
不是死了么,从哪里冒出来的?
三七年底,方不为随宋希连等人从南京撤回武汉的时候,汪精卫还没有叛变,还在武汉好好的当着他的副委员长和行政院长。
周佛海自然也没叛变,做着他的委员长侍从室侍二处的主任,兼国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专门替蒋委员长处理党务、政治及宣传事务。
没开战之前,方不为时不时的去侍从室找林尉,找钱大均,或是找委员长的时候,经常会碰上周佛海,所以周佛海对他一点都不陌生。
全面抗战之后,就更不用说了。
方不为这个国民英雄是怎么宣传出去的?
基本上是由周佛海一手包办,军报,民报,内部等等各种渠道的宣传资料,都是他这个代宣传部长亲自经手的。
要说对方不为的事迹了解最深的,周佛海绝对算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三八年夏的时候,知道方不为被日本刺客刺杀后,周佛海还很是唏嘘感慨了一段时间。
但突然间,吕开山告诉他,方不为复活了,还来了南京,怎么可能不让他吃惊?
什么交接,什么账目,全被他丢到脑后去了。
他先要考虑,方不为为什么突然活了,跑到南京是干什么来了,而不是去质疑吕开山和田立成有没有认错人?
刺探情报?
不大可能,方不为的专长好像不是这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工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