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方不为还是没用周大师的那本著作当整套密码底本。
周大师已经成了南京特务机构榜上有名的人物,方不为不想让他牵扯过深。
虽然这本书很有可能被日本人用来当做收发电文的密码底本。
只要是市面上流通过的文字资料,哪一本都能被拿来当做密码本,与著作人并无关系。
方不为就是心理上有点过不去。
他用的是与上海地下组织第一次联络时的那一本《三国演义》。
除此之外,系统内部就只有整版的《二十四史》字数多一些,再没有扫入过如此多字数的资料。
《二十四史》要用来和地下联络,不能暴露,不然可能会被温玉庆破译出部份电文。
方不为也没想用几条电文就把此事栽赃给日谍组织,他只是想把水搅浑。
国民政府有的是精明能干的人物,不会看不出这几份电文有栽赃之嫌。
起码谷振龙,陈祖燕,陈超,马春风这四个人就骗不过去。
王亚樵是别想摘出来了,方不为也没这个本事。
就算躲过了这次,就凭他时时刻刻都想着暗杀委员长,还天天挂在嘴上这一点,最后也逃不过慷慨悲壮的结局。
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
方不为记得此次调查只是查到了王亚樵的徒弟华克之身上,而对王亚樵,贺清南只是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
调查不尽人意,受委员长暗命,贺清南最后栽赃给了共产党,称共产党与铁血锄奸团勾结,刺杀的王兆名。
在此期间,数百无辜者被捕,遇害者上百,华克之最后看不下去了,才在刺王一周年之时,写了一篇《告全国同胞书》,在上海散发,还特地寄给了委员长,算是还原了刺王的具体经过。
第一目标就是委员长,朝王兆名开枪,是孙风鸣不见委员长踪迹后的无奈之举。
此事和共产党也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而华克之也是七七事变之后才加入的地下党,成了胡月明的手下。
方不为的本意,也只是想在委员长及一干妥协份子心里埋下一根刺,让他们对日本人产生猜忌。
等设计好之后,方不为又检查了一遍,很是满意。
公式不算太难,但破解起来绝不容易,就算是温玉庆,明知道密码母本是哪一本,想要反推出公式,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
还得露出点破绽来。
十月三十日,离开上海口岸的第二天,方不为先用之前朝日洋行用过的那套密码发送了一条电文,大意是计划照常进行,但联络密码要即时更换……
这套密码温玉庆早就知道,甚至破译出了日谍机构针对谷振龙的“斩首行动”。
方不为当时也见过,还特意的翻了翻,全部扫描到了系统里。
第二条电文,方不为又发送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但没有提到密码底本是哪一本。
第三条,方不为又用《呐喊》做为底本发送,内容只有四个字:《三国演义》!
这本书还在特务处,齐振江正拿着他反推之前截获的一些疑似日谍机构用来联络的电文,看有没有可能得到一些情报。
第0715章 栽赃(中)
赵玉林自杀,台湾编缉可能被捕的事情,日本人一清二楚,肯定会弃用这本密码,所以齐振江也没有多重视,还没来得及把这本书交给温玉庆。
方不为用的是温玉庆经常监听的那几个电波频率,密电检译所轻而易举的破译出了电文。
温玉庆命密电检译所上下连夜破译,试图从已知的日谍密码底本找出新更换的母本。
但所有缴获的密码底本都试过了,没有一本能对的上这套公式。
十一月一日凌晨,方不为二次加密,连发了几条电文。
二次加密公式很简单,在原来的公式上加了一道“N+1”的算法。
既电文中的每一组电码破译之后,在底本上后挪一位便是对应字符。
电报主要内容为“斩首行动,元首,一网打尽,晨光报社”等字眼。
除此之外,方不为还利用尽量回忆起来的一些细节仔细推算,大致还原出了一些行动过程,巧妙设计之后,安到了日本人的头上。
十一月一日下午,方不为又用朝日洋行的那套密码,发送了最后一条电文:“误伤友人,实乃不该,行动已挫,全部撤回……疑原密码母本已被南京特务部门缴获,后两套密码就此弃用……”
后两套密码,指的便是《呐喊》和《三国演义》。
这个时候,整个南京正闹的鸡飞狗上墙,委员长正在自己的官邸,对着一众特务头目大声骂娘。
“误伤友人”这四个字,让温玉庆心惊肉跳。
全国人民都知道王兆名对日本人的态度,不出意外,明天的报纸头条肯定全是一片叫好声。
在日本人眼里,王兆名自然是铁铁的“友人”!
温玉庆第一时间跑去找委员长汇报,并询问各特务机构头目,各部近期有无缴获疑似日谍密码底本之物。
谷振龙依稀记得,抓捕赵玉林时,方不为好像缴获了一本密码本,交给了特务处破译。
谷振龙定定的看着马春风,马春风沉吟数秒,说出了缴获密码本的经过。
他没有提方不为的名字,但知道内情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工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