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加拿大的小霸王!
可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实力雄厚的休伦联盟,求援的四名使者在派出半个月后就回来了一个,说那边有个崛起的呼兰部用一千五百名士兵设立埋伏,将四千三百休伦军队葬送,就逃回去不足百人,还有三个疯了。
现在休伦联盟正因为呼兰部落留下‘敢抵抗者部落一个不留’的口信而人心惶惶,心理上和现实情况都无法给他提供帮助。
但休伦人到底还是仗义了,至少让使者给亨利卡蒂亚带回了一封情报:呼兰正朝你这儿来呢。
修士说预言应验了:大海对岸有魔鬼守护着财宝。
亨利心说这预言也太马后炮了,你怎么不说中国大汗来了呢?
他父亲在四十四年前就把这称作中国的加拿大,甚至还专门在蒙特利尔住了整整一年,就等着中国大汗的使者来接他进京拿金子呢,结果等到铜、黄铁和云母挖出来带回法兰西都没等到,而且丢了脸的父亲再也没回来。
跟修士一起生活、长大的亨利小时候就盼着中国大汗的使者来呢,大汗使者来了他父亲就能回来了。
可他打听了周遭所有部落,都没人听说过中国。
这会儿说什么预言什么东西的,亨利根本不信,但为此灰心丧气是真的,他倒觉得这可能是在蒙特利尔居住的商人们嘴里常说的西班牙人打过来了。
这场仗将会很难收场。
但渥太华人聚起的援军又在数日之后慰藉了他躁动的心。
不过这援军有点多,部落传来的口信说,五千七百名渥太华人正朝蒙特利尔前进。
听到这个消息时亨利的心又怦怦跳了起来——还好这是我朋友,都不知道他们一个部落能聚起比肩大联盟的援军。
渥太华人确实来了,男人来了、女人来了、老人来了、小孩儿也来了,就连村里的狗都来了。
他们过来根本不是帮忙的,恰恰相反,是寻求帮助的。
渥太华人前脚听说休伦联盟的大军被呼兰部打得灰飞烟灭,还听说了那句恐怖的口信,后脚部落最南方河畔六个村庄的幸存者就逃了过来,重复着相同的话。
人们说:“部落的人都死了,呼兰来了。”
一样的话在三天内听了六次,就连过程都是一样的,敌人来了,让村庄投降,村庄不但不投降还掏出弓箭射了报信的莫霍克人一身,并把信使吃了,然后更远处的骑手拍拍马屁股跑了,一天之后——大军压境。
渥太华人迁徙的决策过程非常科学,先提出问题:呼兰来了怎么办?再猜想假设:就不投降;然后指定计划与实验:抵挡他们、抵挡失败;收集实验数据:失败、失败、还是失败;然后分析论证,把现象归纳总结。
最终将现象升华为物理概念和规律:呼兰不能打,不想投降的话就快跑!
所以亨利先生就得到了数量庞大的援军入驻蒙特利尔,软弱、无助,还特能吃。
这些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儿的渥太华人在一礼拜的时间里吃掉蒙特利尔驻军一个半月的军粮。
简直……简直是灾难。
被围困在城砦中的亨利依靠着给与他最后信心的木墙愁得光掉头发,不过他教父倒是挺开心的,一礼拜每时每刻都在给人施以洗礼,跟上了发条似的,喋喋不休的告诉前来避难的人们,跟着我的信仰走吧,信了哪怕过几天死了也能上天堂!
蒙特利尔被围城的第四十天,一个穿着铁甲戴铁头盔的人乘坐独木舟驶近码头,对岸上的人用生涩的易洛魁语大声喊着让他们投降天朝,要不然城破之后鸡犬不留之类的话。
城里的亨利脸都绿了——得!中国大汗的使者来了,不过是来送他们上天堂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盖
来自蒙古草原留着斜刘海儿、长着小眼睛的铁蹄马腿部极为健硕,尽管它们皆未钉马掌,但双马一车拉着三百斤重的佛朗机炮穿梭河畔卵石滩如履平地,这正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这儿和它们的家乡一样,是乌力扬海、是杭盖。
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当然还有一片肃杀的军阵与飘扬的镶龙红日旗。
宣府马夫出身的旗军乐勒着头马的缰绳,口中呼喝着汉语与蒙语混在一起的驯马音符,指挥二十四匹健马在湍急的河流上游做出高傲的动作——甩着长长的马尾将屁股对向敌阵。
从两艘法国武装商船卸下来的十二门佛朗机炮便摆好了。
黑云龙并未骑马,他的中军营就立在上游南岸,着一身蓝色布面铁甲的辽东广宁卫战将抬手解开将脖颈护得严严实实的铁甲顿项,端起望远镜向下游三岔河口望了一眼,快速放下望远镜,嘬着牙花子道:“有点儿远。”
蓦地转过头,抬二指对麾下炮兵百户问道:“行不行?”
标准北洋军官装束的炮兵百户抱起拳来,铁臂缚相撞声音清脆,道:“回帅爷,七百步是远了,但我们高,用炮尺第四度能打至敌营左近,掩护下——”
他想说的是掩护下游易洛魁人渡河进攻,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黑云龙打断了。
“我知道这儿高,我是问法夷这炮,它们行不行?”
黑云龙扬手前指:“都是些老炮旧炮,别打放炸了膛伤及士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