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亩海田不重要,但那条海岸线很重要,至少常驻两个百户所。
建起水寨,水力锻锤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领到战船后没几日,清远卫派人传信过来,张永寿说因曾一本作乱,朝廷更改了原先在诏安梅岭开埠的想法,把漳州府的月港作为开埠之地,是陈沐老家,他们正准备择选水手,传信过来让陈沐出人出钱。
“出人出钱。”
出人是出水手,出钱是出船钱。
白元洁对出海的行商的事并不上心,上下都是张永寿在操持,送来的名单很是厉害。
明面上请出的是清远王姓大贾,实际上他才能分得一成,底下白氏出大船一艘、小船七条,人手九十多;张氏出船三条,人手六十多;再加上清城四个百户,就凑出大小十几条船,二百多人。
主要还是他们三个人,老白占了大头三成,给他俩一人两成,剩下两成才是四个百户分。
陈爷倒是有七八百两银子,但关键是没信得过的人手。
清远出人容易,白元洁手下蛮獠营家眷各个都是现成的水手,可陈沐这儿情况不一样,虽然也打算募疍人为军,但总不可能人刚来就派出去给他远洋去。
但不派人只出银子又不行,让他很是头疼。
“沐哥,不行让邵勇去,他做过船头儿,回老家购置几艘快船,找些过去的人手,再从族中小辈里找些人,带几个家兵护船,凑百十人不难。”
“族里能出那么多人?这条路很危险。”
“不光族里。”邵廷达笑了笑,道:“老家出过海的人很多,人不难找。”
他的家兵倒是能挑五个出去,这年月海上乱得很,弄几个小倭寇跟着出去倒也问题不大,反正他们人多出问题也翻不了天。
倒是他们送来的出海预定路线,让陈沐觉得老白身边也有通倭的能人——从月港装粮食、瓷器到濠镜,在他这把违禁的硝土装船,东行鸡笼山用粮食、硝土换银子和明朝禁止百姓贩出的丝绸等倭寇抢掠所得赃物,贩至苏禄。
鸡笼山是台湾,苏禄是吕宋菲律宾。
果然,一帮杀人不眨眼的丘八牵头弄出的商路,还能指望有多保险呢?
鸡笼山现在是东亚的最大的海盗岛,但凡能叫出名的大海盗头子都在那蜷着,苏禄也不是什么好地方,那边现在明人上万,都是海禁时跑过去的海商,实际上在明朝他们也都是倭寇的身份,所以才不敢回来。
但这条航路同样有巨大的利润,航线不长半年不到,但半年之后能不能回来是另一回事。
回来的话,一趟够他们吃三五年,回不来也就回不来了。
明朝的海防不是太大问题,至少他们比别人需要提防的就少一些,但即便排除掉明军海防,这条商路同样要命。
葡萄牙人、倭寇、明朝海盗、海上风暴,碰上哪个都要命。
“试试吧,本来就是件有风险的事,都是亡命之徒,看看谁怕谁!”
陈沐这句话,定下数十人将用自己的性命担上这样的风险。
陈沐对邵廷达道:“回月港还不着急,你先替我回趟清远,送三百两银子过去,是咱的买船钱。去清远前拐一趟广城,把鼓腹楼的颜掌柜请来。”
上次邵廷达在月港给他买了一大堆宅子,还有城外四十多亩地。
过去一亩下田五六两,上田能卖到十两,赶上曾一本烧澄海县城,临近海边的地价都落了三四成,邵廷达只用了一百八十两就买到手里。
如今月港开埠的消息一出,城外地价应当回升,可能比过去还高。
陈沐打算趁着邵廷达带邵勇回去招募人手的机会,出手一部分地,回来在广城买粮食。
香山千户所缺粮了,陈沐许诺给新募的疍民每户三石粮,等他们一来粮食至少有千石缺口,光他手上的银子是不够的,还要再添三百两。
剩下的地他也没打算闲着,有几块地是打算送进月港县做军营军寨、市集区划,用来让邵廷达打点关系。
如果手里还能余下些钱,他想在月港开一家酒楼,很大的酒楼。
名字还没想好,但他希望将来人们提起这家酒楼时不叫它的名字,而叫闽粤会馆。
一个人在这个时代是做不成事情的,如果不是白元洁和张永寿,他现在可能根本没有能力组起商队出海,他需要更多同盟,不论政治盟友还是军事盟友亦或经济盟友。
闽粤海商是很好的选择,他们即有胆魄与闯劲,能活下来的又都有庞大财力。
能把这些人聚拢在身边,浪涛翻涌,他能改变时代潮水的方向!
第十章 走广
陈沐相召,颜清来的很快,邵廷达前往广城的下午就从广城赶来,出乎他的预料。
赶回千户衙门,就见颜清在门口等着,带了两个店里年轻伙计,伙计手里抱着几坛酒。
“颜掌柜来的这么快,怎么不傍晚来?”
陈沐撒了缰绳,拱手朗声笑道:“陈某请颜掌柜过来,却没想要耽误鼓腹楼生意的意思啊,快请进!”
颜清可没见过这么好打交道的官儿,尽管在鼓腹楼当时已经知道陈沐是个好性情的人,却也没想到今天不喝酒还能这么好说话,恭恭敬敬回礼应好,这才笑道:“初次来千户衙门拜访,小民也没什么好拿的,从酒铺提了几坛酒,还望您不要嫌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