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万字军立的寺庙还不一样,皇帝分得很清,那些寺庙是大明的,这些寺庙是他的。
大明在海外的庙里头有什么他这皇帝管不着,都由军府说了算,但他的庙是有严格规定的。
庙里可能除了住持,其他主要人物均不懂半点儿佛法,除了寺产比国内多、放贷比国内大这些显而易见的特点,还有就是庙里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鸟铳火箭地雷火炮样样齐备。
投资他们之初,每名住持身边都跟一两名锦衣卫、就近抽调传统卫军中武备最好的广东、广西、福建都司一名百户率旗军带着军械粮草一起走。
这帮人过去就是给别人改行政区划的。
可能在寺庙以这些核心旗军收拢佛徒后,他们一座庙比人家一座城的人都多,那庙自然就变成地方中心了。
皇帝已经用各种姿势,在清华园门口站一天了。
早起他就这么站着,站累了就坐在石阶上,屁股凉了就让人给他搬个椅子,这会儿坐得腿麻了,就再站起来,就连中午饭都是在门外边吃的……反正这私人园林离最近的官府大道都有几里地,也没人看见皇帝不成体统的行为。
那些住持是真的很能干,自从昨天看到他们交到北洋的京运财货表单,皇帝高兴得晚上在乾清宫都睡不踏实,一大早就顶着熊猫眼过来看着,脸上时不时露出傻笑。
业务能力最差的住持用四个月筹集到二百二十两金、三千七百两银;最好的两个庙都在孟密宣慰司宝井附近的不毛之地,分别给皇帝交上三万四千两与两万七千两的白银。
并不是孟密宣慰司富贵,而是他们的庙产有玉石,连孟密宣慰司的土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产玉石,结果被这些大和尚发现了。
而且这俩住持足够聪明,他们带着玉石上船,沿途广东、福建、浙江、南直统统停靠卖掉,最后给皇帝送来的就是白银。
别的不说,就连李太后那九座寺庙,都给她赚回三万余两银子。
万历爷一不小心给自己找到个岁入近九十万两的营生,能不高兴么。
何况,他这才百余间寺庙,就有这个收入,那天时和尚数百间乃至上千间寺院,又该是多少钱?
“朕这就找到船了。”
皇帝觉得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了,这些寺庙直接收上来的金银不说,单运回在国内卖掉的玉石、宝石等特产,这些东西寻常百姓未必会买多少,最后流入的都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手中。
因此他叉着腰极为骄傲,看着军兵将马车卸货,推着一辆辆板车运入清华园新兴建的内库中,谁还能想起张阁老屁股上的痔疮呀?
万历老爷以睥睨天下的神色对侍立一旁的徐光启道:“这就是船,靖海伯的回信朕还没看,就已经找到船了。”
“朕要把这些从豪商巨贾手中赚回的钱重新花到帝国最贫穷的百姓身上,他们需要的并不多,朕能给的也不多,但每人每年一两,就能使上百万贫苦百姓受益。”
皇帝转过头,抬手笑嘻嘻,整晚心心念念银子没睡好的肿眼泡鼓起的卧蚕都挤到一起,补上一句:“还有保定府的万历铸钢厂与山西的万历煤厂,它们现在还小,但将来也能帮到百万百姓。”
“陛下宽仁博爱,实乃天下之福。”
徐光启低头拱手作揖,皇帝说的道理是极好,但显然也未得章法,哪儿有皇帝直接给百姓送钱的,这恐怕不是什么好方法。
接着他就听到皇帝的碎碎念:“老师的痔疮来得好,全赖老师卧床休息,朝廷才能上下一致地通过皇室在山西将宗室煤山设立万历煤厂的朝议,老师是功不可没啊。”
“现在事都办完,北洋的医师陈实功来得正是时候,等他把东西送来,就叫他去给老师瞧病。”
对皇帝来说,这是好事都凑到一块了,戚继光开春后又在塞外打了胜仗两场,内阁首辅张居正则被他不让治病气得坐卧难安不能理事,张四维倒是反对皇室专营煤矿,结果被皇帝骂了一顿也没阁老给他帮腔,朝臣也被这一出吓得战战兢兢根本没人敢再唱对台戏。
他把他该办的、想办的都办妥了,全能全知的万历皇帝觉得,张阁老的痔疮可以治好了。
就在这时,被学徒簇拥的陈实功姗姗来迟,满脸都是路上乘坐大青龙蒸汽机车的兴奋,万历也没跟他客套,直接张手要来了陈沐的回信,迫不及待地边朝园子里走便已经展开读了起来。
“帝国未来的一切,是教育?”
第四百五十九章 劳苦功高
清华园前湖上,蒸汽船的烟囱分外安静、本该招展的鹤翼帆也叠在甲板上,整条大船停靠在平静湖中。
这已经不是过去那条前湖上最早的蒸汽帆船了,也不是第二条,第二条蒸汽帆船同样由蒸汽机局主事周思敬设计,速度比先前快上一成且船形还更美观,因为直上直下的烟囱被他从甲板下斜伸过艉楼后部,基本藏在船体里。
刚开始确实舒服,不过在皇帝意识到没在广州讲武堂战船科读过书,也不曾乘船出海后漫漫回过味道来,装上功率更好的蒸汽机船是快了些,烟囱藏进船体里向后冒烟也确实好看了些。
但这有什么用呢?
蒸汽船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它快,而是要它既快、又能载货多,而且主要在海上航行,废气烟囱通道在甲板下曲里拐弯,把装货的地方占了不说,周围热得也不能住人,一条四百料大船只能载二十个人与让蒸机航行两日水煤,那这东西就算能飞起来,又有什么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