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没有哪个骑兵不喜欢高大一些的欧洲马,换个时候,他们都愿意拿俩月兵饷换上一匹安达卢西亚马,要是在亚洲那个环境,他们则会在战场上抢一匹就带回去一匹,但这儿不行。
抢了马留不住,他们人少,能带走的马有限,这些马又不易照料,所以只带着一小部分缴获战马携带战利。
应明不是没想过围城敌军会派出部队来围剿他,事实上这就是他的期待,他出城的本意就是拦截西面援军的同时,调围城大部队分兵。
但他从未想过这个信儿会是村庄百姓来报的。
看着眼前头戴破旧小帽,身上穿着不知是父亲还是兄长的麻布衫,看上去明显不合身的小孩一脚深一脚浅地趟过林间营地为自己带来敌军即将抵达村庄的消息,应明在心里琢磨了很久,还是没问出喉咙里那句为何。
他有自知之明,从未对村里的百姓承诺过什么,也从未要求他们保护自己储存在村子里的粮食,在他看来除了帮他磨面换取报酬之外,这一切只是各凭本事。
他要是能保护粮食、攻灭敌军,那些粮食谁也夺不走,百姓没胆量吞他的东西;他要是没本事,也不指望百姓能守口如瓶,假如村庄百姓觉得给敌军上交自己的粮食对他们好,那他们就上交,反正他会再抢回来。
小孩怯生生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林间营地休息的北洋骑兵,回答着应明亲兵的问题,那是个健壮、剑法娴熟、会说汉语与英语的艾兰武士,在他的族群中身材相对高大有着能赶上大明人的个头,如今浑身都罩在质地上乘的板甲里,拄着双手大剑尽量用柔和的嗓音向报信小孩问询着一个个军情。
有些事小孩知道,有些事小孩不知道——其实爱尔兰人普遍不喜欢英格兰人,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是要干死英格兰人的,这种情绪自然也包括英格兰人的小孩,不过应明让他一定要对这个小孩语气好些。
“他母亲是帮我们做泡菜的妇人,说贵族的税官回来了,让村子准备二百人吃一顿的食物和酒,并准备这些人半个月的面包、水果和鱼,磨坊主把我们曾在那驻军、储藏粮食的消息告诉了税官,现在村里有十几个士兵,到晚上会有二百人,也可能更多。”
应明松开坐骑蹄子上绑着的绳子,缓缓点头,对亲兵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小约翰。”
指挥使皱着眉头,咀嚼着这个名字自言自语地念叨道:“雷头角汗?也行吧,我见过太多奇怪的名字了,至少这个比牛魔王好点,他们那个村子以后就叫雷头乡了。”
说着,他在身上找了找,最后从腰带蹀躞悬挂的包里摸出个玉石做的小佛手把件,递给小孩后问道:“小可汗你可会骑马?不会你就带上他吧,去传信各总旗,给手铳装弹药,检查剩余火药,回普利县之前看样子还要再打两仗。”
敌军派出的人肯定比二百多,但路况不好、村子也盛不下太多人,如果不是磨坊主把明军曾在村子待过消息告知敌军,此时最大的可能是所有敌军除贵族本部,其他诸小队会散布各地征用粮食,不过现在既然敌人已经知道明军把那个村子当作囤粮之所,很有可能会在村子设防、设伏。
应明很清楚,要不是雷头角汗的母亲让他来报信,他的斥候可能会一头撞进敌军包围,死在设立前哨的过程中。
“四总旗集结,骑兵在前、骑马步兵在后,各小旗间隔一里,依操典五里宽度向东交迭递进,遇小股敌军可歼灭即进、不可歼灭即退,待与后阵汇合、左右袍泽包围再行歼灭,如遇敌军大部则后退集结转移,不同他们列阵作战。”
“如遭遇敌军小队,铳手未放铳前谨慎行动,一旦其放铳即趁其装弹首先消灭——他们让雷头乡准备食物,应某再看着他们浪费粮食了,还水果和鱼?今天咱请他们吃大明标准铳丸。”
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
黄昏下的雷头乡气氛压抑,村中心水井旁的广场上聚集着许多村民,他们不敢说话,通往外面道路的两旁站满卫兵,几乎所有人都望向水井旁骑在马上的人。
骑在马上的是男爵,雷头乡只是他三十多块领地其中之一,在这个范围内最重要的财产不是这些村子里的非自由人,而是在更北方的大城堡庄园以及能够让他收税的徭役庄园、自营地与农庄地。
男爵通常只有在巡视时才会来到村庄,频率为一年三次或四次。
村庄的税官或者管家,要么就叫他村长,总之雷头乡的村长是世袭的管理者,一方面他作为自由民有自己的磨坊与农庄,另一方面也是领主与领民的中介人,当领主不在时,他被赋予领主管理土地的责任。
男爵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而非城堡的原因只有一个,村长是个见风使舵的机灵鬼,当应明和他武装到牙齿的北洋骑兵来到这,他立刻与应明合作,吩咐村民配合明军,磨面的磨面、筛面粉的筛面粉,总之对于明军要求的一切全部做好,不让他们大发雷霆而迁怒村庄。
而当应明离开的时候,他则挨家挨户地将明军留在这的东西登记起来,他的解释是为了村民好,省的从大明来的入侵者回来发现东西少了会杀人;人们猜测村长是想把这份记录交给领主,但他又并没有主动地向屯兵普利茅斯的领主汇报。
直到他们男爵大人的骑兵带着文书出现在村庄周围,告诉他们要为军队准备物资,村长又在这个时候把清单交给骑兵,转送男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