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战场都乱套了,这会已经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事。
除了直冲的中军的骑手有十余幸运儿跟着没参与战斗的大部队撤出,三百多人怎么说也得打一场再跑,最后围攻右翼的骑手有百余撤走,被蒙古骑手追出十几里地算是大败。
左翼开了畜栏的黄头乌孙人最后就活下来四十七个人,还各个带伤,不是被马踩断了胳膊腿、就是叫牛顶穿了心肝肺,反正是没个落好的。
严格来说这场战斗如果发生在戚继光改编部队之前,战报就得是千一百人对八百,杀敌四百二十、俘虏六十九,伤一人。
不过如今改编后,哪怕人家不领军饷也是在籍军人,伤亡就成了阵亡十二、伤八十七。
步兵受伤的就那一个,持着鸟铳发起反冲锋时被一匹无主战马后蹬腿蹬到胸口,幸亏穿着甲衣,不然少说要在床上躺个把月。
在这个节骨眼上躺着,很有可能他将来的儿子就在伊犁都指挥使司落籍……谁知道几个月后戚继光已经率领部队到哪儿去了,到时候世上还有没有哈萨克汗国都要另说。
这场仗让参战的明军步兵收获不小,铳刺冲锋这种战法对北洋旗军来说非常熟悉,过去也在东洋多处实战使用,但人们还从未以铳刺对惊慌的骑兵施行反冲锋,增添了难得的体验。
但收获最大的还是那支已经改变历史的黄头乌孙骑兵队,他们成功通过集体的努力,把一个立国百余年,军事、政治影响力皆发展至顶峰的汗国推向覆灭的深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谅
“朱钰的前军千户部被袭击了?”
戚继光在晶河畔发生战斗后的第三天傍晚才收到来自北方的消息。
他驻扎在伊犁河谷,照看百姓修伊犁都指挥使司的城关,一面兼顾南北两个方向的军情。
主要是南边,佟登及甘肃三边的兵将在攻取吐蕃后依然与叶尔羌汗国于战争状态中,最近的消息是他们正筹谋攻打铁门关,以扼守叶尔羌汗国出关的道路。
一举平定对他们来说很难,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为叶尔羌重镇,同吐蕃遥隔大漠,非但目下他们没有劳师远征的能力,今后很长时间依然缺少这种能力。
兵少不管用、兵多辎重补给不上,要想彻底平定,依照他们所能动用的兵力,至少要筹备骆驼八千峰,可前两天佟登还写信与戚继光商议,在伊犁河谷想办法给他凑骆驼一千峰,现在他们手上只有两千出头的骆驼,走不到一半就都累死了。
为今之计,只能就近攻取铁门关天险,陈兵屯防关口、吐蕃、哈密这天山南麓一线,方可使戚继光西征无忧。
至于永绝后患,只有三个可能,前两个都是至少三年以后才能去想的,其一是等朝廷腾出手,把铁路从甘肃修到吐蕃,这种事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到时候物资从吐蕃开始畜力运送,能禁得起大军消耗。
其二,至少以三年时间经营吐蕃哈密,广行屯田,可以试着发兵打一打,但到时候的生产能力大约也只能让部队行军至阿克苏一带控制水源,至少要等到第二年才有更多援军继续攻伐,若一切顺利,兴许七年能收得全功。
至于最后一个,消耗时间最短,那便是佟登攻取铁门关后就地设防牵制叶尔羌,戚继光继续西征,从更远的地方寻找能够南下或东进的道路,山路也好、旷野戈壁也罢,袭击其腹地,旋即两面夹击。
最后的方法难度较小,可谁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一条这样的路,何况也不知道戚继光继续西进在哈萨克汗国这会遇到什么挫折。
这不,眼下还没出去,部队就已经和哈萨克汗国打起来了。
斥候沿晶河东岸一路南下,经赛里木湖靠当地百姓引着进入天山北麓交错纵横的山路,这才把消息送到戚继光手上,戚继光看着战报满心都是难以置信。
这消息太诡异了。
戚继光最近一直忙着派人收集哈萨克汗国的消息,也派遣斥候、降兵向西进入对方的土地,了解他们的社会构造、军事组织、国土势力这些信息,不过派出去的专业人才还没回来。
从百姓那所收集到信息也是云里雾里。
但能确定的事有一个,这个新兴不过百年以白帐汗国继承者自居的汗国十分强大。
一百年前,他们从蒙兀儿斯坦,意思是蒙古人的地盘兴起,是个人口不过二十万的部落。
而其第二代君主打下了诺盖汗国,定都萨莱楚克,使汗国一跃成为挟众百万的大部落,此时又挟大胜塔什干巴拜汗的威风,一时间威风凛凛。
其疆域最西端直抵黑海,最东端既为晶河,横跨中间广袤土地。
其国内统治者为大汗,大汗之下分大、中、小三个玉兹,相当于省,由小汗统帅。
省以下为乌鲁兹,类似于府县行政区,长官称作毕官,毕官皆是平民中有才能的人管理。
府县之下为多个部落,各部落首领为速檀,皆为王室成员、黄金家族,每个速檀麾下都有掌管军务的伯克贵族。
部落之下有十五个左右的阿依玛克,相当于镇子,由地方推举出的头人首领官吏,同时各个镇子都有类似骑士的小封建主,称为巴特尔,是战争的中坚力量,勇猛的巴特尔会在战斗中单挑击败敌人武将。
再往下是村,不过村是帐为单位,一帐就是一户,由长老管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