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战车是一种长而窄的低底盘小四轮木车,轮子仅有拳头大,底盘很低有雪橇的形状,上面立着不协调的高木板,底座与车板以三角木板钉合支撑。
木板上在与月刃斧有相同高度的位置设有两处射击孔。
这种板车能在雪地、草原上依靠人力拉动,也能凭畜力驮运,只需要四十辆就能在野外形成一个三十米见方的简易城寨。
沙俄曾在隆庆六年的莫洛季战役中使用这样的战术迎战克里木汗国,还在车营外挖掘了插满倒刺的壕沟。
先以己方游牧骑兵迎战克里木骑兵,不敌即退回车营内,由躲在车营后的射击军、弓手向追击而来的汗国骑兵射击。
两万五千俄军在大型车营的掩护下应对克里木汗国军队,足足坚守了整整十天,双方你来我往交手数次,汗国筋疲力尽、俄国弹药耗尽,外围一支沙俄生力军加入战场,扭转局面。
最后克里木军只有两万逃回汗国,元气大伤。
莫洛季战役中伊凡四世使用的车营要比哥萨克们的车板做工精细的多,他们这是赶工之做,但在此时面对石堡子的‘汗国军队’也够用了。
纵然不敌,好歹能躲进车营坚守几日,实际上不用几日,如果他们出了危险,明天城里的哥萨克就能倾巢而出前来救援。
至少进行到这,剧本还在照着哥萨克们的想法往下走,甚至就连游曳在石堡子外的汗国招牌式轻骑兵发现他们却不敢上前,只能小步踱马射来几支软绵绵、的羽箭都跟想象中完全一样。
被发现后的哥萨克并不惊慌,他们离石堡子已经只剩三里远了,就地将车营留出一个门,留下一个总旗部守卫战车,余下百余哥萨克鱼贯而出,集结出密集阵形,扛着火枪与月刃斧在雪原上一脚深一脚浅地追击而去。
他们耐着性子没有放枪,只是用弓箭步射还击那些奔驰在雪原上的黑影,偶尔有箭支射中哪个倒霉蛋,也未必能穿透锁甲,只能留下个堪堪刺破皮肉的小伤口罢了。
不过接下来的情况让哥萨克两个百户有些茫然。
石堡子高地下面,把毡帐部落包裹在内的外缘,有几条长长的黑线,看上去像战壕。
他们看见月光下石堡子上一队队打着火把身着红色棉甲扛着火枪的步兵正依次步入战壕。
月光下他们的两翼人影绰绰,似乎已被环伺的骑兵缓缓封住。
勺子拽下脑袋上裹着毛皮帽的锥顶锁甲盔,抬手磨痧着光秃秃的脑袋,摇头道:“有点不对,这帮老子鸡儿里一根肉筋怎么会挖战壕了?”
第二百零二章 车阵
夜幕下的石堡子,火光迸射。
间隔百步远,哥萨克两个百户用月刃斧架起沉重的沙俄制火枪,向左右奔驰的黑影、向前方层叠的战壕喷射弹丸。
同时也用羽箭进行抛射。
短暂的沉寂后,战壕内的万岁军回报以更加密集的火光。
在天下太平铳第一次齐射声响起,最深重的恐惧已将勺子包围。
他们上一次遭受到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还是许多年前,沙皇派出军队围剿叶尔马克的哥萨克。
仅几场战斗,叶尔马克麾下数千哥萨克便死的死、逃的逃,最终只剩下五百四十人。
惨败的记忆深刻影响着叶尔马克麾下各级军官与哥萨克。
过去即使沿河乘船遭遇西伯利亚汗国阻击,损失百余人他们也没这么惊慌失措,因为那些损失本就在他们预料之中。
但这不一样。
敌人、战斗过程都与预料中不同,自从他们翻越乌拉尔山,从没遭遇过这样的打击。
因此再遇到密集火力齐射,阵形最先刚刚发射过的十几名火枪手被射翻再地,他们的士气便接近崩溃。
明军第一轮齐射还没打完,就已听见两翼蒙古轻兵发出的高喊,他们在说敌人后退了。
这令脚踩地雷的万岁军百户分外失望。
他们修筑的是一种名为‘万历壕’的双层战壕,外缘短且分为几段,内边长且在战壕内布置数段土梯,这种战壕是万历皇帝在清华园里指挥御林军攻防创造出的,不同寻常的‘陈沐壕’。
陈沐的战壕是用来防御阻击,万历更在意威风,他认为士兵不该待在战壕里,即使钻进战壕,也要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所以万历壕的外缘战壕是为敌人修的。
挖好战壕就在下面铺凹型木板,铺完倒火药、倒完盖上一层木板,视情况准备散子筒、碎石,引线由内缘战壕控制,每段战壕都是一段大地雷。
进入外缘战壕的士兵使命就是佯攻,阻敌一阵就撤至内缘战壕,等敌军精兵强卒进入战壕跟他们打攻防,就引爆地雷把战壕炸了,再反冲锋过去。
万历在清华园不用士兵的推演演武中非常好用,吓得熟悉这一战法的潞王根本不敢占皇帝的战壕。
炸两会就有记性了,看见战壕躲得远远的。
万岁军并不知道叶尔马克这支哥萨克先前被沙俄正规军击败过心有余悸,根本没想到在草原上威名显赫的哥萨克连两个总旗第一轮齐射都撑不住就开始溃退,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百户还专门派旗军穿越战壕直抵石堡子向指挥官朱钰问询是否追击。
早想着与哥萨克大战一场的朱钰对此同样束手无策:倭寇是绝对不会因火枪打放几下就溃逃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