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从努尔干故地养两只雪橇犬,要大的那种不要小的,小的光知道疯跑,有点傻。
再了就是在努尔干故地掏个狼窝,从小养个狼,虽然凶了点,但也非常好,从小养大的狼会觉得主人是有两条腿的老狼,一根绳上的蚂蚱,一个蹬腿俩一块完蛋。
麻贵有个部下就养了头狼,后来那人冻死,狼的心情在接下来几个月都不好,不吃肉、尾巴上毛都掉光了。
不推荐养鸟、雕什么的,没啥用,打猎帮不上太大的忙,还容易暴露部队行踪。
虽然麻家港有个在籍熊兵,但同样也不推荐养熊,尽管他聪明,会戴头盔、行军列队、作揖下跪,但喝大了酒就不行了,耍起酒疯来别说顶头长官百户,将军都制不住。
一岁以后就不让别人进他的营房,一进就急眼。
总的来说就是心态上有很大问题,始终不能承担作为一名旗军的使命,并不觉得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大明麻家港旗军,反而认为其他所有光荣的大明麻家港旗军都是一种会给他喂食的安全两脚兽。
书里除了这些有点逗的东西,也有许多对戚继光有用的知识,比方说冬季如何防寒,盖房子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都被戚继光抄录总结,而后以更适合这片土地的方式定为标准,下发全军。
自西征之始,摆在戚继光面前的问题就一直不是敌人,始终是自己的后勤,他这支数量庞大到根本数不清的部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供养得起。
他们已经走出蛮荒,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但这里没有任何一座小城能养得起一万军队,就算再往西,戚继光也不抱期待了。
明军必须就地解决一多半粮食问题,让部队吃饱,以较好的精神面貌来应对接下来的进攻。
反正时间在我,就连奥斯曼都在为他运粮,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有足够的粮食,然后像开闸的洪水般涌入莫斯科和乌克兰草原。
何况,说不准什么时候世界另一边的明军就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西征军的统帅并不着急,甚至还想养头棕熊。
第三百三十六章 狮子
西伯利亚的白毛风卷起针叶林的晨霜,吹遍伏尔加河高高的右岸,叩响下诺夫哥罗德的城门。
来自东方的难民与奴隶衣不蔽体,饥肠辘辘的人们顾不上用惊恐的眼睛仔细观察这座石积木垒的城堡,便已跟着别利斯基大公的罗刹残兵败将涌入城关。
西征军百户金狮子全身上下抖得像个筛子,沿途抢来的衣裳在他身上裹了里三层外三层,即便如此还是把他冻得难以自持,攥紧的拳头五个指头肿得像五根萝卜。
站在木墙下,他短暂地顿住脚步,望向身侧的城门洞,底层人高的石基看上去有年头了,但究竟是多少年他也无法分辨。
上面的木柱有新有旧,外层有小臂长短的石块堆砌表面并不平整,看上去是近二十年新修的,但如果整个城堡外层都有这么厚,那这座城堡很难从外部攻破。
“阿拉坦·阿尔斯楞,愣着做什么,快走,队长说我们留在这座城,城里只有教堂才让我们乞讨。”
在这里,金狮子又可以被叫回本名了,还真别说,听不见天朝军士拖着长音叫他金狮子,还真有点不习惯。
他的同伴是十几个像他一样的鞑靼人,但除了两个他过去的部下,其他都是楚瓦什人和马里人。
听见同伴的呼唤,同时金狮子还被身后的人有气无力地推了一把,赶忙挪着被冻伤的脚朝未知的城内走去。
他这幅装扮并非伪装,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明征西军从西伯利亚收纳的部落酋长、在籍百户,如今沦落为一介难民乞丐。
总的来说,这个故事的开始,本应该是个深入敌境的故事,只不过偏差在于金狮子率部深入的有点不是时候。
在先前的战役中,征西中军部于卡马河畔迎战别利斯基大公所率罗刹国主力,车臣汗在左翼沿卡马河而下,要在战略上形成大包抄。
当然这只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车臣汗给麾下各部酋长放了个假,指明方向告诉他们顺着河走就是人类社会,放开了烧杀抢掠。
尽管人人都顶着大明在籍军官的名头,但说到底,部落酋长的本质短时间无法改变。
至少在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之前不会改变。
大明人期盼的升官发财,对他们没什么意义,你长城以南的富庶,跟西伯利亚有什么关系?难道这次征战结束,还真打算把他们这些部落酋长送到长城以南享福不成?
这些蒙古首领都不信。
而对大明金国出身的车臣汗来说,西伯利亚的辽阔土地,他也看不上……只要收兵回家,别管大明修铁路那北方再乱,到底金国有矿。
车臣汗跟着打仗别无所求,就是只要能让他回家就行,但部下需要激励,激励的方法说别的都没有用,就是烧杀抢掠。
又不能让戚继光看见,戚继光知道就得治罪,可不让部众去抢夺,戚继光开出的赏格对蒙古兵来说也不现实。
银子谁都稀罕,可有命花么?就算有命花,能去宣府买口铁锅吗?
买不了,不是朝廷不卖,而是他们都很清楚,这辈子很难再回东方了。
大军一散开,原本他们的编制就很松散,旧的部落兵组织几乎被拆散、新的卫所军编制又不习惯,何况就连将军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少兵,这些千户百户更不知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