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不光志短,人穷了养猪都养不肥。
各百户所是肯定要留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香山千户所的旗官除了俸禄不需要再耗费囤粮,因为他们有赏银,巨额的赏银。
刨去买船,一千五百匹绸缎由李旦换来七千多两银子,这已远超朝廷原本所记功勋赏银。
广东连年用兵,钱财越积越少,连濠镜商税都成了广东都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对倭寇购赏,也越来越少。这次他们整个香山才得到两千七百两的赏格,可为换来这两千七百两,他们交出了广海六百多颗真倭首级、曾一本部两千多颗海盗首级,最后均下来才不过一颗一两。
陈沐没给旗军多发,他只给了副千户百两、百户五十两的奖赏,旗军则依照战功,功勋高的分三五两、功勋低的分一二两,阵亡的赏格也是一样,总共发下去三千多两,比朝廷给的购赏只多出他给卫官的银两。
算下来,他有了三千多两的私财、千户所则多了两千五百两库银。
这些钱早晚要用,不过要用在正途上,陈沐想在香山建个纺织工厂,用有限的织机四个时辰集中工作来最大效率增加产量,把这事交给各个百户,让他们去同旗军商议后确实可行。
旗军并不反对这种形式,安全上也可由旗军护送,又能让各户旗军多一份收入,唯独给不给总督上手本,让陈沐心里犯难。
“千户,这事让上面知道,准许了肯定有人从中取利;不准许更是不能干。”邓子龙、石岐这几个信得过的手下来给陈沐出主意,石岐道:“可要说直接弄,到时候让人知道了却也麻烦。”
“还是上本吧,千户。”邓子龙想了想说道:“不单香山,今后千户若升任指挥,到时整个卫都要这么做,即使现在别人不知道,将来也是都要知道的。”
陈沐想想确实是这个到底,这事它藏不住,干脆先上一封手本给肇庆张翰,等张翰同意再发给都司指挥。
张翰会臭骂自己一顿是意料之中,为了避免臭骂,陈沐在最先站在道德制高点,依照作八股的文风做《贫穷军余当织锦》一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军户贫穷’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当织锦’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
提军户贫穷,就要提天下安危,字句上纲上线,但真别说……这么写文,只要不按照科举时必须从古书中取圣人立言去写,写的还挺舒服,读起来满满都是雄文之感。
结果出乎意料,张翰根本没就理他提的事,甚至织锦不织锦的,张翰会在乎这种事?
张老爷子给他送回来一份八股修改意见,把陈沐看懵了。
张翰的意思时,这种作文水准,是不足以送报朝廷或考科举的。
别管怎么着,等陈沐再把修改后的手本送去广东都司,则得到了很大的夸赞——依然没人理会他提及要在香山做织丝厂,都指挥使司的佥事回信夸他文武双全,说广东都指挥使司也终于出了个作文能比肩陈璘的武官。
希望他再接再厉,早日超过俞大猷。
这帮大爷都压根没人在乎最根本的事。
总之,香山所下辖织造厂算好好开业了,雇八百名织工,四百张织机两日轮休,另选香山二十名织技高超的老妇人教导织造,形成规范管理的织造厂。
忙完了操练与民事,陈沐这才算真正清闲下来,伤还未养好,不过他已经准备好开始接下来的工作了。
陈沐要著书立说,从《铳炮打放操典》开始。
编一本属于他麾下旗军操练铳炮的要诀,写完这本书再继续写发给麾下旗官的《旗军操练手册》。
等他伤养好,还有广东武举乡试等待着他。
第九十四章 牦牛
三姓船队重新起航,载着陶瓷、丝织品从濠镜行往吕宋。
如果一切顺利,等他们回来时,将会带来价值万两的货物。
这支受控于陈沐、白元洁、张永寿的船队也同样得到了濠镜船旗,陈沐甚至打算找个机会,弄到葡萄牙人的马六甲航道特许,只是这个愿望并没有那么强烈。
他更希望能像濠镜一样,在马六甲抽盘商税。
只是现在想那些还太早,他手里只有几条船还只是小事,如果他想,随时能拉出近万人,关键还是他并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
广东守备陈璘、新会千户黄德祥、顺德千户邵廷达、清城千户白元洁。
就他这些朋友们,个个手握权柄,谁手下还没几百军队了,除了呼良朋那个倒霉蛋大家都有兵,只是没那个权力开战。
唯独一个自由自在的林凤,又算不上朋友。
说林凤,林凤就来了。
七月下旬,濠镜热闹非凡,从马六甲或长崎赶来的夷商还未离开,随着朱襄主持的税务收入越积越多,陈沐的笑容显著提升着,濠镜交易额已超四十万两,抽盘高达六万两,六万两中,有一万两千两属于关防。
贸易额如此巨大,有很多是陈沐的功劳,他上手本直达张翰,希望让广州近畿水师巡行濠镜周遭各岛,见到夷人船舰直接扣船扣人,视为走私。
独自的商人无法与水师对抗,何况夷人在濠镜的首领也站在陈沐这边,巡行海外的一样有佩雷拉的船只。
当税务当中有他们一份,十名引商都不愿有人逃避濠镜关防,这使得过去二十年里躲到岛上私人交易的夷商算盘落空,没人能逃离濠镜海关的盘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