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嘛,找个靠山威胁恐吓一下曾经的强敌,也就行了。
只是让汉阳诸姬有点心情糟糕的是,楚国这条狼是打趴下了,可来的汉国,那是妥妥的一头猛虎,一巴掌下来,楚国想要翻本的机会,几乎就是没有。
驱虎吞狼不是不行,但老虎来了不走,这就坐蜡了。
伴随着楚国大隧关守将斗尊的投降,那么随唐二国连暗中拉拢楚国军头,资助楚国强力人物的希望,都彻底破灭。
斗尊的投降,是彻底的投降,三关的一应权柄,都转交给了汉军。
这就对汉子国来说,有了一个极大的利好,随时可以吞并汉阳诸姬。
早晚的事情,而且不用遮掩,哪怕面对随国,都是如此。
无非就是多一道手续,扶持一个听话的随侯之子上台,然后借用随国公主的名义,就可以搞事。
实在不行,还能直接放斗尊出去,让斗尊把随国、唐国灭了,之后汉子国再来接收,全程还是无瑕疵,还能赚口碑。
至于说随唐二国跑去国际上,宣传什么李解跟斗尊早有默契,那也得有人信啊。
此时斗尊就算全面投降,可并没有公开,哪怕三关将士迁徙到了罗汭,也可以用楚汉已经和谈来解释。
现如今李解更是楚王熊生的“伯父”,那楚汉亲善,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商无忌作为汉子国国君李解的左膀右臂,奉主君之命,招待一下友邦之臣,很正常嘛。
所以当商无忌的密信到了李解手中,让李解小小地惊讶了一把之后,李总裁就很清楚,汉子国这家公司,是真的要从乡镇企业,变成国际巨头了。
而且按照情报汇总来判断,加上子车氏的禀报,李总裁大胆揣测,把楚国摁下去之后,他之后要面对的,就是秦晋交战之后的赢家。
大概率,是晋国。
秦国想要打赢晋国,真的只能靠爆种,当然也不排除晋国自己出问题,让秦国打一个漂亮的反击。
而且即便秦国抓住了机会,也多半只能是惨胜。
已经称王的晋国,本就有着极为庞大的体量,现在为了“王号”的正确性、强大性,就不得不让战争机器疯狂地运转起来。
“你来得时候,商无忌是不是做了什么,才让斗尊老儿,乖乖地交出了大隧关、冥阨关?”
“禀首李,商君只是照例送了一些礼物给楚国斗尊。”
“礼物?”
“是。”
听到这个,李解略微分析了一下,“看来这应该是个重要原因了。”
没好处,谁愿意老老实实地投降啊。
只有好处给得到位,这投降投得才爽快干脆。
就跟“沧浪君”鄂沧一样,李解很爽快地就给他升职加薪,那么原本在楚国内部不得志的老倒霉蛋,自然愿意给李解效命办事。
且先不说效率高低问题,只说心甘情愿的态度,肯定是不差的。
鄂氏之后,好歹也是正经贵族,给谁卖命不是卖命?
“斗氏的人安排在罗汭,房舍数量够吗?”
“都是仿造‘大榭’的房型,商君在息城囤积大量毛竹,楚人的临时住房,还是够的。”
“内外墙除了竹排,还有什么?”
“蒲草和竹编,开了天窗,有全家迁徙的,便在临时房舍中,开了火坑,架设煤炉。”
“嗯。”
李解满意地点了点头,“商无忌思虑倒是周到。”
通传鳄人想了想,又道:“楚人迁往罗汭,商君还请了随唐诸国的人前去做了见证,随国上大夫曾善,是亲自来的。”
“噢?”
李解一愣,“随国前往罗汭,走的是淮南还是山南?”
之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当初随国借粮,是拼了老命,靠人把粮食背过大别山的。这条绕过楚国三关的路,并不好走,先要借道赖国的漂水,然后穿过大别山,再找到一条名叫油水的淮水支流,才能顺流直下,进入淮水。
接下来的水路,才会显得轻松。
当初随国能够借粮,除了随国下定决心之外,更因为蔡国落在李解手中,李解有那个人力资源来调配接应。
但总体算下来,借粮的主要损耗,都在路上民夫们的自我消耗。
拿下冥阨关、大隧关的意义,就在于随国东出大别山,就不必这样绕七绕八,往东虽然还是丘陵地带,但哪怕组织民夫,也只需要走百几十里山路,就能进入楚国的衡山三关。
以往淮、汉交流,非常的不便利,交通要道,不是被吴国搞成一团废墟,就是被楚国把持在手中,于汉阳诸姬而言,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其情况,多少有点像秦国想要东出函谷的意思。
但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也就只能窝在老家憋闷。
现如今的情况,那是大大的不同,至少汉子国对于关隘的管控,不可能跟楚国一样乱来。
“禀首李,走的是山南。”通传鳄人回答之后,又道,“随国上大夫曾善,还组织了马队。”
“嗯。”
李解点了点头,随国组织马队,那也是因为淮中城的扶持。
运输粮食的主力,山区就是要靠这种挽马,耐受性强,对优质粮食消耗不高,不过目前能够玩得转的国家,只有汉子国。
这年头的列国贵族,并非不知道长距离运动,会对马蹄有极大的磨损,只是他们没有钉马掌的技术,也不敢像李解那样败家,直接把大量的金属消耗在马蹄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