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女愣了一下,总觉得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想了想,还是先点头答应下来,回到皇氏家中,再去告知祖父,看祖父怎么决定。
回到家中之后,将事情跟老皇善这么一说,皇夫子顿时哈哈一笑:“公主不可谓不聪敏好学,也罢,你就去蒙武家中一趟,见一见蒙武之女吧。”
“嗨!”
一旁皇途起身问道:“夫子,公主此举之意是?”
“信不过我皇氏而已。”
拂须微笑的老皇善见众人不解,便道,“当年傅城还是逼阳国时,先主攻打逼阳国,主将便是蒙武。其实当时汉子对蒙武,还有一言,只是流传不广。”
“是何言语,竟是令夫子也不曾忘记?”
“当时战阵之中,汉子曾对蒙武言‘蒙将军留步,李某告辞’。”
“……”
“……”
都不用想那个场面是啥,只听这句话,皇途和皇策都觉得这也太欠打了吧。
当时蒙武的肺,怕不是已经气炸了?
然而根据战后结果来反推,当时的情况,恐怕蒙武气归气,但更多的还是怕。
战后可是陈国的部队直接完蛋,整个右军就是一群羊,被赶成了一团。
后来第二次逼阳战争,蒙武压根就没上场,结果第二次逼阳战争,谁打谁丢人啊。
也是第二次逼阳之战后,不少宋国人才原谅了蒙武,不是我军不给力,奈何敌军太能打啊。
“公主此举,是想拉拢蒙氏?”
“想必是以为蒙氏要熟稔汉子些许,若有蒙氏女在侧,总比一应奴婢,皆是皇氏女要好得多。”
“唔……”
“夫子,要不要回绝公主要求?”
“噢?”
老皇善笑了笑,不置可否地看着提问之人,“敢问公主若是极为受宠,到时公主欲除新君不假,倘若亦要置我皇氏于死地,诸君当如何应对?”
“这……”
“……”
“……”
这么一想,就很有画面感了。
谁不知道李解就是个“色中饿鬼”?
谁不知道李解又非常“重信重诺”?
那么问题来了,“色中饿鬼”要是玩嗨了,突然就口嗨答应了某个人间绝色的要求,事后又不想违背原则,就决定贯彻一下,这事儿……是不是就变得微妙起来?
想着想着,几个宋氏子弟顿时宛若吃了苍蝇一样,心中暗忖,你说你堂堂一国之君,为什么就要盯着人间绝色呢?普通美色不行吗?
这个问题,皇途和皇策都旁敲侧击过,比如说那个在薛城挨了打的近卫沙北,他表示可能你们皇氏的人很懂美色,但是你们不懂数学。
从薛城返回宋国的路上,皇途和皇策兄弟二人,至今也没想明白,这好人间绝色一事,它怎么就跟数学有关了?
第743章 不想打仗的李董
送行南子的队伍,既有排场又比较低调。
说有排场,那是因为新君戴举都亲自到了,说又低调,那是因为新君戴举还有宋国的诸多新贵们,穿的都是常服。
南子坐的马车也是有些浮夸,专门从江阴会馆采购的,价钱不菲,这笔钱,宋国是掏了的。
甭管结果如何,至少现在,宋国和汉国之间,会有一段时间的和平期。
当然中间肯定会有各种手段、花招,不过正常来说,会控制在一个第三方的合理范围内。
泗水之畔,当年“刻舟求剑”之处,泗水君的神庙多了香火。
这年头的香火,还不是李董印象中的香火,而是“黍”成熟之后的气味。
将“黍”祭在庙或者堂中,祖先便能感受到后代的昌盛。
粮食的香气始终不绝,说明子孙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只是随着汉子国的扩张,将一些天然带着点特殊香气的木头,用水磨研磨之后,再重新制作,就成了李解印象中的那种香。
一根根,一盘盘,一坨坨,各种各样的香,各种各样的气味。
神庙用量最多,其中还有用花椒木和香樟木混合的香,淮水女神庙每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都要烧掉上万斤。
整个巴蜀地区的商帮贸易,也由此兴旺发达起来。
和李董当年读书时候的记忆不同,巴国也好,蜀国也罢,甚至还有滇国,跟秦国、楚国的社会交流都相当频繁,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受限于成本和收益,很多贵族没有那个动力去交易。
在这个人口丰沛的时代中,秦国被晋国挡住了去路之后,大胆地开拓了西进道路,效仿当年穆天子的西征之举,这才让秦国能够面对晋国,有财力继续死撑。
事物的变化,往往一个小小的变量,就会产生惊人的不同结果。
“这他娘的不是说今天到吗?老子都等了老半天了,人呢?”
泗水神庙旁边的凉亭里,李董看皇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一脸无奈的皇策也是委屈,这国内的事情,又不能跟汉国一样,无所谓虚头巴脑的排场。
要说排场,如今汉子国也是讲的,但也只是看需要。
诸如一个白沙勇夫的队长下乡训练民兵,还要摆出大夫仪仗,又或者是搞出乡士派头,只会挨打。
像李解现在出行的仪仗排场,也是鳄人的再三劝说,没办法,想要行刺李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