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萧国遗族搞错一个问题,只要宋国和楚国敢应口,汉子国就能以“干涉内政”的名义反喷,然后上去一通老拳,打得其中一家半身不遂。
送上门的借口,凭啥不用?
好在楚人不傻而宋人又太忙,所以这事儿吧,耽搁了。
萧国遗族一看这行市也不咋样,索性就嚎个两嗓子,能骗着几个曾经的同胞投钱是几个。
复国也是一门生意,国际上大量的国家,都是灭了兴、兴了灭,如此反复几回十几回的不知道有多少。
这过程中,自然是有着大量的大国博弈还有小国挣扎,反正割让土地也好,抽税补贴也罢,还是说搞个缓冲区,总之被摩擦的,从来不是什么大国,也不是什么贵族。
复国成功是一门生意,复国失败……其实也是一门生意。
行业不景气、经济危机、隔壁老王串错门、楼上的猫生了只狗……这些都是坑投资人钱的借口。
这一回,萧国遗族在夏邑,只是在江阴会馆随口那么一说,就被宋国新君戴举给盯上了。
“萧国覆灭,实乃国君失德,故失其国也。”
当时萧氏老乡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就是抱怨一下自己的故国为什么灭亡,也没想太多。
但问题就在于,茅初九这个王八蛋,顺着萧氏老乡的话,就接了这么一句。
“萧君言之有理啊。”
茅初九当时笑呵呵地冲宾客们道,“我主‘刻舟求剑,有如神助’之时,曾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若萧国之君视诸君为手足,又岂能遭宋、楚之害?君臣相宜,国自固也。”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不少宾客被茅初九这句话给勾起了兴趣,于是有人询问:“此间故事,还请茅君教我!”
茅初九呵呵一笑,便道:“彼时君上大宴心腹,厚赏金帛,我等叩谢之时,君上叹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事儿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儿,李董也的确这样强行装逼过,但时间地点都不对。
李董装这个逼的时候,是在郑国,环境背景是“唯才是举”,当天晚上还空手打死了一个刺客,事后骗了不少人南下去学习《李子兵法》《威王遗书》。
但换了个时空方位,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茅初九吹牛逼说李董放这句黑屁的时间地点,是“刻舟求剑”之时,也就是第二次逼阳之战。
那一切就很微妙了,汉子李解为什么这么牛逼?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啊。
你看小弟们多卖力!
此时,再配合萧国遗族说的那句“国君失德,故失其国”,简直就是双杀,在“欲壑难填”这个风潮之下,根本就是一棍戳到戴举的肺管子里头,憋得戴举整个人都快疯了!
治不了洋人……不是,治不了国际友人,寡人还治不了你?!
走你!
于是乎,现如今已经是宋人的萧国遗族,就被抓了起来治罪。
理由嘛,“毁谤君上”,怎么“毁谤”的?
戴举还没想好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借口呢,国内的老阴阳人又开始带节奏了。
说着萧氏怎么“毁谤君上”来着的?
他们“毁谤君上”的方式,就是把君上干过的事情,又平铺直叙地说了一遍啊。
第755章 香爆了!
萧氏因为吐槽自己的故国,被宋国新君戴举给干了。
理由嘛,原本大家寻思着,怎么地也是个阴阳怪气对不对?
可惜宋国律令拙朴古老,还真寻不着干萧氏的理由,抓是抓了,但这是“君命”,而非“律令”,所以这一通鬼扯,还真是搞得不少人很伤。
反正新君的心腹爪牙们,觉得这挺难搞的。
然后有一天,司城皇善跟人闲聊的时候,突然神在在地喝着茶说道:“老朽尝闻古之奸佞,不可寻其迹;古之贤君,不必问其心。圣君在世,一问苍天,二问鬼神,何须多言?”
这番话让不少戴举的小老弟儿们一听,顿时觉得老前辈讲话有道理。
咱们老大做事,还需要跟瘪三们逼逼?
咱们老大难道不是圣君吗?
咱们老大弄个萧氏后裔,还需要扯七扯八的跟人嚼舌根?
然后在商丘宫的戴举一听,顿时也觉得今时不同往日。
当年十八,站着如喽啰……
现如今,他戴举一生行事,何须跟人多言?
没几天,萧氏的人竟然有被处死的。
贵族被杀是个大事,除非都是跟当年的戴季子一样,坑爹坑全家,那真是死不足惜死有余辜。
但萧氏上上下下,是真的冤枉。
他们就是在江阴会馆跟茅初九茅大使聊了两句,罪不至死啊。
然后有人打抱不平,跑去商丘宫,提醒新任老板戴举,说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干,就算杀人,你得把理由说出来,再扯淡的理由,也得拿出来,不然不能服众。
毕竟,这样莫名其妙杀人,不管什么样的贵族,管你祖籍国外还是国内的,管你戴举亲信还是外放的,早晚都得提心吊胆啊。
过去杀宋氏,我们没有说话,因为宋氏是公族,他们最大最嚣张;现在杀萧氏,我们也没有说话,因为萧氏是萧国遗族,他们没权但有钱;将来杀……不行,不能这样的老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