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葛邑,使者连忙拜见戴举,然后说出了一个重要消息。
“什么?!列国合从?!”
“正是!楚国使者再度前往齐国,越人前往姑苏。晋国上卿之门客,便在洛邑之内;燕国太子申……”
絮絮叨叨说了一通,除了出名的大国之外,一些黄河两岸的小国家,都跟着大国出兵出力。
“如此看来,丰镐之战,秦晋分不出胜负,当罢兵休战。”
秦晋之间只要不继续开打,那两个大国牵头,完全可以组织一支前所未有的联军,集结河洛,往来虎牢关。
汉军现在连续作战,又临近冬天,双方只要一起过冬,第二年春天,就是一场休息够了的大战。
在戴举看来,汉军的物资投送会有极限,他们对舟船的需求极大,冬季筹措粮秣是个重大难题,对人力要求更高。
而秦晋周郑燕齐的人口,显然要比汉国多得多。
汉国东南还有吴越,西部有巴蜀楚国,北部并没有吞并陈国宋国,一旦相约合战日期,汉军肯定要四面受敌。
“寡人时运,至矣!”
戴举抚掌大笑,如是叹道。
第804章 澶渊之盟
济水的商路因为秋末的一场战争,直接断绝。
下游的齐鲁诸国,还并不清楚卫国发生了什么,沙哼在裹挟卫国君臣南下的时候,原本的打算是继续在戎邑或者陶丘驻扎,随后就转道孟渚又或者泗水。
卫人的安置,显然不能胡来,得远离卫国中央,设置在薛城或者傅城。
通勤的白沙勇夫也把傅城的准备汇报的十分详细,现在的状况来看,傅城的粮食储备是足够的,随着驻军离开之后,大量的沙船都是在运输淮水的秋粮。
今年粮食依然是增产,汉东还上缴了两百多万石粮赋,保留本地的粮食,在四百多万石。
也就是汉东的粮食产出,今年就保证了不需要继续接济,就算还要赈灾粮,缺额也不大,支撑本地维护还是不成问题的。
加上淮南治理增补了一些岗位,云轸甪留下来的班子扩大到了十六个县,新增的岗位,都是代理。
参加淮中城考试的人,最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淮中城的特点。
衣食住行,便宜。
和洛京那种居行大不易比起来,淮中城优先保障的就是一张嘴,其次就是住房,至于说津渡远行,大车和舟船的总装备量已经拉到了十五万架。
通勤的小舟每天在内河上航行的,都是数以千计。
至于大车,往往都是生产组装之后,就迅速投放到陈蔡、吴越、周楚等地。
汉国生产的车,使得小有产者的单次出行距离,直接扩展到了一百五十里以上。
所需要的,只是一匹合格的骡子,又或者是一匹合格的马,最不济,有两三个合格的健壮奴客,也能拉着大车走。
沙哼敢于在泗上作妖,敢于在濮水、济水之间大肆行动,原因就在于后方可以轻松供应五千精锐的用度。
正常来说,他率领的五千骑马步兵,每一个的装备,其消耗都是晋军的十倍。
武装一个鳄人的成本,可以武装十个晋军,这还没有包括特制的军粮。
即便是简易军粮,也是压制严实的炒面,炒面之中还有肉丁,油脂含量非常高,秋冬作战只要能量跟得上,鳄人的行军距离,就是普通诸侯国精锐的三倍以上。
真正麻烦的地方,反而是牲口的精料,马匹光吃草是没办法作战的,所以大量的运力,都浪费在了运送牲口饲料上。
人和牲畜养殖中心尽管研磨调配了一些精料,但也只是减少了豆子的携带,饲料总质量减少不多。
不过因为作战范围和作战对象的缘故,沙哼打得相对保守一点,依然可以延伸到三四百里乃至五百里以上的范围。
这次突袭卫国成果,沙哼算计着后方的补给,应该可以换装一批,然后轮休,再带上白沙勇夫,再次进入濮阳一带扫荡。
他的作战计划,就是逼迫卫国无法在冬季休整,然后在来年不能够进入河南地区。
冬天对濮阳以北的地区来说,就是纯消耗,产出非常稀少,而汉国在冬季,往往还有一些工程,同时也会有一定的产出,即便不大,但类似莲藕和干货的加工,都是在冬季。
再加上冬季清塘带来的渔获,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整个冬季出产的咸肉、咸鱼、咸鸡,都是来年一整年的重要肉食组成。
之所以选择在冬天制作类似香肠、熏肉之类的东西,也无非是不想让牲口过冬,没有劳动产出的季节,大部分牲口就是在跟人争夺粮食。
把牲口杀了,类似猪狗牛羊,既能产出肉食,也能保障口粮。
沙哼率领大部队南下的时候,已经开始想象傅城的熏肉炖煮一番,撒一些干香菇,再来一些芋头粉,这个冬天,一定很美。
只是,让沙哼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是,卫人似乎有狠人,又或者说,卫人被吓得有点过分,于是……有人把南河的河堤,掘了。
“廪延邑、漕邑、栗邑、南燕……”
气喘吁吁的骑士喝了口水,这才继续对沙哼禀报道,“河水大堤决口,我遇上棘津方向南逃的卫人,才知道济遂天降大雨,已经引发秋汛。河水暴涨,大堤短期内,不可能堵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