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内竖”们再次传达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大舅哥已经从“东沙”回来,然后组织人手,顺着已经成熟的道路,北上贩卖咸甜物品。
刚过江的时候,商无忌的商队还安安稳稳。
到了棠邑,就传出消息,说是吴楚边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诸舒、巢国夹在其中,已经互派使者隔着界碑骂街。
吴楚两国分别在各自的小弟地盘上表示了慰问,楚国使者是边疆区的县大夫,为了表示楚方很看重同吴国的关系,所以在外交措辞上,大量使用“妈卖批”等等语气助词。
吴国同样是边疆区的县领导,之前主管西疆防御工作的公子朱因为在家度假,所以代表公子朱出席吴楚大使级会议的某县县相,很是亲切地用“肏恁娘”表达个人情绪。
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深入探讨,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加深了吴楚两国之间的了解,会谈的成果是有益的。
然后楚国出兵一万,三百乘,进入诸舒地区;吴国派出“吴甲”四千,并且联合六国、舒庸国、鲍国、宗国等属国,西进英国以东。
吴楚双方相当克制,在小规模的摩擦之后,又回到了谈判桌上。
楚国代表表示,楚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护地区稳定地区和平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吴国方面不要误判形势,对两国的友好关系,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果。
而吴国代表则当场激烈反驳:要蜂蜜吗?好货,江阴货,听说过大吴猛男?对,就是他产的。
一看吴楚两国在边境地区搞摩擦,大舅哥商无忌就不想去中国,赶紧带着人马顺着扬子江就往西流窜。
蜂蜜在楚国可贵可好卖了!
于是乎,吴楚两军带着各自的小弟继续搞摩擦,但两国贵族们,反而是悠哉悠哉地泛舟江上,一边吃着春汛到来时候的长江鲜,一边谈着大生意。
“商君,江阴蜜存货还有几何?”
“不多不多,如今库存还要上贡大王,除年底配额之外,大概也就是六七百石。公乃无忌故交,这才让无忌说服江阴子,将蜂蜜多分予楚国一些。”
“唉……可惜可惜,若江阴蜜再多上百石,前往郢都……”
“公何惜哉?除蜂蜜之物,江阴特产甚是绝妙,诸如‘太宰椅’之物,公在郢都贩卖,必能获十倍利!”
“也只能如此……”
兴致缺缺的楚国贵人对“太宰椅”没啥兴趣,竹制品有啥呀,楚国没竹子吗?难道你们吴国的竹子,还能比楚国的竹子多开两朵花?
结果楚人把江阴竹制品运回郢都之后,直接让楚国贵人傻了眼:妈卖批,还真多开两朵花噻,这么好卖?!
第141章 决断
姑苏南,五湖之畔,历代先王在此都设有类似学宫的机构,只是接受教育的青少年,主要是王室公卿之家。
公子寅少年成名就是从这里开始。
“姑苏令如何回复?”
春雨时节,从高台上看五湖,景色很美,那种氤氲朦胧的感觉,很受贵族们的欢迎。
虽然以好战闻名,但公子寅年龄越大,也越来越喜欢这种更加柔和一点的景致。
峰峦叠翠奇山怪石,那都是青少年时期的向往,看得多了,去得多了,便也觉得无趣。
风乍起,美髯微动,早就过了而立之年的公子寅,外貌形象上,越来越像他的父亲。
“禀公子,淳于锡一口回绝。”
“唔……”
正坐在阑干前品味佳酿的公子寅微微转头,眉头微皱,似是想起了什么,“此酒甚好,何人所献?”
“太宰起幼子伯季。”
“伯季……噢,是子季子。”
“正是。”
“听闻子起逃亡越国?”
“姑苏内外,是有如此流言。”
问答的双方,似乎都忘了姑苏令这回事,片刻,公子寅目光又回到了五湖之上的烟雨朦胧,然后缓缓地站了起来,这时候,才能发现他的身材极为高大,臂膀粗壮有力不说,脚踝处,似乎还有一块皮革包裹着。
咚、咚、咚……
踩在蒲草编制的地毯上,架空的木质地板,发出了回响声。
门口,两个同样正坐,身上还带着点水滴的武士,正目不斜视地看着公子寅。
公子寅的脚步极为沉稳,只是,走动的时候,左右有些晃动,两条腿似乎并不一样长,有点跛脚的感觉。
“尔等以为,君父命吾秘密返回姑苏,所为何事?”
此刻,姑苏城内外,知道公子寅就在五湖之畔的不在少数,军方将领们都很兴奋。
在他们看来,大王这是有了决断,准备将大吴社稷传给公子寅。
以公子寅的做派,只要上台,王师也好,边军也罢,甚至是各县大夫县相县尉,都不用愁没有军功。
然而公子寅这里,却没有大喜过望的样子。
“禀公子,私以为……大王是以公子为饵。”
“不错。”
公子寅点点头,“诚乃兵法也。”
言罢,他叹了口气,拍了拍脚踝裹着皮革的右腿,“只凭这条残腿,吾岂担大任?”
如果吴王勾陈是个守成之君,那也就罢了,不会太挑剔。
但吴王勾陈上位以来锐意进取,吴国疆土和人口都是极大增加,甚至快六十岁的时候,随便提拔一个野人,居然就能威震中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