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从越国进口的生丝,那就更多了,五湖航道上穿梭的船只,现如今十条船可能就有一条江阴邑的。
原本阴乡并没有多少船,但李解用王命猛男这个头衔,从姑苏十几个埠头租赁了几百条船。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只,总运力足够支撑李解带着狗子们跑去公子巴老家撒欢,说不定还能直接灭了公子巴的老家。
“收网!”
“收网!”
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响起,沙哼朝着超长的捕鲸叉,这种特制的捕鲸叉,更像是一根长矛,非常考究眼力。
因为巨鲨在海水中的力量相当强劲,当沙哼一击得手之后,要么迅速脱手,要么就得立刻再补一叉。
水手猎手们的配合要经过大量的磨练,才会无比默契。
而李解比价特殊,关键时候他选择炸鱼。
不然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鱼跑了?
不存在的,宁肯炸晕它们,也不能让它们跑了。否则不是便宜了别处的哪条鱼?而且海豚也喜欢咬鲨鱼,遇上能吃的鲨鱼,它们也吃。
这帮流氓办事效率特别高,整个扬子江入海口,它们是江阴邑水手们的唯一竞争对手。
长吻鲸这种废柴跟海豚比起来,就是弟弟。
“真是丁字鲨!”
双眼放着光的沙哼惊呼起来,锤头双髻鲨有点拗口,丁字鲨最好记,因为这种鲨鱼就是一个“丁”字模样。
浑水区想要杀它们很不容易,只能不断地围网,然后通过配合收网,逐渐将这些巨物控制在一个狭窄区域内。
如果有撞网的,自然是最好,如果没有,就只能看水手猎手们的眼力,还有抓时机的能力。
“这帮畜生不好好在渤海混着,跑来长江干什么?你说抢谁的鱼不好,抢老子的鱼?妈的,搞不死海豚还搞不死你们?”
李县长咬牙切齿,最近咸鱼销量这么好,但是产量却跟不上,你说急不急?
牛鲨他是不吃的,虽然还是做工头那会儿,有个老广烧了一顿没尿骚味的鲨鱼给他尝尝,嫩得跟豆腐一样。
李县长挺佩服那个老广的,鲨鱼都能做出豆腐鱼的口感来,牛逼得不行。
不过李县长自己不会做,但是这一回,眼见着这么多锤头双髻鲨,搅动的昏黄水花之中,不时地传来了腥味,李县长表情逐渐变态:“你妹的,老子今天就要做一顿红烧丁字裤尝尝!”
“首李,是丁字鲨。”
“剥了丁字鲨的鲨鱼皮,做成丁字裤!”
第171章 海阳
阳口大埝,堤坝的外侧大量种植了芦苇、菖蒲,而内侧则是广种杨柳桑麻,桑麻稍微稀疏一些,杨柳则是极为密集。
杨柳的“杨”并非是杨树,而是红皮柳,生长快不说,扎根深,护堤效果极好。尤其是土坝不耐冲刷的情况下,配合石塘,只要不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灾,都能有惊无险地挺过去。
而且广种红皮柳的方法很简单,见着能插树枝的地方就插,只要不是曝晒,十之七八能活下来,绝对耐操。
这种树还有一个好处,能够提供大量的藤条,经过烘烤或者蒸煮,都有不错的坚韧度。
日常用具中,比如箩筐、盘篮之类,就可以用红皮柳来加工。
再比如内河开辟鱼塘,红皮柳制作的围栏,也足够支撑半年以上。
在李解的地盘上,保护江堤、河堤是重中之重,只要保住大堤,以长江入海口的环境资质,水稻田亩产拉到三百斤以上轻轻松松。
仅江阴邑一处,短期内只要舍得投入劳动力,开辟三十万亩水稻田完全不成问题。
不过今年李解没打算在江阴邑开辟多少,而是在江对岸,尤其是北上雉邑这一条线上,大量开辟庄园。
此时在阳口大埝内侧,已经建设了水寨,围绕水寨,形成了市场。
这个市场,专门收购水豚、麋鹿、野羊、兔子等等野生动物的皮毛。李解扩充的“白沙勇夫”,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狩猎为手段,加强组织度。
同时因为扩充了勇夫规模,小队改制为满员十人,加强扩编可以再加五到十人;中队改制为满员一百人,中队长按照吴国边邑驻军“百人将”的待遇,同样可以扩编成加强中队;大队改制为满员一千人,大队长对外只说是县邑大夫的幕僚辅佐,实际上的待遇,已经和行军“司马”等同。
别人出不起这个钱,李解却是无所谓。
毕竟李县长也没啥太大的追求,基建上主要是修路修厂房,自己的“宫室”还是比较寒酸的,很普通的木石结构,而且还不复杂。
少了“江阴子”的亭台楼阁,那就剩下了一大笔钱。而“后宫”开支也不大,后宫参与江阴邑经营的程度还挺高,这又省了一大笔“后宫”维持开支。
总得来说,就是把原本大贵族用来装逼的钱,给了小弟们爽。
额外带来的好处也挺意外,因为李解对于大房子不感兴趣,或者说对于装潢一点都不上心,连带着江阴邑的其他管理层,也都挺节俭。
不节俭也不行,老板开个夏利,你他娘的开个法拉利,你看老板要不要肛了你。
所以整个江阴邑的大型建筑,已经从白沙村的“大榭”,转变成了工场的厂房或者大通铺,略显豪华的,一般就是水寨或者码头市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