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人,又是一直同吃同住,做大哥的有了难处,老弟兄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共渡难关。
这时候好处都是次要的,把大哥抬过河,往后还能少了好处?
道理和人情,就是这么微妙。
现在的新编义士,就相当于跟李解一起拼搏打工走南闯北的老弟兄,可能不如鳄人、勇夫,但感情是建立起来了。
正如李解所想一样,当义士们发现大家处境其实很有可能相当“艰难”的时候,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跑路,而是想着如何克服“艰难”。
反应在表情上,就是眼神坚定,气氛肃穆。
三千义士,在堆场上站得更加笔直,内藏一种力量,正待宣泄。
军心可用。
“第三件事情,先行休整,停止训练。积存体力之后,寻机同蔡国主力决战!”
信息太多,需要义士们消化一番,但把战略战术目标传达下去,这是必要的。
李解以前出去接工程,全年目标都是有点逼数的,这算是中短期的“战略”目标,比如说先挣它一个亿。
至于手头的活儿,那是战术目标,比如先把这五万块钱工程款要回来。
“剩下细节,各大队主官开小会传达。解散。”
“礼!”
李解还礼之后,召集了幕僚,先行把地图分发下去,各大队的大队长有一个硬性条件,就是能够看懂江阴邑制度的地图。
和舆图完全两种风格,更复杂不说,需要前置很多学科。
如果在教学环节进度没有跟上,不能够迅速地脱颖而出,那么大队长这个位子,就是和他们绝缘。
再能打也没用,沙哈能够成为“哼哈二将”之一,不全是够猛够莽,他是在鳄人序列中,也是绩优生。
“云轸甪现在动向如何?”
“禀上将军,斥候查探之后,发现蓼城布防越趋严密。”
“嗯。”
李解点点头,“你们怎么想的?楚军是准备借机反攻,还是恪守待援?”
“或许……楚国也有洪灾?”
“怎么判断的?”
“淮水水位涨了一尺。”
“何处测量?”
“舟船行至颍水入淮口,属下命人在入淮大埝处打桩测量,如今水位已经上涨,水线刻度,约一尺。”
“推论。”
“淮上一带,必定也有大雨。倘若范围再大一些,扩至汉水,并非没有可能。上将军,汉水倘若暴涨,远胜颍水淮水,楚地并无泄洪之处,唯云梦泽及扬子江。”
“派出舟传查探没有?”
“沿淮水西进,船小人少,只怕查探范围不广。不过,只是观摩天气,或许今晚便能返回。”
“若是如此,只怕楚人也在害怕。”
李解目光闪烁,如果这是一场大面积大范围的强降雨,整个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出现了洪涝灾害,那么楚国倒霉程度,未必就会比吴晋两国要小。
“或许……云轸甪此刻,其实是虚张声势,实际上已经瑟瑟发抖?”
摩挲着下巴,李解突然觉得,楚国就算反应快,以它的复杂体制,没可能在他打完州来城之后,云轸甪就能从郢都求来救兵。
这事儿透着点古怪,不过,暂时的目标还不是他。
“还是盯着蓼城,我军目标,仍旧是蔡国。”
“是!”
“蔡国只要犯错,一个机会,我只要一个机会,干掉蔡国主力,整个淮上,就是任由我军为所欲为!”
“是!”
幕僚们也是跃跃欲试,天地伟力之下,霸主大国也只能干瞪眼,反而他们这种相对灵活的有活力社会团体,能够见缝插针,在夹缝之中搞风搞雨。
尤其是现在蔡国顶在前头拉仇恨,他们现在只要肯去撕咬,总能吃到肉,还能吃到肚子里。
至于能不能消化,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第268章 不做墙头草
进行了一次动员之后没两天,六国派出了中大夫公叔勤,跟李解联络上了。
因为公子巴这一层关系,六国对于李解是相当亲近的,从去年开始,就加大了人才交流力度,同时大胆地组织了贸易船队,主要就是从阴乡进口白沙麻布,还有大量的石器。
石器在六国,同样很紧俏,不仅仅是大别山附近的野人需要,哪怕是六国的城邑之中,一把不错的石锛,也能大大提高一户五口人家的生活水平。
至于说石斧这种能砍伐树木,又能砍人的工具,想要加工优良,六国不是不行,但没办法像阴乡那样大批量生产。
仅仅是一个筛选石料,六国就没办法组织人手,因为大部分的山林水泽,都是有主之地,反不如“百沙”来得灵活。
“公叔,州来城……”
“如今更名‘淮中’!”
公叔勤瞪了一眼亲随,打量着这座城邑,想当初,这可是楚国“名将”云轸甪的封地啊。
想到这里,公叔勤不由得冷笑一声,神情也是相当得意:“当年云轸氏何等嚣张,不知今时云氏,又当如何?”
亲随们顿时作了一揖,然后堆笑吹捧道:“老公叔深谋远虑,方有六国今日之兴盛。”
“岂敢当深谋远虑之说。”
公叔勤摆摆手,但脸上得意神情,那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他当然有资格得意,虽说只是中大夫,但因为是“两朝老臣”,加上又是姬姓宗亲,同时代的同僚退得退死得死,自然而然话语权不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