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听宋人言,此地下雨已经十数日。”
“难怪……”
愣神的妫田一声感慨,他还觉得奇怪,怎么徐城淹了,原来下雨都下了这么多天,那能不淹吗?
而且徐城本就是地底,附近有一片沼泽,规模相当大,洼地的范围,妫田虽然没有亲自丈量过,但他路过时,估算了一下,比微山附近要大得多。
正要是淹了,想要跑出来,可真是不容易。
“还好没有坐船东进。”
“君子,宋人不曾阻拦我等,可是要在宋国逗留?”
“不!”
妫田抬手直接否定,正色道,“宋国不能久留,汝等有所不知,此次逼阳之战,宋人为李解所败,几近丧胆,若非‘大相’戴子,宋人全无脸面可言。如今戴子为宋国执政,其人甚是忠心,某假扮蔡国‘玄甲旅’旅帅蔡英,必为其不齿。”
毕竟,假扮蔡英的理由,用的是战败之后畏罪跑路,这就是叛逃啊。
现在谁不知道宋国“劲草”戴举,最是忠心不二?他这样品德高洁之人,怎么可能容忍像蔡英这样叛逃的叛臣呢?
所以,妫田决定继续跑路,只不过这次跑路,还得继续换个身份。
“某在夏城,曾有一个齐国故交,若得其助,或可前往齐国。”
和宋国比起来,显然齐国更厉害一些,齐国好歹也是霸主级大国,跑去齐国,机会也要更多一些。
两个心腹亲随听了,顿时大喜,出逃宋国,其实还不安全,也没啥前途,离陈国又这么近,万一暴露身份,还不是得继续逃?
可换成齐国,那就不一样了,齐国是大国,离陈国又远,怎么可能怕陈国的要挟呢?
“君子,那我等这就前往夏城?”
“事不宜迟,这就出发。”
第275章 疑虑和决心
“哈哈哈哈……”
看着滚滚淮水再度暴涨,云轸甪仰天大笑,情不自禁得意拂须,“吴人纵有操舟之能,今时淮水,孰能降服?”
这州来大夫双手一摊,还朝四周询问,一群属下纷纷上前道喜。
“公乃有德之人,自有天助也。”
“吴人野蛮,江阴李解最甚,此天怒也!”
“哈哈哈哈哈哈……”
窝在蓼城的州来逃兵们,此刻都是神色坦然,已经是喜上眉梢,松了口气。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说李解会先行渡河,然后西进,也能逼近蓼城。
只可惜蓼城楚军天天巡逻河岸,为的就是防备李解提前渡河,至于蓼城以东,更是顺着几条天然河道,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
李解就算要登陆西进,进攻难度同样极高,甚至可能说是处境更艰难。
天气的反常,对守军来说,有着极大的便利。
在云轸甪看来,李解的处境,大概就是第一次逼阳之战时,宋侯的境况。
冰天雪地,防守一方的优势啊。
现在淮水暴涨,道路艰难,一阵泥泞一段烂路,只是行军,就消耗了大量体力,更何况还要作战?
“不知勾吴野人,此时是何表情啊。”
“哈哈哈哈哈哈……”
蓼城楚人顿时放声大笑,唯有一个燕国士子,却是神色凝重。
“公子,可是还在忧心公孙先生?”
“子徐跳车,使我出逃得存,今不知子徐安否……”
“公子,宋人有云:吉人自有天相。公孙先生定会犹如宋国‘劲草’,有天相助。”
“但愿如此吧。”
叹了口气,化名南下游历,这一次的境遇,着实超出了他的想象。
战争近在眼前的感觉,回想起来,还是头皮发麻,尤其是一直只是存在于别人口中的吴国,这一次,真的是见到了吴国之人。
断发纹身,野性十足!
“唉……那李解不可以常人揣摩,此刻众人皆以为其不敢渡河,只怕未必啊。”
“公子,淮水水势如此剧烈,即便渡河,只怕也是筋疲力尽,再无气力作战。”
“但愿如此……”
又道了一声“但愿如此”,燕国士子感慨道,“倘使季子在此,必有急智思谋。”
“公子。”
亲随们听到他这句夸赞竞争对手的话,顿时有些丧气,无奈地看着他。
“让二三子见笑。”
“公子不必如此。”
护卫们立刻还礼,他们愿意跟随这位公子,其实不正是因为这位公子有“自知之明”吗?
这世上,能够知己之人,本就是寥寥无几,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智者。
至于季子申,乃是自幼聪慧之人,不可用常理来判断。
“天下列国纷争,唯我燕国隔绝中国之外,旧时吴国,蛮荒之地,如今威震中原,燕国何如?”
忽地,燕国士子扬头看着前方的淮水,“我必兴燕也!”
一众护卫见他志气又寻了回来,顿时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齐齐行礼之后,便在一旁静观楚人布置。
蓼城此刻集中了不少人口,原先在州来城的列国商人、士子,此刻都是跟着楚人到了蓼城。
有燕国人三五成群,也不稀奇,旁人也不会去追究什么。
燕国而已,边陲之国,能成什么气候。
此时蓼城的楚国守军,心情是相当的不错,淮水暴涨带来的好处,就是让李解的部队无法轻松渡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