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淮上列国要是完蛋,他们随、唐两国,也得跟着完蛋。
“细作传来消息,李解已经不在白邑,而是率部进入西关!”
“如此说来,可是李解欲死守大别山,同楚人鏖战?!”
“若是常人,必是坚壁清野,耗死楚军。”
“君之意,莫非李解不会如此?须知道,逼阳之战之所以李解战而胜之,正是因为高墙林立,军寨坚固。”
“此一时彼一时。”
有人立刻反驳,“彼时逼阳之战,李解‘结硬寨以御宋国’,真正决战,还是在野大胜。此人用兵,不类天下名将。时人皆以为如是,彼未必如是。”
“然也。”
“所言甚是……”
随国一众卿士都是连连点头,李解在他们这里,是相当奇葩的一个研究案例。只是他们的关注点,都是在李解的技战术上,并没有从头研究过。
跟李解接触最久,感触最深刻的国君,只有逼阳子妘豹。
妘豹就很清楚,李解部队能够这么稳的缘故,不是他的战术兵法如何优秀,本质就一个,兵卒训练超乎寻常。
但是隔着千山万水,列国诸侯是不可能看到这些微末细节的。
练兵这种事情,李解表现出来的练兵,在列国看来,跟二傻子差不多。
“诸君,当下要紧之处,乃是李、斗两家,孰能胜出?”
随侯叹了口气,现在不是研究李解特点的时候,而是要解决随国的难题。
赌错了,就会有极大的麻烦。
“李解自扬名吴国之外,未尝有败绩。便是斗氏……”顿了顿,一个大夫冲四周行礼之后,郑重道,“诸君勿忘,斗士为李氏爪牙,阵斩于州来城外。”
沙皮一矛戳死斗士这个事情,对随国的震动相当大。
因为这不是李解干的,是李解手下干的。
而李解手下,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干这样的事情。
“哼哈二将”现在也是以勇猛闻名,沙哼败戴国旅贲,沙哈十步杀姬玄,这都是相当出名的大事件。
甚至沙哈还灭了群舒之一的舒龙国,给舒龙国曾经的卿士嬴剑,报了大仇。
现在再添一个沙皮,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感觉:李解麾下,猛将如云。
“君上!”
一人出列,手持象牙珽,神色相当的凝重,“此时,诚乃危急!随国弱小,当放手一搏,若依附楚人,暗算李解,须确保李解必死于淮上。倘若令此人逃出淮上,君上、诸君,切勿忘记,此人于逼阳、江阴,尚有敢战猛士!”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沉默了下来,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安静。
赌博就是这样的,赌输了之后,可不是说认怂就行,你得掏东西出来。
而李解除了能打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出名,记仇。
戴季子这么一个瘪三,李解就是记得他,然后泗水之畔,将他当众杀死,完全没有顾忌什么国际舆论,他就是要报复,而且也是告诉所有敌人和朋友,别让他李某人记仇。
这个案例,回想起来,还是让随国君臣头皮发麻。
惹恼一个君子不怕什么,惹恼一条疯狗,真的是恶心。
“随国若再行投靠李解,楚国必定记恨,此刻楚国内乱,无暇兼顾。然则时势变幻,不以天时而更,不以人心而变,楚国终是霸主之一,已成大势。得势,则必成!楚国复兴之时,随国……”
这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简单了,将来楚国报复,就不仅仅是跟随国较劲,而是要彻底干死随国。
小国的悲哀之处,就在这里,明明不想掺和,但被动也好,主动也罢,总是身不由己。
“有无可能,李解盘亘淮上不去?”
“绝无可能!”
“吴国内乱,公子巳已没,孰人为太子,乃是大政。孰人执政,便是大事!”
“如此,倘若新君登位,李解在外,亦不得不返回姑苏。到那时,挑动淮上列国之遗民,必能起复列国。”
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合理的推论、判断,随侯微微点头:“若如此,岂非要再助李解?”
“两不相帮,暗中小助李解,足矣。”
“善。”
“善。”
随国众臣,都觉得这样做,是个最优解。
然而此时,李专员在自己的大营中,看到战果汇总之后,顿时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跟老子斗,老子麾下马拉松都不知道有多少个,竟敢跟老子比耐力,你有这个实力吗?柏举斗氏,斗尼玛个头!”
“来人!”
“上将军!”
“向白邑报捷。”
“是!”
化整为零战术起了作用,跟游击不同,义士、义从完全靠体能和奇门兵器压制了柏举斗氏。
不断的骚扰、诱敌,反复拉锯之后,山区中的小股斗氏士卒,几乎就是全面挨打。
追,追不上;逃,逃不掉。
一次尝试,战术执行效果居然绝佳,让李解简直喜出望外!
第319章 老奸
在白邑煎茶喝的上蔡大夫,这几天有点大便干燥,肉吃的有点多,然后还有点上火,一把年纪了,嘴角起了燎泡,很是纠结。
姬美很怕自己就这么嗝屁了,那多亏啊。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是个少年,人生才刚起了个头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