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李解掌握的资源,和现在不一样,背后还有吴王勾陈的支持,加上想要宋国死的国家,多不胜数,背地里要搞宋国的大国,甚至还有晋国这样的老牌霸主。
现在却是另外一回事,针对蔡国的霸主,从来就只有楚国一家。
而现在楚国蛰伏起来休养生息,根本没可能过来踩蔡国一脚。
就算楚国不蛰伏,也不会跟李解合作,双方仇恨海了去了。
两个时期不同地方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知道,当时泗水、邗沟等等重要物资运输通道,都掌控在李解或者说吴国手中。
但是淮水、汝水甚至是颍水,都有一定的地方势力存在,甚至还有地区强权。
更要命的是,淮水从东向西运输物资,难度远比邗沟、泗水要高,后勤补给上的压力,显然要比当初在逼阳国大得多。
两地情况,已经面对的国际环境,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过贾贵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只是建议道:“仓促之间,想要效仿当时逼阳国之规模,只怕是不行。不过,上将军,我军只需拖延战事,以待时机。如此,便不必规模犹如逼阳国,略作收敛,能层层减缓郑、蔡联军脚步,便是事成……”
众人听了贾贵的建议,意外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可行性。
实际上,贾贵建议的可操作性很大,反正现在新蔡人力多得是,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高水平的工程,就是多挖沟多担土,把新蔡以北搞得乱七八糟,让郑、蔡联军没办法畅快行军,这就行了。
期间再弄几个堡垒或者高台出来,能射就射,不能射就跑,怎么地也能拖住郑、蔡联军的脚步。
这要是拖上一个月,怎么地义士、义从也该恢复不少状态了吧。
只是郑侯、蔡侯会不会给他们一个月时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老君,郑、蔡联军会师于上蔡,这打探军情之事,又要拜托老君。”
“老夫自当尽力。”
这事儿蔡美没有打包票,毕竟他的家族都撤出了上蔡,就算现在还留了眼线耳目在上蔡,但要说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得看运气。
“姜文!”
“属下在!”
“整肃新蔡,禁绝嬉戏,封闭市场,施行配给。”
“是!”
几条命令下达,会议解散之后,才休息没几天的李专员,顿时又忙碌开来。
第348章 五鄙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折腾人这个事情吧,义军挺专业的。
毕竟之前在逼阳国……“义胆营”,是吧。
施行军管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义军轮休之余,都要开始负责重新编组。十几二十万人的重新编组,工程量之大超出想象。
好在新蔡本身就有蔡国户籍制度在,国人邻里为最小单位,野人则是以连鄙为最小单位。
之前受水患干扰的新蔡野人,在上蔡大夫的号召下,每五百人编成一“鄙”,五个“鄙”就设置“五鄙长”,“五鄙长”由义从中队长充当。
每个“五鄙长”又配备五到十个副手,由六人、蔡人、楚人混编。
此时义军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他们和鳄人不一样,因为来源驳杂,此时只要抽调语言相通的“老乡”,就能顺利沟通,并且传达李解的命令。
在李解下达军事管制的命令之后,平舆司寇蔡夕临时充当起了宣传员,新蔡粮秣“按劳分配”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对于已经饿肚子的国野之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真正开始叫喳喳的,就是那些新蔡的老世族,尤其是那些当年失势的倒霉蛋,嚷嚷着李解应该重用他们。
甚至还有仗剑武士,大喇喇地跑到作战司令部门口唱歌,反正就是自己各种不公,各种怀才不遇,你李某人难道看到老子这颗好比随国的“龙子”明珠,却也不知道好好珍惜吗?
然后这些仗剑武士,就被发配去挖沟了。
理由嘛,当然不是上将军李解不喜欢听人逼逼,而是军事管制期间,不得携带管制武器。
非法携带管制武器者,违者没收,并且处以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拘役。
总之,依法办事,靠谱!
“上将军,今日上工土方量最高鄙,乃是第十八鄙。”
贾贵统计这个比较在行,他知道李解不喜欢听废话,所以就直截了当,把施行军管后的第二天成果,汇报了一下。
幸亏有蔡美、蔡夕、云轸甪、公叔勤等等的帮助,昨天下达命令之后,在新蔡外围,就先行设置了二十个鄙,大概就是五万人的规模。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鄙,都是壮女,从第六鄙开始,到第二十鄙,才是壮丁。
负责前五个鄙的人,是夏廖氏,而愿意跟从夏廖氏的女子,都是从白邑出来的小贵族之家的女主人。
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身份上有点不如夏氏和廖氏,在白邑眼下又急迫地需要李解的扶持,否则就可能出现财政危机,不得不承担家庭破产的风险。
所以,哪怕再怎么不愿意,为了老公和儿子,再加上可能原先“楚人”的优越感,所以跟着夏廖氏前往新蔡,都是意外的坚决。
而情况也正如李解看到的那样,五个鄙的壮女队伍,单日的土方量,竟然不是垫底的……
不过土方量最高的,则是第十八鄙,“五鄙长”是个燕国人,很年轻,自称“燕甲”,云轸甪见过他,告诉李解此人是“游士”,但可能身份不一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