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
“哈哈哈哈哈哈……这齐国人还在奋力撇清呢,没想到鄢陵的越国人,倒是先跳出来叫嚣。还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顺着洧水北上,被吓到的许国人赶紧回老家。新郑的燕国人、齐国人都在准备平息李解的怒火,尤其是齐国人,就差被所有人指着鼻子狂骂了,明知道吴国疯狗不讲理,你说你为什么要干出这么缺德的事儿?
万一那条吴国野狗一把火把“赤霞”都烧了呢?
听上去很合理。
可惜,鄢陵的越国“余孽”纷纷表示跟李解不共戴天,要报复,要刺杀,要用李解的鲜血,染红他们的复仇之魂,让吴人知道他们的愤怒,让在姑苏的越王宗桑知道,还有不屈的越人在斗争!
李专员寻思着,现在最想这帮越国人赶紧去死的,大概就是姑苏的越王宗桑。
到了鄢陵,李解也没有找越国人的麻烦,虽然郑城子已经偷偷地派人过来接触,说只要上将军点个头,这脏活儿,有人去干。
李专员没打算理会他们,而是准备修整一天,然后前往“棘泽”。
因为从鄢陵兵分两路之后,李解他们直接先去“棘泽”,而左趣马子车白臀,则是前往“狐壤”,带着秦国的使节团,转道宛邑,然后也前往“棘泽”,最终双方在长葛汇合。
至于要不要去郑都,李专员说了,让秦国擅长吹箫的公主决定,要是有兴趣在新郑消费血拼呢,这钱,他李某人掏了。
要是不愿意继续在郑国逗留呢,那就顺着颍水,一路啪回淮中城。
总之,都是非常不错的快乐之旅。
第429章 大业
尽管宋国曾经在长葛这里爆打过郑国,尽管周天子在长葛这里被郑国爆打,但长葛被世人所熟知的,不是它的历史。
而是它的土特产——葛。
反正李专员觉得葛根粉还是挺好吃的,当然前提是由江阴邑特制小磨磨出来的。
虽说还是很粗糙,但至少是能吃的,从肉眼来观察,是能吃的!
当然葛的重点不在于葛根粉,而是李专员大学所学专业的半个同行——编制。
整个长葛的编制业相当发达,从防风遮雨的建筑到行走天下的鞋履,都可以用“葛”来编制。
同时因为发达的编制业,在集中劳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也有着相当独特的地方音乐。
李专员到了“棘泽”听“长葛之声”的时候,就想起来读书那会儿,在棉花史中,有介绍过“阿妹你看国”曾经那些采棉花的小黑奴,他们就发展出了很有特色的爵士乐和蓝调。
“长葛之声”总体上也差不多,当然长葛的日子肯定要好过,所以这里也没有采棉花的小黑奴,只有一脸娇羞采葛的小姑娘,一边干活一边唱: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听着就觉得带感,李专员寻思着,就这样的情绪表达,说明长葛本地人被这个社会的摩擦,还不够深切。
不过偶尔又听到有同行在唱: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李专员整个人就舒服了。
这才正常嘛,这才是正常操作。
相亲相爱的封建社会……违和感满满啊。
李专员寻思着,之前那个唱“一日不见如三月”的,一定是个闲在家里没事干的小浪蹄子。
“长葛这里倒也算是物产丰饶。”
洧水之畔,棘泽相邻,有发达的手工业,还有相当不错的土地产出,甚至可以说是郑国的鱼米之乡。
长葛这么个地方,居然几次成为战场所在地,诸侯们的眼光,都是相当的毒啊。
然而李专员对于本地的手工业制品,以及“鱼米之乡”的鱼米,那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大冬天的,交易市场上的主力,其实是柴火、炭火还有牲口。
那些原本有点家底的小土豪,因为冬天的到来,不得不将一部分牲口进行交易,否则养不活,白白浪费。
反而是交易一部分出去,哪怕只是换一些手工业制品和粮食,也是相当的划算。
“良人是要在长葛购置些东西?”
“看情况吧,嫱有什么想买的,跟我说说看?”
“‘棘泽’织女,倒是可以买一些。长葛大户之家的奴婢,也可以。”
“好。”
购买织女,未必是美嫱的打算,可能是要买一些安置在淮中城,等以后给美旦准备的。
至于大户之家的奴婢,才是嫱的目标商品。
买来之后,只要稍微调教一下,就能很听话,很多丘北柳营的女兵磨砺,一般女子还真吃不下这种苦头。
而大户之家的奴婢,有其一定的优势,比如说服从性绝佳,鲜有正面反抗的。
同时她们也能理解命令的重要性,毕竟做奴婢的时候,往往都要伺候女主人,稍有不慎,女主人把她们打死,那就根本不是个事儿。
属于司空见惯。
就算心里再怎么怨念,也只能偷偷地唱“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却不敢把手中缝制葛衣的活计停下。
嫱盯上了人口,李专员则是盯上了牲口。
毕竟长葛离郑都也没有多远,一条洧水相连,更是往来交通便利。
列国商队的往来,无非就是舟船、车马,而这些,长葛本地都是有不俗的优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