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飞一愣,“实不相瞒,吾有此意。”
两人顿时一怔,互相看了一眼,魏羽小声询问:“子翼出使楚国,有何企图?”
“闻吴解‘五年平楚’,时人皆以为笑谈,吾却以为,有此狂言,必有依仗。吴解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前往楚国一观,一切,便是知晓。”
在胥飞看来,楚国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去看看,就知道了。李解这条吴国恶狗敢说五年咬死楚国,那就算不能真的咬死,起码是重伤吧。
至于说李解有没有这样的实力,“负箭国士”都被楚国太后给搞死了,还用多想?
更何况,眼前他们拜访的,不就是曾经的楚国贵种之一?老牌大夫云轸甪?
现在的淮中城,去年还是叫州来呢!
“唔……”
听得胥飞解释,魏羽很是佩服地行了一礼,“子翼胜我太多。”
“唉……你我何必互相吹捧,还是拜访云轸君罢!”
“善!”
两人交情密切,自然没有矫情,到了门口,见站得笔直的卫兵目不斜视,暗自称奇的同时,又上前询问:“烦劳通禀,魏羽。”
“胥飞。”
“前来拜访。”
原本像雕塑一样的卫兵,顿时“活”了过来,手中的长矛靠在了肩头,然后冲二人抱拳行礼:“还请两位少待。”
魏羽和胥飞,都是将特制的“名片”递了出来,手艺是江阴邑的手艺,就是信息量较以前多了不少。
以往的“名片”,也就是有个标识,材料也贵,一般都是玉石。
至于现在,就是丝麻纤维捣烂之后制作的一种纸,堆叠粘合之后,卖相倒是不错,信息量也大,什么来头做什么的,一清二楚。
等卫兵进门通禀的时候,魏羽和胥飞互相对视一眼,都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只是一个看大门的小卒子,居然也有这样的素质,二人对待此次拜访,显然更加的郑重。
第462章 不务正业的一天
新郑招生的状况,从反馈来看还不错,愿意跟着南下的“游士”和老世族子弟不少,还在犹豫的,大多都是郑国本地人,除此之外,像燕国、齐国这种国家的士子,则是有不少已经放弃。
选择了“退学”。
在李专员这里,退学可以,退学费是不行的。
不过显然这帮家伙也并非是在意这点学费的人,集中新郑“求学”,大抵上,也就是一个幌子。
“东,摸底摸得如何了?”
李专员找到了一脸失望的沙东,有些奇怪,“怎么?不行?”
“……”
沉默了一会儿,沙东才看着李解:“远不如傅人、郯人。”
顿了顿,沙东内心吐了个槽:垃圾。
要说常规技术,比如说驾车、骑马、舞剑、弓弩、识字……这些“士子”的实力当真是不错,素质绝对高。
可大概是因为乱七八糟混在一起的缘故,彼此之间世仇不少。
拖后腿简直就是常态,简直让沙东叹为观止。
这种货色,跟丘北柳营较量,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无妨,反正都是要往死里整的,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心情也不错啊。”
“是!”
打起精神的沙东,还是更原因训练那些文盲,毕竟,他也是从文盲过来的。
这些“士子”,一个个在各自的国家中,也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上来就用对付文盲的方式,很大概率是不行的。
再者,沙东还得从中筛选一批人出来。
老板还需要用一批人来管理奴隶、奴工甚至各个大小的农庄,这一批人,是工具人,拿来当蓄电池用的。
剩下的人中,沙东才要摘选一些比较狂但实际比较傻的二逼,给他们上上课,然后老老实实地留在淮中城吃大米。
山西的小米,哪有淮北的大米好吃,对不对?
怎么摩擦那些心高气傲之辈,不是李专员要操心的事情。
最近听人吹箫有点腻歪,李专员就决定顺便做点业余活动,比如说招募一些人才为己用。
新郑的文化人,他是看不上的,你就算学富五车,那也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下水平。
至于说让他去筛选精英,没那闲工夫,“断屐相迎”这个戏码,郑国人最近也在念叨,就寻思着,这吴国的大傻叉,会不会像迎接上蔡大夫一样,来迎接他们?
李专员表示这帮家伙都是在想桃子吃。
新郑真正让李专员在意的,是本地的匠人,尤其是木匠,相当厉害。
在没有江阴邑那么多种木工工具的条件下,却有着相当发达的木工工艺,只从新郑的宫室繁复程度来看,就知道其中的水平差距。
本地因为几百年前的“工师”传统,匠人行会相对发达,只是随着列国的发展,匠人的地位反而是下降的。
新郑的匠人,自然也不会例外。
不过这一回,李专员打算弄一批新郑匠人南下。
明年的淮中城建设,工程量业务量之大,想想都头皮发麻。
要初步将江阴邑的手工业转移一批过来,前期配套工作,就是个大工程。
比如说养蚕,光新式蚕房的制作,就要占去相当大的一部分劳力。
再比如说水力纺车、水力并线车,同样需要数量可观的木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