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对比,就能看出来其中的差距。
大舅哥商无忌出自延陵运奄氏,然而两年来,商无忌这个运奄氏小支产生的识字人口,是整个延陵运奄氏的十倍都不止。
这还是纸张价格依然高昂,并没有真正降低教学成本的情况。
但是,一个小小的识字率,就可以让同样一个工坊,在上层生产意图向下传达的过程中,有着超强的人力成本降低功能。
当一个工坊只有顶层个别人识字,那么在传达生产意图的过程中,几乎就是口口声传,如果存在空间上的距离,那么只要过手一两人,消息说不定就面目全非。
而识字率上去之后,不过是一块木板几个字的事情。
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勤快的跑腿狗子,这只狗子本身识字与否,都已经不重要了。
工坊生产如此,行政办公,同样如此。
所以最终阴乡商氏这个运奄氏的小支,反过来吞并延陵运奄氏这个本宗大宗,并非是姑苏国人惊讶的那种不可思议,本质就是个理所当然。
实力底蕴,其实不在一个层面上,只是旁人无法看破迷雾,唯有雾里看花罢了。
此时淮中城木工厂的投产试运行,让李专员打定主意,返回淮中城之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忽悠那帮前来求取真经的莘莘学子们,给他做义务劳工。
除了基层缺少官吏之外,扫盲班还缺少合适的先生。
李专员寻思着,得先把这群倒霉蛋先洗上一回简体字,上手也不难,快则一个月,慢则半年,凡是一个月内就掌握简体字的,直接让他们做扫盲班先生。
理由也很充分,你说你一个将来要带兵打仗的名将,怎么连一个扫盲班都带不好?你说你是不是废物?想要证明自己不是废物,就把扫盲班带好,你看隔壁扫盲班,已经脱盲一半……
一套组合拳下来,李专员寻思着,就这帮莘莘学子,怎么地也能出点效果吧,好歹也是精英,不是蹩脚货。
不过这时候李专员又琢磨起来,忽悠傻叉入淮的事业,还得继续下去,得早早地打出广告来。
前往新郑溜了一圈,好些个家族,就是盯着《李子兵法》《威王遗书》来的,李专员就打算在《威王遗书》上做文章。
这《威王遗书》吧,除了练兵行军之法,还有上等铸兵之术啊,你看这盾牌大又圆,你看着铁矛长又宽。
然后正好又有卫郑战争,这不就是最好的活体广告吗?
想到这里,李专员心思顿时猥琐起来,笑容还没有变态,但灵魂已经无比变态。
死多少卫人郑人关他屁事,他只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有了《威王遗书》,神兵利器不是梦!
真的武士,怎么可以没有一把无坚不摧的长矛,没有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呢?
当然了,谁要说要拿《威王遗书》中的长矛来捅《威王遗书》的盾牌,李专员不介意用《威王遗书》中的狼牙棒来解释一下。
第511章 奇葩小国
大摇大摆从顿国故地通过,陈国人看到李解船队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问题倒不是吴国禽兽掳掠了公主,然后做出了羞羞的禽兽之事,而在于陈国和李解之间,初步谈妥了疆域分界线。
便宜老丈人那里到底什么态度,李解也没闹明白,反正双方就是表了个态,发表了联合声明,说是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只不过就算要共同开发,也得有个大概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就是睢水和乾溪。
沙水和颍水南下的中段叫乾溪;沙水以东的一条奇葩小河,还是叫乾溪;睢水西南至铚邑的一条小支流,仍旧是叫乾溪。
模棱两可,也没说到底是哪条乾溪,总之就是乾溪。
不过不管是怎么划分,陈国都是亏的。
算一下地盘的话,李专员直接掌控的地盘,是陈国的好几倍。
陈国给面子,李专员也不能没有回报。
其中有没有两条蛇精的努力,不用想也知道。
李专员为了白蛇小姐姐和小青,就在顿国故都,设置了货币置换市场。
陈国都邑从沙水顺流直上,半天就能抵达,然后就能大量交换“白沙麻布”还有阴币。
圆形圆孔钱本身没啥特别的地方,硬要说做工特别好,货币款式特别精美,含铜量特别高,其实也就那样。
重点在于阴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用来直接购买江阴邑、淮中城乃至整个吴国出品的特产。
尤其是某些商品,比如说江阴邑出品的吴钩,只认某些货币。
那么有些小门小户,拼了老命也得搞阴币在手。
陈国就有了这个便利,一进一出,利差和手续费总归是赚得不少。
有些小国家或者地区强权的二道贩子,就可以先前往陈国,用本国商品贱卖给陈国人为条件,换取市场存量不算多的“白沙麻布”和圆形圆孔钱。
这买卖肯定不是长久买卖,但短期内发一笔财,还是没问题的,就看陈侯的脸皮有多厚,心有多黑,灵魂有多脏。
而长远来看,在顿国故都建立了货币置换市场,陈国商人只要不是太傻,做个国际贸易还能血亏,大概抹脖子也就差不多了。
要知道,陈国可是有两只公主在淮中城啊!
顿国故都顺着颍水南下,半天行程,就是南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