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东组织民夫抢收楚国粮食之后的半个月,原本打出狗脑子来的卫郑之战,居然就彻底熄灭了战火一样,完全没有继续刚下去的意思。
南方发生的这场变故,着实震惊到了郑国和卫国,连打算在朝歌养老的某个老江湖,也彻底地被李某人的骚操作给吓到了。
紧张不已的卫侯,再度找到了老江湖,连忙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继续跟郑国死磕呢,还是赶紧罢战,双方停下来和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南方一家独霸局面。
当年面对楚国,还有办法,不管是找秦国晋国还是齐国,又或者是小强们自己联合起来,又或者是找吴国这种更野蛮的,总之,总有外援可以制衡。
但是楚国这么一崩,就李解那种行事如狗的作风,中原诸侯谁受得了?
卫侯不得不又带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去请教老前辈老江湖。
“还请夫子教我!”
卫侯见了曾经的吴国太宰之后,神情相当的凝重,“如今吴解已然攻克郢都,楚国内战不休,江淮震动,天下震动!只怕假日时日,淮水之威,堪比吴楚联合啊!”
“吴楚联合?”
已经越来越显老态的子起不屑地笑出了声,“君上对李解,一无所知。”
言罢,子起也没有继续嘲弄,而是正色道:“此时君上收手,不可谓不明智,不过,以老朽所见,何不趁此机会,使郑国一蹶不振?”
“嗯?”卫侯一愣,连忙行了大礼,“还请夫子教我!”
“郑城子终非郑国之君,此刻南方大变,其必有防备之意。卫郑和谈,正中其怀。若此时假意和谈,趁其不备尽灭郑师,郑东河南之地,便为君上囊中之物也。”
“嘶……”
情不自禁地考虑了其中的合理性,卫侯顿时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而且还不用跟宋国平分!
“只是楚国之变……”
“君上!”不等卫侯说完,子起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楚国纵使灭亡,试问李解收服楚国之众,须用时几何?”
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攻克一个国家之后,终究是要消化这个国家的国土、人口、资源。
吴楚之间本就数代之仇,哪儿那么容易化解?
那么正常来看,李解哪怕把楚国灭了,也得投入大量的资源进去,才能慢慢地消化掉吃下去的好处。
这一段时间,少说也得十几二十年吧。
十几二十年……怕什么?还有什么好怕的?
想到这里,卫侯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起身,郑重地给子起行了大礼:“多谢夫子教我!”
第629章 子起赴齐
“来人。”
“老君有何吩咐?”
“备车,离开卫国。”
“啊?!”
看着一脸淡定的太宰子起,服侍左右的少年连忙改了口:“祖父,这是为何?卫国击败郑国,必是河南‘小霸’,这份功劳,有祖父的建言之功啊。”
“卫国有此见利忘形之君,必亡。”
子起拂须看了一眼少年,“你在姑苏时,可曾见过李解见利忘形?”
听了祖父的述说,少年回忆了一下,尽管李解每次接见他们这些子起族人的时候,都是一副山大王的做派,极为嚣张狂妄,可要说见利忘形……还真是谈不上。
“要说忘形,猛男确实有之。若说见利忘形,从未有过。”
“彼时李解位卑尚且如此,卫侯为一国之君,见小利而忘乎所以,国家岂能长久?不若早早离去。卫国不为晋辱,必为淮亡。老朽还是前往齐国吧。”
眉头一挑,子起抬手捶了一下自己的老腰,“垂垂老矣。”
卫侯忙着阴一把郑国的时候,朝歌河东的道路上,上了岸的子起,坐着马车悠哉悠哉地朝着齐国千乘邑而去。
“出使越国不成,前往陈国不成,假道宋国又不成,本以为在卫国,自是能垂钓余生,如今看来,还是去齐国,拜祭一番云海。”
“老君此去齐国,说不定还能同齐侯同饮老酒。”
“那老儿,呵。”
子起不屑地笑了笑,他是看不起齐侯的,当年老妖怪这对君臣,绝对算得上君臣典范,只是后来吴威王飘得没边,子起摸准了脉,也就跟着飘。
到最后吴国制度一片混乱,根本没办法改良重建,子起也就琢磨着找下家,怎么地也得安享晚年啊。
只是万万没想到变数那么大。
不过他现在看似落魄,实际子孙后代的日子并不差,至少不用担心吴国新王的清算。
无论是太叔卯还是淮水伯府,对他子起的后代,也是比较给面子。
最重要的一点,子起不在,当初的废物后代们,也不敢扎刺,只能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人。
二世祖不傻,以前耀武扬威,那是老爹还在朝中做大官,大王欣赏大王抬举大王倚重。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这些米虫废物们,就怕被杀猪吃肉,所以能低调就低调,给他们小官当当也不干,就是宅在家中坐吃山空。
当然能培养一两个精英出来最好,二世祖们不但不傻,正相反,他们对自家的财富来源,认知上相当深刻的。
既然没有权力了,肯定是要培养权力喽。
趁着现在大环境好,能去淮中城的去淮中城,能去姑苏城的去姑苏城,横竖都是塞一点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