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为什么信了邪,想要看淮楚之间的龙争虎斗?
现在龙争虎斗没看到,就看到李解一个人在又唱又跳打太后。
“晋国增兵少梁,众卿以为,晋国意欲何为?”
整理了心神,老秦侯叹了口气,眉目之间,都是扫不去的忧虑。
以老世族为代表的秦国重臣也是悔恨不已,当初劝说君上暂不出兵失约李解的,就是他们。
现在好了,彻底坐蜡。
实际上他们比老秦侯更加揪心,因为这一次子车白臀派出的使者,再也没有漂亮话,只有使者扔过来的书信,上面写着“竖子不足与谋”,六个简字体,也不管老秦人看不看得懂。
“君上,此时暗中出兵商於之地,只怕未必能有多少斩获。一旦入冬,倘若大雪封山,大军在外,就地不能补给;后方粮秣又不得前往。只怕……”
“那这商於之地,寡人便视而不见?!”
老秦侯气得脸都红了,猛地坐直了身躯,双目如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说话的大臣:“寡人失约吴解,是何人之故——”
“臣有罪……”
“臣有罪……”
“臣有罪……”
一群大臣都是乖乖认怂,不认怂不行,别看秦侯老了,暴怒的时候,该杀人还是会杀人。
义渠人每次过来挑衅,秦侯都是带头打回去,从来不逼逼。
如今的秦国,在老秦侯的治理之下,已经是相当的不错,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没办法在河西战胜晋国。
秦国的发展,如果再不能打通向东的自由道路,就算是到顶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晋国必须死。
老秦侯甚至没打算靠一代人来达成这个心愿,而是想着子子孙孙都往这个方向上努力。
只是幸福来得太快,六百里商於之地摆在眼前,让不少人都是失了分寸。
更大的贪婪,还有不自量力,造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按照当初的约定,秦淮双方只要能够肢解楚国,李解就会通过蔡国和郑国的通道,借粮给秦国在商於之地的秦军。
有了这批粮食,什么冬天不冬天,肯定能扛过去。
现在失约李解,后遗症无限放大。
粮食是别想了,友谊也是别想了,反而是还要面对晋国、周国、郑国、阴戎、扬拒之戎的竞争。
四方烽火起,谁都不是傻子,这时候趁火打劫楚国,迅速壮大自己,显然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尽管秦国是最早知道李解什么时候动手的国家,但下手抢夺楚国土地、人口最早的国家,实际上是周国。
此时还尊敬周天子的国家,已经不多了。
周天子自己心里也是有逼数的,靠那些有的没的,都没用,唯有地盘,才是周室还能继续存在下去的根基。
别看现在周国直接管辖的地盘已经越来越少,但这不妨碍周天子内部继续斗争。
一窝的“三公”在对喷,一群的大夫在互殴。
论内斗,周室表示自己完全不输给那些早就不服王化的乱臣贼子超级大国。
什么吴国、楚国、晋国,内斗的花样单调的很。
哪里像周天子,自己住的洛京,就这么一丁点儿的地方,就有十几个“含姬量”无限高的王子公孙在争夺。
“代受”这个年号,听着像是给周怼王赎罪,在李总裁看来,这他娘的就是没取对年号。
听着就像是个弱受,完全就是被干的命。
不过这不妨碍周天子眼不见心不烦,手头为数不多的洛京王师,还是调动了出来,许诺了重金之后,又从郑国借了一批雇佣兵。
说实在的,这一任的周天子真敢要雇佣兵,而郑国……还真敢借。
两家的恩怨情仇朔夜说不完,不过此时的国际局势有些微妙。
郑国跟卫国已经卯上了,打得热火朝天。
再继续打下去,郑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缓过来回血。
尤其是还有宋国掺和,郑国高层的底气足还是足的,但没有那么足。
秋收前后,少了大量敌占区的粮田产出,这让郑国补给前线的时候,都是精打细算。
所以能开源节流的话,自然是很好的。
周天子准备搞楚国,合情合理还合法,然后周天子还要亲征,那就更不错了。
亲征问郑国这个伯舅借点兵……依然合情合理还合法。
不过周天子也不是白借,掏钱的。
知道郑国现在需要粮食,而周国除了粮食,还真没啥特产了。
双方一拍即合,自然是开开心心地合作起来。
周天子的粮食拿了一部分运往“洧水”,而郑国则是把一部分地方训练度不够高的部队,借给了周天子。
这些部队到了伊水就开始抢劫。
周天子好生呵斥之后,这才稍稍地收敛了一下。
周、郑合并,总计三万,加上后勤民夫、脚力,还有乱七八糟的役夫,浩浩荡荡地顺着伊水搞了一把。
目标虽然是楚国的疆土,但实际上周天子琢磨的,还是伊水两岸的土地。
尤其是虢略之地的伊水之戎,不过是前朝余孽,如今繁衍融合,早就成了野人。
此地村邑林立,市镇发达,换货贸易算是相当的频繁。
在这里,楚人、周人是可以乐乐呵呵交流的,买卖能做,朋友也能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