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晋厉公不但没有采纳伯宗的劝谏,反而把伯宗的话告诉了“三郄”。伯宗的儿子伯州犁感觉到危险,劝父亲小心。不几天,“三郄”联名上奏,请晋厉公严查伯宗诽谤朝政之罪。晋厉公听信“三郄”之言,命人将伯宗关押起来。大夫毕羊见伯宗遇祸,便派人将伯州犁送到楚国。“三郄”又奏伯宗通楚之罪,晋厉公带“三郄”来到关押伯宗之地,让伯宗申辩。伯宗心地无私,哪有可申辩之处?只是愤怒地咬断自己舌头,吐到“三郄”面前。晋厉公捡起那截舌头,放到郄锜袍中,叹息地说了一声:“有种!”便转身走了。郄锜将伯宗的舌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碎,对伯宗说:“这舌头怎么吐出来的,你就要怎么吞下去。”伯宗狂笑,一头撞在墙上,气绝身亡。
岂可朝晋暮楚,年年受兵灾
楚共王听完公子芈侧讲述,便叫人召来已经在楚国的伯州犁,任命他为太宰。楚共王对伯州犁说:“令尊忠直,当为众臣表率,希望你忠于楚国。”伯州犁叩头退下。楚共王又对芈侧说:“既然晋国政局不稳,我们就可以伐郑了。”便命芈侧率师伐郑。
郑国抓紧道歉,声言脱离晋国、依从楚国,楚军这才返回。
晋厉公听说郑国脱离晋国,便不由大怒,急忙召集众臣商议伐郑之事。晋厉公向来骄侈,内外所宠幸的人太多,外宠有胥童、夷羊五、清沸魋、匠丽氏等一班顽劣子弟,都拜为大夫,内宠美妾爱婢,不计其数。日日淫乐,喜欢谀媚,厌恶正直,不修政事,导致群臣离心。中军佐士燮见朝政一日不如一日,便不主张再伐郑了。郄至说:“不伐郑,怎么能控制诸侯?”栾书说:“如果不伐郑,鲁、宋也将同我离心,郄至的话对呀!”晋国大夫苗贲皇也劝郑厉公伐郑,晋厉公便下定决心。这苗贲皇是楚国原令尹斗越椒之子,采邑于苗,故称苗贲皇。斗越椒作乱失败后,楚庄王灭其家族,苗贲皇逃到晋国,现被晋国任命为大夫。
择定吉日,晋厉公亲率栾书、士燮、郄锜、荀偃、韩厥、郄至、魏锜、栾鍼等将领,出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杀奔郑国。同时派郄犨去鲁、卫各国,请兵助战。荀偃,是荀林父之孙、荀罃堂侄。
此时郑国国君是郑成公,郑悼公已经去逝。郑成公知道晋兵势力强大,准备出城投降。大夫钩耳说:“郑地狭小,介于两个大国中间,只应选择一个强国依附,岂可朝晋暮楚,年年受兵灾?”郑成公说:“那怎么办呢?”钩耳说:“依臣的愚见,莫不如去楚国求救。楚兵到了,我们与他们夹攻,大破晋兵,可保数年的平安。”郑成公便派钩耳去楚国求救。
楚共王征求众臣意见,令尹芈婴齐首先答道:“晋、楚签订了西门之盟后,没过多久,我们楚国就不讲信义,带头违反,以致晋国出兵。现在如果庇护郑国而与晋国争斗,劳民逞强,则未必胜,不如看情况再说。”违反西门之盟本是芈侧的主意,此时他红着脸进言道:“郑人不忍心背叛楚国,所以来告急。如不救郑国,是使归附者绝望。臣虽无才能,愿带一旅,前去与晋国交战。”闻听此言,楚共王豪心大起,决定亲率公子芈婴齐、芈侧及楚军以及南方蛮人,向北进发,来救郑国。
忽然寨外喊声大震、喧闹不止
楚军每天行军百里,疾走如风。
早有探子报入晋军,中军佐士燮深受其父士会影响,较有远见,为了让晋国实现长治久安,私下对中军将栾书说:“君上年幼不知国事艰难,我等假意害怕楚兵而避开,可让君上知道警惕、畏惧,这样就能保住晋国长久安宁了。”栾书说:“畏惧、逃避之名,我不敢担当。”士燮退出后叹道:“这次如果兵败,还是晋国幸事。万一胜了,外边安宁,国中内患必起,这令人担忧呀。”
晋、楚两军在郑国鄢陵相遇,两边安营下寨。第二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名为晦日。每到晦日,人们便去河边消灾解厄,按常规是不动干戈,于是晋军不做准备。
五更时,天还没亮,忽然寨外喊声大震、喧闹不止。守营军士急忙来报:“楚军直逼本营,排下阵势。”晋国君臣慌作一团,栾书大惊说:“他们如果压住我军,我军就不能成列,交战恐怕不利,暂时坚守营垒,寻找机会再去破敌。”郄至反驳道:“不可这样做。我们如果现在进攻,必然获胜而归。因为楚军列阵而不避忌月底的晦日,这是第一个可乘之机;南方蛮人与楚军一起来,不懂列阵作战,这是第二个可乘之机;我刚才观察了一番,楚军虽然摆出阵势,却很不整齐,这是第三个可乘之机;他们在阵地上大声喧哗,这是第四个可乘之机;众人听到喧哗必然恐惧,这是第五个可乘之机。有这五个可乘之机,我们不可坐失良机啊。”晋厉公听了很高兴,便让栾书遵从郄至之见,栾书因此而怨恨郄至。
却说楚共王直逼晋营列阵,自认为出其不意,晋军中必然扰乱,但悄然不见动静,便问太宰伯州犁:“晋兵坚守营垒不动,你是晋人,必能知道其中内情。”伯州犁说:“请大王登车观望一下。”楚共王登车,让伯州犁站在一旁,楚共王问:“晋兵驰聘,或左或右是做什么呢?”伯州犁说:“召集军中各部校尉。”楚共王说:“现在又聚集在中军了。”伯州犁说:“一起商量计谋。”楚共王又望一望说:“忽然张开帷幕,这是做什么?”伯州犁说:“虔诚祷告先君保佑呀。”楚共王又问:“现在又撤掉帷幕了。”伯州犁答道:“就要发布军令了。”楚共王看了看又说:“军中为何喧哗?飞尘不止?”伯州犁答:“他们因为不能列阵,在塞井平灶,做为战地。”楚共王又说:“车都驾马了,将士上车了。”伯州犁答道:“要列阵了。”楚共王又望一望说:“上车后为何又下来了?”伯州犁答道:“开战前祷告神灵。”楚共王想了想说:“中军气势很盛,晋君在吗?”伯州犁答道:“肯定在。栾、士、郄之族,拥国君而列阵,不可轻敌。”楚共王了解了晋军情况,便通知将士撤回大营,准备第二日交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