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本三国志_历史系之狼【完结】(133)

  蔡邕思索了片刻,便拱手说道:“陛下,自古宫中藏书是不可外泄的……这有违祖制……”

  “哎,与其使得此些藏书空与宫中染灰,不如使学子习之,造福天下!此事,便如此定下了!”小胖子斩钉截铁的说着,又转身看着何休,说道:“此些学子,家贫,也曾与家多务农事,还望师君能与那些博士祭酒相谈,使其明白民屯之重,不可懈怠轻视!”

  何休领命。

  “待邢子昂回来,便有劳王君,使得民屯之事施与天下,不可有一州一国落下,朕要这天下百姓,都能吃饱喝足!王君可能完成此事?”

  王符起身回答道:“必然不使陛下失望。”

  “如此甚好。”小胖子点点头,看着蔡邕,说道:“稍后,朕便让宋殿将藏书送到太学府去,若太学生也有意抄写,你不可阻拦!”

  “诸君,可还有事上奏?!”小胖子吩咐完,转身看向群臣,群臣都感觉到了天子身上的改变,如今的天子,似乎几天之内便褪去了稚子之气,一举一动,大气凌然,极为自信,群臣纷纷将此些时间里的事情禀告天子,小胖子也一一解决,混乱已久的庙堂瞬间变得极为和睦。

  当众人开开心心的离开朝议的时候,老太尉缓缓走到了何休身边,笑着说道:“老匹夫,你可别忘了赌约,民屯官制之事,可能行得通?”,何休冷冷望了他一眼,不屑的说道:“日后才知!”,说完,转身便离去了,庙堂之中,只有小胖子与蔡邕二人留了下来。

  “蔡君,朕听闻,太学生们多与三公九卿上奏,表述己见,是与不是?”

  蔡邕本来还诧异天子为什么留下自己,听到此语,他不禁有些惊惧,连忙说道:“臣回去便约束学子,不让他们烦扰重臣!”,小胖子摇着头,笑着说道:“这算甚么烦扰,这样罢,他们平日也忙,那些太学生若是还有甚么奏告,你便直接带到朕的面前,朕来看看……”

  “这……岂不是使陛下劳累……”,蔡邕有些迟疑的说道。

  “蔡君啊,不要总是如此瞻前顾后啊,你要记得,此些学子都是日后朕之栋梁,望蔡君能替朕好好教导他们啊!”

  蔡邕点头领命。

  不出多时,宋典便将一些书籍送到了太学府,此些书籍,皆然农书,有近些的《氾胜之书》,还有古时《神农》二十篇,这是许子的著作,又有如《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爱类》等农家之书籍,此些书籍,无一不是失传久矣,众人只知其名,却不曾阅览。

  当这些书籍被送过来的时候,不止是太学生,就是蔡邕,也是激动的捧着书籍读了起来,太学生们得知自己可以抄写,甚至是可以学习,以为民屯之官吏,太学生们各个兴奋激动,连忙拿起书便抄写起来,蔡邕又告知他们,日后书写己见,可以由自己来递与天子。

  太学生们欢呼起来。

  “圣天子万岁!!”

  第0103章 学子治农

  农书送到了门子学内,由诸多大儒为学子们亲自讲授,而这些大儒,并不像小胖子所想的那样,对农书有甚么轻视,相反,看到此些失传已久的古籍,他们非常的激动,非常的开心,他们不许学子们触碰这些古籍,小心翼翼的抄写了几本,才让学子们去抄写这些手抄本。

  小胖子听说之后,也是极为开心。

  门子学之内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家世清贫,无有甚么家产,很多都是自耕自读,学起农书来,也是极为迅速的,而此举,惹恼了一些隐居修书的名士,有不少人言天子违背祖制,又言太学生当学以圣贤道,不当沉迷旁道,太学生们之中,保持如此态度的也不少。

  他们偶尔展开清议,也是商谈此事,当然,出于对天子的狂热,他们倒是不会抨击谩骂天子,但是王符,杨赐,老太尉之类的官员就逃不掉了,有人觉得重农乃是国之本,治农更是大善,而也有人觉得学习圣贤之道,修习德操,让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贤才,才能大治天下,这才是大道。

  太学府的清议,渐渐扩散开来,天下不少名士士子,也针对此事开始了辩论商讨。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小胖子那恐怖的威望,天下名士党人,支持小胖子的竟然有七八成!

  而小胖子在厚德殿里,也是日夜查看奏折,批阅文告,极为劳累,也有不少太学生的上奏,被蔡邕送了过来,小胖子一般都是在闲暇时刻,才会拿出来看一看,这些太学生之中,能臣也不少,文章内容也是千奇百怪,有一人唤作田丰的年轻士子。

  其上奏,竟然是想向自己讨要一部《公羊春秋》,小胖子不觉得此人是找不到此书,公羊又未有失传,他的这个举动,更多的像是在对自己表达善意,小胖子也没有吝啬,笑着令宋典给他送了一部公羊,又找来自己曾经的心得注释,也一并送给了此人。

  倒不是他觉得自己的注释能够帮到田丰,他此举,也只是表达善意罢了。

  还有个平原人唤作祢仲的,方被找到门子学,便与自己写了一篇奏文,文中并未谈及政令国事,只是将杨赐狠狠骂了一顿,若是此文被杨赐看去,杨赐大抵是要气晕过去的,小胖子哈哈大笑。

  在他处置完了几篇上奏之后,没有想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他送与士子田丰公羊春秋,却是引得太学生哗然,田丰更是喜极而泣,朝着皇宫大拜,而王符也在此刻,前行实施了自己的科功制度,也就是,每季都要考核天下官吏,政绩良好者上迁,差者罢官,在这个重视名望道德,重视资历的时代,这样的升迁方式,无疑是让百官哗然,大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